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版:A11江花·行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01版
封面导读

第002版
封2现场

第003版
A1首页
 
标题导航
攀越高丽山
圌山野山茶
方山半日闲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4年6月29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圌山野山茶
■文/谌山志

  圌山有野山茶,传说此茶初为圌山顶楞严寺的女尼采制,概言其味美,堪比长江三鲜,故名尼姑三鲜,是东乡长江三鲜之外的又一绝品。其茶甘和醇厚,有消食祛暑之功效,在圌山周边村民中享受盛誉。茶生长于圌山沟谷坡壁悬崖,采摘不易,非能吃苦耐劳,身轻体健者不能得,因而出产极低,也少为外界知晓。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每逢这样的时刻,我总会欣欣然前往,当然不为鸡黍,也不仅仅为了友情,一棵老树,一座石桥,黄黄的油菜花,一支烟,一盅酒,一杯茶,村言俚语,市井风情,于我都有着非凡的意义。无酒不欢却于我并不成立,热情腾腾的饭菜更吸引我的胃口,不必丰盛,但必定可口。而茶我就笑纳了。

  玻璃杯烫过,掂茶些许,倒进热水。“烹调味尽东南美,最是功夫茶与汤”,我于茶艺一向模糊,也就不讲究了。热气从杯口升起,茶的清香便在空气中弥漫,还夹杂着大麦茶的焦香。这就奇了,我喝过的茶有十余种,这是最为独特的一种。忍不住轻呷一口,一丝清苦从舌尖沥过,略带野性的茶香溢满口腔,大麦的焦香就更觉明显。叶片在水中升降沉浮,缓缓舒展,杯中氤氲起一片清亮的绿色。小小的茶叶片上经脉清晰,让我想到乡间的村姑,虽是布衣荆钗,却是朴素自然,自有一段天然风韵。

  朋友曾跟我说圌山顶楞严寺的废墟上有棵野山茶树,是当时寺内尼姑移植的,寺毁树在,高约丈余。说来愚笨,我不止一次的在报恩塔下楞严寺的废墟边找过它。尽管我很多次在我的茶杯里看过它叶片在水里的形态,可我还是无法将它的叶片与树的形态建立有效联系。于是我跟朋友打电话说:我要看树。朋友一口答应,说正好采茶。一想正是明前,也算是物出其时,有所斩获当是极品了。于是在这个江南草长的时候,我们一起登上圌山。

  一条似有若无的山路在院墙外的山坡上蜿蜒,脚下的泥土松软潮湿,路边草已经抽出了绿芽。树渐渐多了,它们无拘无碍的在路边、石隙、草地衍生漫长。我们在林间穿行,一条明显的山道显露眼前,上面清楚的留着羊蹄打滑的蹄印,朋友突然指着前方跟我说那里有棵,我看到一棵灌木样的拇指粗细的小树,发黑的树干显示了它的年龄。岁月静好,成长不易。枝头的牙尖只有麦粒大小,整树还没有树叶。

  朋友让我过去和他一起采茶,看着将近七十度的坡度,我有些担心,我的鞋是否能承受这种张力。然而不去是说不过去的,我们只能倚靠在旁边的树干得以立身。芽尖太小了,一棵树是采不到多少茶的,我们在密林中继续寻找。一棵树下的兔洞吸引了我的注意,洞口没有动物进出的痕迹,我不知道洞被遗弃了还是兔子被猎杀,而洞内的四壁都是火山石。我关注过这山上的火山石,这千奇百怪的石头让我想到炽热的岩浆被火山喷发的巨大推力抛向空中,被空气撕裂、冷却,又回到地面。经过亿万年的风化,它的一部分变成了脚下的泥土,给这圌山上的无数生灵提供了生长的土壤和营养,便也就有了这神奇的圌山野山茶。 

  圌山的神奇不单单是它的野山茶,还在于它无数美丽的传说,丰厚的历史文化沉积,它守望东乡,也滋养了东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说明 诚邀加盟  联系网站 批评建议 报社电话
 
苏ICP备-015116 版权所有镇江日报社
Copyright © 2002-2006 www.jsw.com.cn www.zj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