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版:江花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01版
封1

第002版
封2

第0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杏坛故事
镇江
方言解义
那一年春天,宝盖山感动了中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4年7月27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杏坛故事
■文/孙建平

  做教师好多年,一直和学生在一起。有许多的故事,难以忘记。

  那次,本市论坛“畅游天下”板块有一个帖子,是镇江人游坦桑尼亚,我很喜欢就跟了一个:“好帖,令人心生向往的非洲之旅。我又想起当年马季先生的相声《友谊颂》。”第二天,楼主后续上传的图片有坦赞铁路,楼主还对我说:“坦赞铁路上面出现了哦。”我很开心,继续跟帖:“谢谢楼主,每天都来看看这个帖子,还和同事开玩笑,说有机会去非洲支教一年也很好的。前几天《京江晚报》有整版介绍津巴布韦,图文并茂,可以一起来看。”又到第二天,又看到了楼主的回帖:“看了回帖, 总觉得有种亲切感,于是不由地搜索了您的帖子。不搜不知道, 一搜还真搜对了。终于找到这种亲切感的缘由了。原来是孙老师。我是您谏中的学生。”

  原来,发帖的是1999年高三的毕业生,名字我没有多少印象,一时感到很是惭愧。她说,你应该是从高三开始教我们的,所有的老师中,除了班主任,我对您的印象是最深的,虽然您只教了我们一年。在作文上您给了我很大的鼓励,还曾经将我的作文作为范文在班上点评,增加了我的自信。

  听了她的话,我很是感动,又突然害怕起来。有一个问题我想了好长时间,我的教学生涯中,我到底鼓励过多少学生?这些鼓励对学生将来的发展起过多少的作用?

  张四十八是个村庄的名字,在新区姚桥的西南面。

  有个星期六,我是在张四十八度过的,我的学生苏琴和她的一家就住在那儿。

  之前的聚会中,我说,出来了好多年了,还是觉得家乡的饭菜好吃,还是记着家乡饭菜的味道。苏琴听了,就说,老师,我请你,一定做几个家乡的菜给你吃。

  古语有“授人玫瑰,手有余香”,我实在不知道我的当年给学生的是不是玫瑰,但在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我却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余香的温馨。

  到了苏琴家,有几个学生已在那里了。苏琴自己办了厂,是个家庭小作坊,做五金。工人不多,许多事情要亲力亲为。苏琴一直不怕吃苦,动手和交往能力都很强。多少年来,凭着自己的辛苦和坚韧,努力经营着自己的小家。

  饭桌上,满满一桌的菜,有红烧肉、红烧甲鱼、草鸡汤,还有其他学生从大路带来的东乡红烧羊肉。最让我感动的是还有糯米菜圆和烂面菜饼,还有新米熬的稀饭。苏琴说,烂面菜饼是特意请自己爱人福海的姐姐做的,福海的姐姐还问,是招待什么样的贵宾啊?

  有一段时间,我教了三年艺术班,学生毕业的时候送我一本笔记本,是全班三十几位学生写给我的毕业留言,记录了三年里师生间的一些故事。我请人将所有留言输入电脑,又给每位学生回复了一段话,还将这些资料上传到我的个人主页。很快的,一个别的班的学生就在我的主页上留言:“虽然你教我们6班的时间不长,但是我们都好喜欢你的。我喜欢你教课的方式,培养了我们兴趣的同时让我们知道好多东西。大家都把您当作朋友哦。看了9班同学写的毕业留言,我还真有点不服气呢,我们6班和您之间也有许多故事啊。”

  看了这位学生的留言,我就想,这样的学生,让我怎样感谢你?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说明 诚邀加盟  联系网站 批评建议 报社电话
 
苏ICP备-015116 版权所有镇江日报社
Copyright © 2002-2006 www.jsw.com.cn www.zj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