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西津渡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 闻

第03版
社 会
 
标题导航
镇江收藏家张修羽与《秋山图》
桂花香动万山秋
旧时五条街的
道情声
一段拥军情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3年9月27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镇江收藏家张修羽与《秋山图》
□ 吕文喆
  王时敏秋山图
  王原祁秋山图

  元统癸酉(1333年)十月,黄公望为好友危太朴作《秋山图》。这幅画后为润州培风阁主人张修羽所藏,与阁中藏唐宋元明古画同列,视若拱璧。

  张修羽,名觐宸,字仲秋,号修羽,是明末清初江南著名的大收藏家、鉴赏家、画家。他的儿子张孝思,号懒逸,字则之,继掌父留书法名画和古玩珍宝,有书画之癖,精鉴赏,但所藏之珍品不轻易示人。但张修羽对知交友善者例外,如文章翰墨妙天下的董其昌和学海渊深的赵希远等人。董其昌与张修羽一生知交。董往返都下,必过京口,馆于张修羽培风阁展观古珍名画,挥毫戏墨。江上外史笪重光就曾言:文敏(董其昌谥号)每过京口,必馆于张氏园亭,所作小幅,戏墨最多,余时从友人则之借观。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三月发生“民抄董宦事”,董避于张修羽家。《画史会要》记载,赵希远与董玄宰去京口拜访张修羽,见其所藏黄子久(黄公望)《浮峦暖翠》,十分喜爱。董玄宰嘱赵希远收缩小幅,临摹此画,张修羽特提供城南一处别墅供赵希远摹画。

  看了张修羽的许多珍宝,但在董其昌的许多文章墨迹中未见提及《秋山图》,倒是恽南田的《秋山图始末》一文中略窥其事:这个故事是由王时敏的好友王翚转述给恽南田听的。

  明崇祯四年(辛末1631年),董其昌介绍王时敏到丹徒张氏培风阁观看黄公望《秋山图》。

  一日,董其昌对王时敏说:君研究绘事,以痴翁为宗,生平所见黄公望墨妙在人间者惟润州张修羽所藏《秋山图》为第一,非《浮峦》《夏山》诸图堪为伯仲,不可不见。王时敏听后“惧然”,就请董其昌写书为介,并带了钱上路。到润州张氏住处培风阁,虽广厦深间,但见尘土鸡鸭粪草满地,时敏大诧,这是藏名画之家?后僮仆扫除,主人肃衣冠揖客人,张乐治具,备宾主之礼。继出《秋山图》,时敏一展视间,骇心洞目,其图乃用“清绿设色,写丛林红叶,翕霞如火,研朱点之,甚奇丽,上起正峰,纯是翠黛,用房山(指高克恭)横点积成。白云笼其下,云以粉汁淡之,彩翠烂然,村墟篱落,平沙丛杂,小桥相映带,灵奇而浑厚,色而神古,看过以前诸本,皆在下风”。时敏见此图,观乐忘声,当食忘味,神色无主。想买这幅画,张修羽哑言笑曰这是他很爱的一幅画,不卖。后来王时敏路经京口重过其家,被看门人拒之门外。问主人何处?不知。想再看前图一过目,不可复观。时敏徘徊良久而去,后来经常昼夜念此图不可得。

  数十年后,王时敏与王翚讲述他见到大痴《秋山图》的经过,尤如此图还在眼前一样。其时董其昌已离世,藏图之家,亦更三世,未知此图存否?与王翚相对叹息。正好王翚将去扬州,途经镇江,王时敏就叮嘱他:能一访《秋山图》否?并写信给王翚作为介绍凭据。后王翚查到《秋山图》在吴三桂的亲戚王长安处。王长安亦喜收藏,命人找到张修羽之孙,其孙并不珍爱这些藏品,将家中所藏彝鼎书法名画一股脑儿卖给了王长安。

  后来王氏遣使请名人来赏,当时石谷(王翚)先至,贵戚便大笑:《秋山图》已在囊中。并叫侍使取观之,展未半,大家看到王石谷神色未变,王长安又叫人传王时敏来。王时敏先在舟中呼石谷,惊问王氏果得《秋山》乎?石谷曰:没有先生所说的那样美哉。时敏见贵戚展图,辞色一如石谷,强为欢羡。贵戚更加疑惑。又请王元照(王鉴)来观此图,石谷讲述时敏见到此图的情况,别让贵戚下不了台。元照答应了,看到画大呼《秋山》,赞不绝口。称贵戚有厚福,不然不可能得此奇宝。王氏贵戚终于安心了。所以王石谷认为这是赝品,还约了异日同访《秋山》真本。

  《秋山图》藏家无他本,人间无流传,它的迷失是画坛未解之谜。后来,我们从王时敏作的《拟秋山图》的题跋中看到他对《秋山图》的骇心洞目、心思神往:往京口张修羽家见大痴(黄公望)设色秋山图,赏玩弥目,徘徊不能去,自此往来于怀,每过其地必访主人索观,而修羽坚为竹中让避,不可复观。辛末三月(即崇祯四年1631年王时敏由董介绍到润州张修羽家观《秋山图》之事),以赴补此行,舟中无事,喜弄笔墨,偶携得佳绢,乘兴戏拟其意。凡三日而成,用笔稚弱缔观辄复自愧。遂置之筐中,不复展视……后来,我们又从王时敏题《浮峦暖翠图》题跋中知道:迨修羽物故,其家亦落,此图复出。张太学修羽,时有要路强取,闻欲有豪夺之者,遂托五丁取去,秘不示人。但是被曾任江苏巡抚,学富五车,博览群书的梁章钜(1775-1849)在吴中觐之,因价昂不果售云。

  《秋山图》虽未在人间流传,但它的影响力使明清两朝画家向往之。他们用借古开今,借题释怀来表达他们对心中秋山图的思想情感,董其昌、恽南田、王石谷等人均有凭记忆或想象创作的佳作问世。特别是“四王”之一的王原祁,他一生共画了十几幅以秋山为题的《秋山图》,在他的《麓台题画稿》著作中,题“仿”或“拟”《秋山图》就有五则,其他题识散见在其他画论中。王原祁对黄公望《秋山图》的倾心迷念,王石谷对《富春山居图》钟情一生,共仿了七幅之多。可以说,他们二人在“仿”黄公望绘画上是“双璧”。

  张修羽藏的《秋山图》失踪之谜是美术史上的悬案,“四王”《秋山图》的问世,使世人目睹《秋山图》的艺术风采。张修羽收藏《秋山图》,无形中为镇江深厚的文化韵味增添了浓重色彩,对江南文化的影响不可低估。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说明 诚邀加盟  联系网站 批评建议 报社电话
 
苏ICP备-015116 版权所有镇江日报社
Copyright © 2002-2006 www.jsw.com.cn www.zj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