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社会
 
标题导航
循学情 重文本 巧理答
担当者
巧理答
循学情
家长进课堂开讲座
制度创新优胜奖
镇江教育榜上有名
学习制作“泥叫叫” 
中华路小学
科技节活动丰富多彩
重文本
丹徒教育持续发展亮点纷呈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4年12月26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循学情 重文本 巧理答

  ——省镇江中学语文老师徐燕的改变与坚持

  “循学情、重文本、巧理答。”这是省镇江中学语文老师徐燕在教授汪曾祺先生的散文《葡萄月令》时获得的评价。12月17日,徐燕也因为这节高质量的语文课,喜捧江苏省高中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的桂冠。

  走近徐燕,却发现,这句话,不仅可以用在她的课上,同样也可以说她这个人。

  ——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循学情的第一点,就是把学生不懂的地方,作为课堂教学的起点。在《葡萄月令》的授课中,徐燕的导入设计就是:如果你拿到这篇文章,你会退稿吗?因为,这篇文章,语言太平常简单,结构实在像流水账。大部分同学都会说,我会退稿。从这一点入手,徐燕开始点评示范文章的第一节,告诉大家,平淡的语言背后,老师读出了怎样的语言之美、情感之美。

  循学情的第二点,则是要尽量地体贴学生,为学生铺设好台阶,一步一步地让他们去体悟。教师示范、尝试点评、放手探讨,就是徐老师设计好的三级台阶。特别是放手探讨阶段,让孩子们多讲多说多体悟。教师用精炼地点评、适时地点拨、巧妙地引导。

  徐燕说,所谓“学情”,一是学生的认知起点,一是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过程。教学设计应该体贴学生的认知过程,循序渐进地一步步来。而这样的认知,是徐燕在9年教学生涯中慢慢体悟、逐渐形成的。

  徐燕,是苏州大学文艺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工作伊始,同事们总说她上课教得比较深,难度比较大,特别对高一的孩子,不贴近学情。于是,反思,实践,再反思。徐燕的性格,本就是特别的认真,特别的较劲。就像《葡萄月令》的教学设计先后改了9稿一样,她的语文课教学也改了9年。徐老师说:我觉得,这是一个教师成长的过程。

  ——纯正阅读的学科思考

  选择《葡萄月令》参加竞赛课,出乎所有老师的意外。因为,这篇文章的语言,特别简单、平实,它的结构,也是一月二月三月……都说像流水账。但在所有的课文中,徐燕最喜欢这一篇,而且觉得有必要让学生知道,这种简单、平实、自然的文风,也是美的,应该让学生了解这种风格,了解这位作家。

  这只是一节课的授课内容的选择,却深深体现了徐燕在语文教学的学科思考上的坚持,这就是——坚持把纯正的、文学的、审美的语文阅读带给学生。

  因为考试和考分的压力,现实中,常常有这样一种语言课:把文章抽筋剥皮,把文本撕裂开来,把它当做考试训练的材料,分层、概括、提炼,成为一道道考题。于是,语文课上,大量机械模式的训练,代替了最初的对文本的感动。徐燕的《葡萄月令》一课,却是讲语言美,讲结构美,讲人情美。徐燕说,文学是人学,让学生通过体悟语言表达的美,感受出作者的情感,就能让学生得到一种自然而然的、水到渠成的人文的熏陶。语文课,还是得有语文味。

  纯正的阅读,与考试和考分,并不是绝对的矛盾,徐燕如是认为。一来,现今高考试卷的语文阅读在慢慢地淡化技法,转而重视学生的实际能力。那学生的阅读能力哪里来,从高一的时候就慢慢地积累来的。二来,有大量的阅读底子在那里,有纯正的文学阅读能力为功力,考试技法的训练,虽有必要,在高三练一练,足够了。

  特别美的美文,不要浪费了它,给学生们好好地品读欣赏。这就是徐燕的坚持。

  ——巧拙相间的为师根本

  巧理答,说的是课堂中老师对学生提问和回答的一种应对。这是对课堂的现场把控、气氛调节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方向的重要策略。省赛,是在省淮阴中学的大礼堂举行的。学生,是这所学校高二的一个班级。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师生,还有六七百人在旁观摩,老师或能镇定,学生注定紧张。在徐燕的循循善诱下,学生们渐入佳境,踊跃答题,畅谈想法,完全进入了学习的状态,竟然忘掉了礼堂有百人观摩,而徐燕也忘掉了,完全融入进去。

  徐燕说,理答,是对学生应答点拨的过程,是课堂生成无法预见的东西。学生的回答是千变万化的,不可能完全事先作准备。没有过多时间去思考,这完全是平时教学习惯的自然而然的流露,体现了一个教师的基本功,看得出一个教师的素养。

  其实,徐燕的教学资质或基本功,本不十分出众。她的嗓音,厚、沉、不够清亮,这是先天不足。她的口才并不强。尤其是早些年,课堂上每一句话,她都是想好了写下来,然后才进课堂。她的普通话也不是特别好。农村的孩子,普通话学得迟。虽然下死功夫,拿了个一级一等的证书,但平时表达还不是特别清晰。还有板书,徐燕自谓,只是马马虎虎说得过去。但正如当年研究生导师对她的评价:才气不足以胜人,但是有十二分的努力。

  徐燕的本科阶段是师范专业,在一次年级的大课上,老师提问,你们谁是真正喜欢师范而填报志愿的?整个教室100多名学生,只有徐燕一个人举手。所以,当初研究生毕业,她放弃了大学辅导员的工作,选择回中学教书,至今并不后悔。所以,说到努力当一名好老师,徐燕始终在坚持“没有功利意识的沉潜”,持续的读书、思考、写作,勇敢的实践。或许,这为拙,或许,这又是大巧若拙。

  “谈教育,是需要一点理想主义的。”这是徐燕对记者说的话。或许,这亦是她自己教师生涯的写照。(唐守伦 华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说明 诚邀加盟  联系网站 批评建议 报社电话
 
苏ICP备-015116 版权所有镇江日报社
Copyright © 2002-2006 www.jsw.com.cn www.zj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