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金色田野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社会
 
标题导航
增添稻米产业发展新动能
草莓“微课堂”开讲
雪盛景美
居安思危,让“绿色”禁绝火灾
乡村之“美”
市农委举办秋冬季
茶园管理技术培训
一周三农新闻速递
蓝天白云下的九里新村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7年12月7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居安思危,让“绿色”禁绝火灾
——市农委副主任李传德谈森林防火工作

  每年的11月1日至来年的5月1日,一场防火的“战争”悄然打响,在镇江的各大山林中,一位位护林员加大了巡山的频次,一个个高清探头值守岗位,尽职传回实时监控画面,一队队专业的灭火队伍严阵以待,随时准备“出击”……

  “森林火灾是林业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对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一场林火会让多年的生态建设成果毁于一旦。”市农委副主任李传德说,森林防火工作,一直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对照省政府与市政府签订的森林防火责任状目标和要求,全市各级政府层层签订了《森林防火责任状》,将任务分解落实到基层单位、具体地块和相关人员。

  “作为‘国家森林城市’,镇江的城市覆盖率达24,97%,近11年来,镇江未发生较大以上的森林火灾,没有人员伤亡。在今年7月举办的苏浙沪森林资源管理工作联席会议上,镇江作为省森林防火成绩突出单位作典型交流发言。”李传德表示,这些成果背后,是居安思危的谨慎和攻坚克难的扎实工作。

  “防火工作好不好,宣传十分关键。”李传德说,近年来,全市各地纷纷开展多种形式的森林防火宣传活动,在进入林区重要道口设立森林防火宣传墙、警示牌、标语牌、横幅、语音提醒播报器,全市印发防火宣传资料2万余份,张贴、悬挂宣传标语、横幅1200余条,新增、翻新固定宣传牌100多个,丹阳、句容、镇江新区等地在防火高危时段开启流动巡回宣传车。

  森林防火最重要的是做好火源的管理。“在进入防火期之前,我们对新造林地、旅游景点周边、进山道路两侧、坟墓周围等林区重点地段和区域,采取人工割除、化学除草和计划烧除等方式,及时清理可燃物。”李传德说,针对冬至、元旦、春节、清明及当地的庙会、民俗重要节日等森林防火重点时段,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对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火灾易发、多发等区域、地点进行重点设防。“特别是加大了林区散坟平迁力度,在公墓较多的林区,建设集中焚烧设施,把火源堵在山下、林外。

  近年来,我市在防火基础建设上,重点突出基础保障、火源管理、林火监测、火灾扑救、林火阻隔和通信指挥等森林防火现代化六大体系建设。“目前,全市已建成防火通道545公里、生物防火林带134公里、工程阻隔带(网)90余公里,护林(检查)站36个。”李传德说,丹阳市、丹徒区、镇江新区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已建成并投入使用,远程视频监控网络已覆盖了丹阳、丹徒、京口、镇江新区的大部分山林。

  做好森林防火,一支消防铁军必不可少。根据省森防指出台的《关于加强江苏省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和《江苏省森林消防专业队伍教育训练与考核大纲》,我市今年新建一支森林消防专业队(润州),全市森林消防专业队达到8支,专职森防队员达181人,半专业灭火队伍22支,393人,应急森林消防队伍1支,100人,群众森林消防队伍20支,367人,护林员700余人。

  “‘十三五’时期,对森林防火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全面完成市政府《森林防火责任状(2016-2020年)》中确保全市年森林火灾的受害率控制在0.3%。以内,控制率在1.2公顷/次以下,确保不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确保不发生人员伤亡事故的要求,仍须砥砺前行。”李传德说,要完成这一目标,首先得进一步落实《江苏省森林防火现代化体系建设规划》和《镇江市森林防火中长期建设规划》,加紧编制好本地区森林防火规划,将其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努力提升森林防火现代化水平和综合防控能力。

  同时,要将“不发生较大以上森林火灾”作为全市森林防火战线的共同目标,严格按照“谁管辖、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层层落实防火责任,并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多种手段、多种场合广泛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各级森林防火部门将充分利用视频监控、瞭望观测和地面巡护等手段,进行全天候和立体式监测,并强化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充分发挥森林防火指挥中心的信息、通讯、指挥调度等系统功能的作用,提升联动调节能力,实现在森林火灾扑救指挥中‘一个核心统全局,一个声音喊到底’的目标。”李传德表示。

  本报记者 周迎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说明 诚邀加盟  联系网站 批评建议 报社电话
 
苏ICP备-015116 版权所有镇江日报社
Copyright © 2002-2006 www.jsw.com.cn www.zj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