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版:A9江花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01版
封面导读

第002版
封2现场

第003版
A1首页
 
标题导航
字纸絮语
那些充满友善的老街坊地名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4年6月29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那些充满友善的老街坊地名
■文/朱同

  镇江,是一座南北文化交融的移民城市。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一茬又一茬来自五湖四海操着不同方言的人们来到这里,着意培养对第二故乡的亲近感、认同感、归属感,于是,就有了同德、同鑫、同兴一类街坊地名。同德里在宝塔路广场附近,清初有谈、高、聂、王、陈五姓在此建屋,为表示同心同德共建美好家园,故有此名。同鑫里在九如巷附近,晚清有李、于、张三姓入住,取名同鑫里,表达了团结互助共同富裕的愿景。同兴里在小街西侧,也是类似的意思。1949年命名互济巷(宝塔路),1957年命名互助巷(京畿路)。这些地名,是一种宣示,也是新老市民的庄重约定。淳淳民风,可赞可叹!

  镇江人的友善,突出表现在善待弱势群体,善待老人、孤儿和残疾人。大西路民国春街附近有条三善巷,因清代巷内设老人堂、育婴堂和盲人救济处三家民间慈善团体得名。宝盖路上有条冬赈局巷,所谓冬赈局,纯属民间慈善团体,每到寒冬腊月向贫苦人群发放寒衣寒食。尽管解放后改称生产巷,但当地社区,近年又努力恢复冬赈局门墙原貌并挂牌纪念。

  镇江人的友善,还表现在一种给他人留有余地的宽容。清真寺街至山巷曾有条东西向的小巷叫留余巷。晚清晋商黄先生曾在这里买地皮建了三进楼房,预留四尺宽余地供他人行走,故名留余巷。近代大实业家张謇在镇考察闻听此事大为感动,欣然命笔题写“留余”二字镌刻在巷头券门之上。虽然十年前拆迁后留余巷不复存在,但张謇的“留余”石碑被市民保护下来,由市博物馆收藏。类似的地名还有清真寺有余巷、电力路附近的堂留巷,以及附近尤唐两家互让三尺传说而由油炭巷改称的尤唐巷,各自演绎出邻里友善相处的生动故事。

  镇江人的友善,扎根于普通民众,也深深感染着彼时文人和社会名流。上世纪30年代初,本地文教界四位著名人士——赵吉士(图书馆专家,曾任省立镇江民众教育馆馆长)、张海澄(省镇江一中前身、私立京江中学首任校长)、法度(1927年至1952年任本市女子职校校长)、包明叔(新江苏报社社长),结伴在正东路北侧建宅,取名尚友新村,意谓崇尚真正的朋友(语出《孟子》);又有赵棣华、李韧哉、严惠宇三位爱国实业家,结伴建大康新村。他们敢于摒弃文人相轻、商人尔虞我诈陋习,择善而居携友共处,算是民国时期镇江地名文化的两朵奇葩。

  镇江人的友善,焕发出一种真正的人间大爱,这就不能不说到与老中山路平行的博爱路。上世纪30年代初,中山路与博爱路几乎同时兴建,前者以中山先生之字命名,后者以中山先生之魂命名,相得益彰互为表里。那26亩青青桑园,以及守望这片桑园至今犹存的“箴庐”,曾是博爱路上最重要的地标,彰显了民国时期古城一位杰出女性的无私奉献和博爱情怀(另文介绍)。谁料1965年受极“左”思潮干扰,博爱路硬被改为健康路。周边城市如南京、常州,都保留了博爱路这一老地名,怎么号称大爱之城的镇江就保留不住呢?有人说,博爱是西方资产阶级的“发明”,错!首倡博爱的是中国人:春秋时期孔子宣言“仁者爱人”,战国时期墨家力主“兼爱”,唐代韩愈最早提出“博爱之谓仁”(《原道》)。建议有关部门适时恢复博爱路这一老地名,以传承友善大爱的城市文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说明 诚邀加盟  联系网站 批评建议 报社电话
 
苏ICP备-015116 版权所有镇江日报社
Copyright © 2002-2006 www.jsw.com.cn www.zj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