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西津渡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 闻

第03版
要闻·社会
 
标题导航
旧时商铺的门板
李锜之乱与杜秋娘入宫
铁塔笔 宴春肴
镇江城乡供水的记忆与影像
元曲中的夏日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3年7月5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李锜之乱与杜秋娘入宫
——读史谈片话镇江之五
□ 习 斌
  元周朗《杜秋图》

  唐宪宗元和二年(807年),润州爆发李锜之乱。这场乱事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李锜两位宠妾的传奇人生。叛乱平息后,这两位宠妾均籍没入宫,一位是后来唐宣宗的生母郑太后,另一位就是因为大诗人杜牧一首《杜秋娘诗》而名垂不朽的杜秋娘。

  论起和李唐皇室的关系,李锜其实并不算近。他并非唐高祖李渊一脉。据《新唐书》,李锜是淄川王李孝同五世孙,李孝同是李渊堂弟李神通之子。到了唐朝末年,这样的宗室身份,显然早就没有炫耀的资本了。

  唐德宗年间,李锜出任润州刺史、浙西观察使,同时还担任诸道盐铁转运使。当时德宗身边有个宠臣李齐运,李锜设法交结,多以宝货贿赂。《旧唐书》称,李齐运“无学术,不知大体”,在收下李锜数十万贿赂之后,向德宗大力举荐,让李锜得以身居要职。

  浙西辖润、苏、常、杭、湖、睦等州,是江南富庶繁华之地,浙西观察使无疑是个肥缺。可李锜还兼任盐铁转运使,这个职位就更厉害了。盐铁转运使设立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当时对盐铁生产实行了专卖,以增加政府收入,盐利一度约占到政府财政收入的一半。由此可见,李锜在李齐运身上花了很大功夫,才为自己谋到这样的好职位。

  如果仅仅多捞点油水也就算了,没想到李锜竟然扩军备战,有了反叛迹象。据正史记载,李锜在润州桀骜专权,多聚奇宝,广加贿赂朝中权贵。而且还组建了两支亲兵队伍,一支是由善骑者组成的“挽硬随身”,一支是由胡奚等异族长须者组成的“蕃落健儿”。这些亲兵都称李锜为义父,他们的军饷超过其他兵士十多倍。

  李锜在地方上胡作非为,朝廷已有察觉。顺宗即位后,免去了李锜盐铁转运使,不过为了表示安抚,将其浙西观察使一职升为浙西节度使,也即镇海军节度使。到了宪宗即位,李锜四处活动,企图重领盐铁转运使,被宪宗断然拒绝,李锜对此深为不满。

  安史之乱以后,朝廷对地方的掌控力越来越弱,地方官入朝制度被破坏,很多节度使以及地方刺史,甚至终身不入朝,朝廷徒叹奈何。就在这时,李锜突然主动提出入朝,这让宪宗很意外,立即遣使前往润州征召。

  对宪宗心存不满的李锜,怎么会突然主动提出要入朝呢?原来,这是对宪宗的试探。在过去,只要方镇大臣能得到朝廷信任,朝廷往往会免除他们入朝。这次,宪宗却遣使征召入朝,说明对李锜有了猜疑之心。李锜干脆任命镇海军判官王澹担任镇海留后,也就是代理镇海军节度使,自己以身体有病为由,上表宪宗,请求推迟入朝。没想到宪宗根本不吃这一套,玩起了硬的,发布诏令,征李锜入朝任尚书左仆射。诏令一下,李锜之乱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在诏令尚未到达润州时,李锜已秘密部署起兵了。他先是策划了一场兵变,借亲兵之手杀死王澹。然后以此为由,上书宪宗,称润州发生兵变,自己如果离开,局面难以收拾。另一方面,他派心腹将领各率数千士兵,分赴苏、常、湖、杭、睦五州,杀掉各州刺史,夺取军政大权。据《资治通鉴》记载,李锜的亲兵在常、湖等州,被事先探知消息的刺史杀死,起事失败。只有苏州刺史李素兵败被俘,套上桎梏,钉于船舷之上,押往润州。不过船还没到润州,李锜兵败的消息就已传来,李素这才脱难。

  李锜之乱怎么这么快就被平定呢?说起来,还是李锜自家“城门失火”。 李锜起兵后,决定先攻占宣州,并派遣张子良等出兵。此时宪宗组织各地军队,纷纷向润州合围。张子良认为李锜兵败在所难免,于是联合李锜的外甥裴行立,来了个反戈一击。李锜闻知后,抚膺长叹:“吾何望矣!”李锜被张子良擒获后,押往京城。宪宗下令,将李锜及其子李师回腰斩处死。李锜兵败,他的两个宠妾郑氏和杜秋娘,均籍没入宫。郑氏后来被宪宗临幸,她的儿子即是宣宗。郑氏的传奇经历上回已经说过了,这里谈谈杜秋娘。

  《唐国史补》中有这样一个细节:李锜被擒获后,身边有个侍婢跟随。李锜夜晚撕裂衣衿,在上面自书己功,称起兵叛乱都是张子良出的主意。李锜让侍婢将帛书系在衣带上,叮嘱道:“我死之后,你必然能够入宫,一定要把帛书示与皇帝。”李锜伏刑之后,宪宗果然从侍婢那儿得到帛书,于是出黄衣二袭,敕令京兆府收葬李锜父子。

  这个侍婢是谁呢?宋《太平广记》引用了这则资料,称“或曰系帛书者,即杜秋也”。也就是说, 李锜善后之事,很可能是杜秋娘入宫之后,宪宗得到帛书才办理的。

  同是李锜宠妾,杜秋娘入宫之后的境遇,就没有郑太后那么幸运了。她先是被宪宗之子穆宗宠幸,穆宗即位后,她担任皇子漳王的傅姆。文宗年间,漳王卷入宫廷政变被贬,杜秋娘也因此被赐归老故乡。她的故乡在哪儿呢?就在李锜起兵叛乱的润州。

  杜秋娘无儿无女,晚境颇为凄凉。“京江水清滑,生女白如脂。其间杜秋者,不劳朱粉施。”大诗人杜牧经过润州时,见到杜秋娘,感怜她跌宕一生,写下了千古名篇《杜秋娘诗》。芳华绝代,红颜命薄,杜秋娘的遭遇,怎不令人万千感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说明 诚邀加盟  联系网站 批评建议 报社电话
 
苏ICP备-015116 版权所有镇江日报社
Copyright © 2002-2006 www.jsw.com.cn www.zj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