第10版:西津渡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 闻

第03版
社 会
 
标题导航
“龙飞凤隐”黄鹄山
镇江伊斯兰教
朝觐史略
旧时茶馆里的
“吃讲茶”
趣说古代的“冰箱”
太虚与
丹徒会音寺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3年7月12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旧时茶馆里的
“吃讲茶”
□ 潘春华

  旧时到茶馆里去“吃讲茶”,是民间自行调解社会纠纷的一种处理方式,十分流行。

  过去,凡遇上家庭矛盾、邻里纠纷、遗产继承、债务纠葛等麻烦事,大多经过“吃讲茶”来调解,“吃讲茶”既是旧时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式,也是镇江令人难以忘怀的一道旧时风景。

  家庭里的矛盾,邻里间的纠纷,一时解决不了的,就请族长、保长来解决。族长、保长也解决不了的,就到社会上去评说,于是“吃讲茶”的形式就这样逐渐形成了。

  主持“吃讲茶”的人,一般都是坊间场面上的人,有一定名望,比如曾做过一官半职的、教过书的,当过校长、保长、族长什么的。总之在地方上敢于秉公办事,说话算数,受人尊敬。此等人士既不是民选的,也不是官府委派的,而是民众公认的,完全出于自愿,不收取任何报酬。

  “吃讲茶”要有一个相对固定的茶馆,旧时镇江茶馆数量虽然不少,但不是所有茶馆都好去的,至少也得有几张像样的茶桌、靠背椅,能容纳一定数量的听客,茶馆老板还得认同这一形式。镇江城里南门大街的老如意茶坊和城外大西路上的如意茶坊有此“吃讲茶”条件,况且这两家茶馆店名吉祥,“吃讲茶”的当事人及街坊邻居听客们都乐意去。

  老如意茶坊正中有两张八仙桌,长年累月并排放着,迎堂口位置摆放一张靠背椅,专供“吃讲茶”所用。平常没有人来“吃讲茶”,此桌子没有人坐上去的,只有“吃讲茶”的主持人来此可坐。

  “吃讲茶”时,双方当事人面对面坐在主持人两侧,街坊邻居及听客们则围站在他们身后。泡好了茶后,由双方当事人自诉事由,陈述纠纷的前后经过,就像现在的调解委员会处理民事纠纷一样,吵过架的要去现场,打过架的要去体检。总之,先要把事情的原委曲直问清楚,才可评判。

  调解劝说中,主持人通常会运用社会伦理道德对双方当事人进行教育和劝导,比如“尊老爱幼”的社会公德,“金乡邻、银亲眷”的处世道理,也讲街坊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理应相互尊重友好相处等等。

  既有族长、地方绅士们的数落,又有众街坊邻里的劝说,还有左右两方长辈的拉拉说说,促使双方矛盾进一步缓和,有利于纠纷完满了结。

  凡涉及财产、债务、就医、抚养等经济问题的,也得立个字据,由双方当事人及主持人签字,日后照章办理。

  矛盾调解好了,将茶壶嘴对嘴,表示双方修好,双方当事人向主持人敬茶,表示感谢。调解不好,则可能桌翻杯碎。镇江“吃讲茶”时有个规矩,即理亏一方付茶资,如实泡30壶茶,可能要付50至100壶茶钱。因为“吃讲茶”时围观者众多,其他茶客不能再上茶馆饮茶,等于茶馆包用。

  茶馆是一个公共休闲餐饮场所,是人人都可以去的地方,选择在茶馆“吃讲茶”,民间纠纷就在纠纷发生地调解,让群众参加议论、评判,增加了调解过程的透明度,一般民事纠纷都能得到及时处理,有利于纠纷的处理和执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说明 诚邀加盟  联系网站 批评建议 报社电话
 
苏ICP备-015116 版权所有镇江日报社
Copyright © 2002-2006 www.jsw.com.cn www.zj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