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版:A11 江花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01版
封面导读

第003版
A1 要闻

第004版
A2 践行核心价值观 全民共创文明城
 
标题导航
唐风宋韵东门坡
唐果回乡记
镇江
方言解义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4年9月28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唐风宋韵东门坡
■文/朱同

  古城林林总总新老地名中,东门坡三字毫不起眼,它质朴、野性,甚至有点桀骜不驯。它始终不入流,拒绝任何朝代任何人以某街某巷某里称之。只是明清时候家住五条街的或是逛城隍庙的人,发现去东门(今梦溪广场)最便捷的路径就是往东南方向翻过小山坡,故名东门坡。东门坡之坡,即古城所谓“三山五岭八大寺”中的乌风岭。今人从中山东路进东门坡,明显感到越往南走坡度越高,当你走到东门坡之顶,就算将乌风岭踩脚下了。

  尽管东门坡不起眼,乌风岭还带了点武侠小说的江湖味,然而在大唐时代,这一带却被人们视为古城圣地。唐代东夹城的南门朱方门即立于坡顶。唐人之所以立朱方门,是因为他们执著认定坡顶附近某宅井即春秋朱方之县统治者庆封的故宅老井。晚唐诗人陆龟蒙曾在这里作过一番调研和考证,吟下“江南戴白(指中老年)尽能言,此地曾为庆封宅”的诗句(《庆封宅古井行》)。如果唐代镇江人所言不虚,那么我们不仅可以认定春秋朱方县治即在古城城内,而且它的行政中心就在今东门坡附近。

  当然,这有待考古工作者在东门坡用洛阳铲掘到春秋文化堆积才能定论,但本市考古专家刘建国先生对此很乐观,最近他对笔者说:唐人对朱方的感觉和把握当比今人强,因为他们毕竟比我们早了一千多年贴近朱方时代。他特别提到,朱方门正南1300米处唐代罗城遗址,1998年出土了几十块刻有“朱方乡”的城砖;朱方门西侧1500米处,1984年出土了春秋兵器青铜戈,疑为春秋吴楚朱方之战的遗留物。刘先生关于朱方门、朱方城的系列论述,将见于他今年晚些时候出版的专著《朱方·南山·铁瓮城》,有兴趣的读者可拭目以待。

  至北宋,东门坡一带成了古城人文荟萃的高地。坡之南,兼具城市山林和小桥流水之美:东侧百亩松涛,应和着西侧寿邱山的古刹钟声;范公桥下潺潺流水,在东门坡跟前拐了个弯,从上河巷(今梳儿巷)和乌盆澳巷(今网中桥巷)之间穿行,展现一幅北宋润州的清明上河图。北宋一些著名政治家科学家学问家,如苏颂、沈括、刁约、陈升纷纷来此筑庐建园,又有司马光、欧阳修、苏轼等光顾此地留下诗篇。甚至到了晚清,周镐所绘《京江二十四景》,竟有三幅画的是东门坡南边的风景:“刁坞藏春”、“范桥流水”、“梦溪秋泛”。

  坡之北,则是北宋至明代中期镇江府学(相当于考试院)所在,在至今尚存的“古泮泉”双井东侧,曾建有上百间“学舍”,供参加科举考试的莘莘学子温课和集训之用。泮泉之泮,即科举之意,据说喝了甘甜的泮泉水,考生们顿觉神清气爽,智慧开窍。喝过古泮泉水的学子不计其数,但其中有两位少年应当被我们永远记住:

  一位是北宋的周敦颐,15岁随寡母从湖南来镇江投靠娘舅,在鹤林寺和尚调教下苦学成才,终为北宋有名的教育家、理学家。他那篇脍炙人口的《爱莲说》,即在鹤林寺荷花池畔写就,其中“出淤泥而不染”一句成了古代廉政文化的经典。他去世后,镇江人在鹤林寺建“光风霁月亭”追念他的高贵人品。明代万历年间,镇江府学由东门坡迁至青云门,这座亭子被迁建于日精山,即今359医院后身小山之亭。

  另一位则是南宋的陆秀夫,3岁丧母随父从苏北建湖迁来镇江汝山万寿寺定居。他喝了东门坡的泮泉水,18岁与文天祥一起考中进士。作为南宋最后一任丞相,公元1279年在广东崖山抗元失败,陆秀夫背负南宋末代小皇帝,携妻儿和南宋数万军民蹈海殉国,一曲大宋悲歌终成旷世绝唱。明代镇江人在青云门建陆公忠烈祠,并在城隍庙和孔殿供奉他的神像。

  东门坡——唐人心目中的朱方圣地,宋代古城的首善之区,古人曾在此地书写历史的辉煌,且看今人、今之后人、后人之后人如何打理这块地方了。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说明 诚邀加盟  联系网站 批评建议 报社电话
 
苏ICP备-015116 版权所有镇江日报社
Copyright © 2002-2006 www.jsw.com.cn www.zj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