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西津渡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社会
 
标题导航
陆游外放镇江府通判
潘序伦与镇江
王仁堪与光绪
戊子科江南乡试
闲话题壁诗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7年12月8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仁堪与光绪
戊子科江南乡试
□ 王 勇

  王仁堪(1849-1893),字可庄,福建闽县人。光绪三年一甲一名进士,授翰林院修撰,后历任山西学政、贵州、江南、广东乡试副考官、镇江知府、苏州知府等。王仁堪所任多有政声,尤其是在镇江知府任上,政绩突出,考绩全省第一,因多年积劳成疾,迁苏州知府不久便病逝于任所,成为有口皆碑的循吏。王仁堪一生与江苏有着不解之缘,其最早与江苏结缘是被委任为江南乡试副考官。虽然,清初所设江南省在康熙六年(1667)即已分设江苏、安徽两省,但是乡试仍未分闱举行,有清一代两省士子乡试一直共试于江南贡院。

  清光绪十四年戊子(1888)六月,王仁堪被朝廷派充江南乡试副考官,正考官为李文田。王仁堪《江南使轺纪程》载:“六月二十二日奉命为江南副考官。七月初四日辰初二刻起身。”王仁堪一路鞍马、舟车劳顿,从京城奔波南下,至八月初一日始抵金陵下关(今南京),先寓居妙相庵(位于今南京市鼓楼区薛家巷)。妙相庵,道光间始建,环境清幽,“曲槛临风,空亭枕雨,疏花雅竹,明瑟有致”,历来受到文人雅士的青睐。王仁堪在妙相庵休憩数日,至“初六日午初,赴抚署,(两江总督)曾九帅(国荃)率两学政(安徽学政钱桂森、江苏学政王先谦)临跪请圣安毕,更朝服,谢恩。行饮宴礼。坐明舆入闱(江南贡院)。初八日,黎明起,刊题纸。至子正,刷印二万三千张。丑正,送题出内帘。”时乡试正、副考官在贡院至公堂帘内办公,故又称“内帘官”。除了正、副主考官由京官简放外,乡试时又从地方官中选派同考官,负责分房阅卷,并向主考官推荐拟取之试卷,再由正副考官最终评定去取。江南人文荟萃,时有“天下英才,半数尽出江南”之说,是科江南乡试尤甚,应考者多达二万余人,共设十八房同考官,另设监试一人(由安徽巡抚仪征陈彝担任)。

  是科乡试四书考题,主要是对《论语》《中庸》《孟子》中的语句进行申论阐释。试帖诗考“赋得‘金罍浮菊催开宴’”(得鸣字五言八韵),诗题系出苏轼《鹿鸣宴》的诗句。在考察士子诗艺的同时,也借苏诗表达对士子们能够连捷高中进士的美好祝愿。

  是科江南乡试与试人数过多,故经督抚奏请将发榜之期展缓十日。放榜后,所取举人,多大江南北知名人士。如解元(乡试第一名)姚永概为桐城文派主要创始人姚鼐的同族后裔,其祖父姚莹亦是晚清著名文史学家。王仁堪给姚永概乡试硃卷的评语是“高言洁韵,博学多闻”。姚永概后来虽会试不第,然以文章显名于世,后来严复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曾邀其为文科学长。另一中举者松江府张锡恭曾就学于南菁书院,精研《礼》学,为山长黄以周所赏识,是科乡试中式第三名,后成为清代礼学研究集大成者。著有《丧服郑氏学》《礼学大义》《茹荼轩文集》《茹荼轩续集》《炳烛随笔》等。刘奉璋则为宝应经学世家刘台拱、刘宝楠的同族裔孙,于次年中进士。薛翼运,为近代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薛福成之子,薛翼运后来从事实业,成为无锡丝业大王。周学海,为安徽东至周馥之子,周馥因早年追随李鸿章平定太平军,得以发家,使东至周氏成为近代显赫的世家大族,周学海因体弱多病,淡薄仕进,后来主要潜心医学研究,著《周氏医学全书》(收书32种)。张士珩,安徽合肥人,系李鸿章外甥,后进士不第,入李鸿章幕,甲午战争失败后,因盗卖军火罪被革职,后复被起用,负责办理武备学堂、江南制造局等。沈嘉澍,字子复,太仓人,曾任职江苏书局襄校,中举后,张之洞延其主两湖书院。著有《尚书要义校勘记》《校订曲阜县志》《白虎通疏证札记》等。

  是科举人中,还有日后成为近代著名藏书家的,如江标、赵元益。江标,字建霞,江苏元和人(今苏州),于次年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后因参加强学会、组织南学会,支持维新变法,于变法失败后被革职。后来,江标主要致力于藏、刻书,有藏书楼“灵鹣阁”,曾刊《灵鹣阁丛书》(57种),并资助叶昌炽刊刻《藏书纪事诗》。赵元益,江苏新阳县(后并入昆山)人,精通医术,同治八年(1869),应邀入上海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任职,后曾作为医官随从出使英、法、比、意等国。避居上海时,发现著名藏书家黄丕烈“士礼居”、汪士钟“艺芸精舍”藏书流散,不惜重金求购,并选藏书善本辑为《高斋丛刊》。宣统间,建藏书楼“峭帆楼”,刻《峭帆楼丛书》(18种)、《又满楼丛书》(若干种)。有《峭帆楼善本书目》《赵氏图书馆藏书目录》传世。此外,赵氏精通外文,与傅兰雅合作翻译西方科学著作多种。后赵元益之子赵诒琛也成为著名藏书家,并曾为《王苏州(仁堪)遗书》写跋,以表达对王仁堪的敬仰之意。

  是科江南乡试选拔出的举人中,也有像王仁堪一样成为百姓传颂的良吏名宦的,如马嘉桢。马嘉桢于中举次年进士及第,后曾任河南西华县知县。在西华县任知县时,马嘉桢立学校、兴水利、恤孤贫,颇有政声。后调任柘城县知县,适逢水灾,马嘉桢又带头捐俸救灾,并邀请家乡苏州吴县捐银一万三千余两,并呈文求赈,多所全活。然饥荒未毕,瘟疫又降,兼通医术的马嘉桢又亲自为百姓疗疾,然而,不久因积劳成疾,亦染疫病去世,当地百姓修祠奉祀。多年后,“马官放粮”的故事还在当地民间广为传颂。

  是科所录举人中,也有几位镇江人,如丹徒赵徵禾、陈廷焯、王树勋等,其中陈廷焯后来以词学显名,其《白雨斋词话》成为镇江传世名著;赵徵禾在王仁堪去世后作有《挽词》以悼。是科举人常州费念慈、赵椿年等日后虽然考中进士,但在晚清混乱的时局中,志不得伸张,然终能禀身持正。在王仁堪病逝后,费念慈曾亲作《王仁堪传》,赵椿年写有《王苏州(仁堪)遗书》后序,借以表达对王仁堪深深的哀思与纪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说明 诚邀加盟  联系网站 批评建议 报社电话
 
苏ICP备-015116 版权所有镇江日报社
Copyright © 2002-2006 www.jsw.com.cn www.zj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