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认为到了现代有了冰箱才知道食物保鲜的。其实古人早就开始冷藏食品了。
冰厨和冰井。《诗经·豳风·七月》中写道:“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这是采集、贮藏天然冰的诗意表述,是奴隶们唱的农事诗,其中“二之日”、“三之日”,指夏历十二月、正月。其大意是:“十二月,把冰凿得通通响;正月里,把冰藏进冰窖中。”“凌阴”的“阴”,是“窨”的借字,指地窨子、藏冰室——把冰藏进冰窖里干啥?供贵族们在夏天享用。《周礼》中也有用鉴盛冰、贮藏膳馐的记载。
古人知道只要把食物放在冰块中间,就可以防腐保鲜,这表明我国人民早在先秦时期,就开始运用冷藏技术了。
古人藏冰的用途不少,不过主要还是用来冷藏食物。那时宫廷都设有冰厨,面积很大,一般置于地下,是“地下冷藏库”,内挖多眼冰井,井内用陶制井圈叠套成井壁,最下面用陶鉴当井底,密封很严,存食物时既清凉又洁净,既环保又安全。
另外还有冰鉴,各地出土的先秦冰鉴有很多,最著名的是在湖北出土的曾侯乙冰鉴,青铜质,方箱形,上面有盖,可以密封。冰鉴当中置一方壶,鉴的盖子是中空的,呈“回”字形。盖上鉴盖后,方壶的壶盖恰好从中空处露出来,设计精巧,使用方便。曾侯乙冰鉴出土时有两件,雕铸极为精美,由于形制不大,是方箱形状,又是金属制品,可谓名副其实的冰箱了。
考古专家认为,冰鉴中的方壶可能是用来盛酒的,先秦文学研究者也给出了佐证,《楚辞·招魂》篇中有“挫糟冻酒,耐清凉兮”的诗句,郭沫若将其翻译为“冰冻甜酒,满杯进口真清凉”。专家认定鉴与壶之间的空隙就是用来放冰镇酒的——曾侯乙冰鉴距今有2400多年历史,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冰箱,内藏古老话题———悠远的中国食品冷藏史。
西周时有冰库,当时官职设置中有“凌人”一职,专门管理冰库。每年的寒冬时节,“凌人”负责调动民工,将河冰凿成一大块一大块的,放入地窖封存起来,避免与空气接触,这样就可以保存到夏天。这个方法一直沿袭到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