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社会
 
标题导航
全国首个
“稻鸭共作”
市府部署“两节”安全生产
丰收之际,全国“稻鸭共作”种植户缘何“叹难”?
3项收费项目定价权下放
22项经营服务收费放开
市征收办承办课题
通过省专家组评审
宝盖山
很受伤
我市不动产登记
将在扬中试点展开
镇江首份中韩自贸区
原产地证书签发
校地合作共谋发展
江苏北欧冰雪文化
嘉年华在常州举行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5年12月25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丰收之际,全国“稻鸭共作”种植户缘何“叹难”?

  本报讯 “平均亩产达780斤,同比去年增产了100多斤!”昨天,当最后一块田的稻子进仓后,丹阳嘉贤米业公司董事长谢桐洲在仓库前快速地按了几下计算器,随即笑着告诉一旁的记者。

  2000年,老谢在全国率先从日本引进“稻鸭共作”技术进行农业生产实验,并一举成功。今年,老谢和他的100多名合作社社员的稻鸭共作面积达400多公顷,取得全面丰收。他向记者报了“一本账”:“今年有机稻米一斤售价在25元左右,绿色稻米售价在10元—15元/斤,加上鸭子的销售,预计全年综合效益可达6000万元左右。”

  虽然今年是一个“丰年”,但是老谢也有一个“心病”未除:“近年来,全国很多地方一哄而上,都在搞‘稻鸭共作’,导致了市场‘鱼龙混杂’和‘挂羊头卖狗肉’的状况,这对真正搞‘稻鸭共作’的企业产生了不小的冲击。”他说,“稻鸭共作”是“田养鸭、鸭肥田”的生态型农业发展新模式,对土壤大气、鸭子和水稻品种、水稻栽插方式及配套农机、田间管理等方面都有严格的标准化生产要求,不能“遍地开花”、盲目发展。老谢举例说:“现在,我们每亩稻田都要放养18—25只鸭子,可是其他一些地方每亩只放养3—5只,这样生产的稻米品质还能纯正吗?”

  据了解,丹阳嘉贤米业公司是全国“稻鸭共作优质无公害稻米生产定点基地”企业,也是全国“稻鸭共作”技术的“领跑者”。但是,现在老谢深感坚守“稻鸭共作”标准很难。“因为坚守标准,一方面要应对“李鬼”对市场的扰乱,经得起市场利益的诱惑,另一方面要投入更多的财力,企业资金链就容易出问题。”老谢告诉记者,在“稻鸭共作”标准化生产这条路上,他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但是他还会一直坚持走下去。

  对于老谢的坚守,其实也不乏“力挺者”。丹阳科技局副局长王建方告诉记者,多年前,他就曾追着推广“稻鸭共作”的农技人员跑,把他们从去举办讲座和参加会议的路上“拽回头”,目的就是防止“稻鸭共作”难以标准化生产,最后搞成了“四不像”。现在,他仍然认为,“稻鸭共作”绝对不能“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否则就会走形变样。在农业条线工作多年、现任丹阳工商联主席的夏伟提醒说,虽然现在“稻鸭共作”在全国发展势头强劲,但是要避免一味上规模、“摊大饼”,必须坚持标准化生产,不断完善产业体系。另外,有关部门也要加强执法,种植户也要积极维权,合力为守住“稻鸭共作”生产标准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

  (范辉 惠铭 鹏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说明 诚邀加盟  联系网站 批评建议 报社电话
 
苏ICP备-015116 版权所有镇江日报社
Copyright © 2002-2006 www.jsw.com.cn www.zj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