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版:A11江花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01版
A1封面导读

第002版
封2生活家·发布

第003版
A1头版
 
标题导航
听雨
混穷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4年11月23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混穷
■文/张明军

  大集体时代,里下河的人口流动很少。挣的工分不够口粮钱,穷则思变,他们想走出里下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未经公社一级批准擅自“外流”是很严重的事件,一般会严令外流者家里人将其找回。倘若其为单身或孤儿,大队会组织治保主任或民兵营长去找。被抓回来便是严加看管,监督劳动。没有牵挂的人才敢“外流”,深思熟虑后,一经外出便音信杳然。

  挡不住人们外面去“混穷”。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大批苏北人南下上海,混穷去了。这和西北人走西口和山东人闯关东有点相像,背井离乡,无可奈何。

  外流者当为外出混穷的新一代,他们沿着前辈的足迹浪迹天涯。少数人也许有亲戚投靠,大多数都是两眼一抹黑。什么都干,他们干的都是城里人不愿干的活,蹬三轮、扛大包、擦皮鞋、洗盘子。他们干活不惜力,吃穿不讲究,睡车站、住桥洞,一切无声无息、无怨无悔。他们谨慎而勤勉,只用辛劳来赚血汗钱。他们实诚而仗义,为了公道不怕挺身而出。终于,他们用勤劳、敬业、真诚赢得了城里人的信任,成了产业大军重要的骨干力量,赢得混穷生涯的立锥之地。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了,外流者放胆踏上回家的路。他们视野开阔,眼光超前,然而数年后,他们发现土里刨食的生活已没法满足越来越高的需求,于是再次将眼光瞄向了外面的世界。

  没有了政策的桎梏,他们出发了,男女皆有,成群结队。这是混穷的第三代,但他们自己不再叫混穷,而是叫打工。

  同他们的前辈一样,只要有人需要,他们就做;只要有钱可挣,他们就干。小伙子进工厂、做保安;姑娘们学美容、做服装;妇女们当保姆、做家政。一时找不到工作他们也不怕,送水送货送快餐,炕烧饼、炸油条,穿行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里下河的民风淳朴,从这里走出来的人朴实而醇厚,做事认真,做人低调。在后来东北虎、西北狼等打工帮派到处惹是生非时,他们绝不沾边,依然故我。

  聪明的里下河人开始将目光瞄向市场,混穷生涯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创业。创业路上,免不了失败,但他们并不气馁,不断总结,从头再来。亲不亲,故乡人,他们为人和善,对人友善,但更为看重的是乡梓之情,血浓于水。身在他乡异地的同乡人抱团取暖,成立了同乡商会、老乡协会,把对家乡的思念和热爱倾注到了同城而居的故乡人身上。他们珍惜着组织的温暖,更坚守着做人的底线,相互帮助、相互提醒、相互提携,创业之路上的他们分明又多了些心气、几许底气。

  里下河几代人外出混穷,但绝不穷混。凭借着各自的体力、脑力、智力取得成功后,他们没有忘记那块生我养我的热土。有人回乡办起了实体,也有人自费铺路造桥,有人向敬老院捐款捐物,有人为村子里拉起了路灯。最热闹的是过年,如迁徙的候鸟,在外忙碌了一年的人们纷纷归来。探亲的路上熙熙攘攘,笑语喧腾。过年的日子是温馨的日子,人们走亲访友,回家的人忙着向左邻右舍分发着礼品,在家的人们对混穷的孩子嘘寒问暖。同为在外混穷者,好不容易碰到一起,更有说不完的话。他们相互交流着各自的境况,交换着各自的信息,相互谦虚,相互鼓励,相互警醒。只是,当有不熟悉的人问起他们在外干吗时,无论是成功者还是打拼者,他们的回答似乎是惊人的相同:“混穷呗!”

  谦虚低调,里下河人的品格,里下河人的名片。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说明 诚邀加盟  联系网站 批评建议 报社电话
 
苏ICP备-015116 版权所有镇江日报社
Copyright © 2002-2006 www.jsw.com.cn www.zj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