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版:A9江花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01版
封面导读

第002版
封2要闻

第003版
A1首页
 
标题导航
“我回家了,我要走几步!”
镇江
方言解义
紫色可爱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4年6月22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回家了,我要走几步!”
——追忆程默
■文/贾 骏
程默在老家祭奠逝去的亲人

  江南的初夏最是潮热烦人,此刻,我只想退避到一个无人的角落,独自静静坐着,在记忆深处回放与程老的几次相处。

  中国老一辈电影工作者、摄影艺术家程默因病医治无效,于2014年5月27日18时37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8周岁。中国摄影艺术界从此失去了一位历史的忠实记录者和见证人,他的家乡丹徒也痛失了一位赤子。

  一个多月前,我就听说程老已经再度住院接受治疗。毕竟是90多岁的年纪了,日渐羸弱的身体还要同气势汹汹的癌症相抗争,能有几分胜算,谁都不敢往深里想。我甚至暗自庆幸,幸亏两年前,程默革命历史题材摄影图片陈列室在宝堰如期布展,程老也借此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如果再耽搁一阵子,稍有闪失,老人的心愿不能达成,那就不仅仅是程老个人的遗憾,也将会是我们这些家乡后生终生都难以解开的一个心结。

  即使是两年前那次回乡,就程老当时的身体状况而言,已经可以说是一个壮举。

  其时,老人出入都离不开轮椅了。

  我清晰地记得,2012年10月11日上午,当我们一行在区会议中心门前,将颤颤巍巍的程老从商务车上搀扶下来,准备坐进轮椅时,老人枯瘦的右手却异常有力地将轮椅一挡:“我回家了,我要走几步!”老人的声音并不重,但在场几乎所有人都听清了。

  老人身体瘦弱,但有着一米八几的身板。他将全身重量都压在两只手臂上,传递给一旁搀扶着的我们。感觉得出,每迈出一小步对他都是巨大的消耗。几小步走下来,程老的喘息加重了,可没有谁劝他坐上轮椅,就连他随同而来的女儿,也仅仅嘀咕了一句:“这个倔老头子……”

  2005年5月,我们来到北京中国文联宿舍区,程老还亲自从6层楼上下来迎接老家的客人。那时候,老人身体尚好,腿脚也还灵便,只是血糖有点高。七年一晃而过,时年96岁的程老终于如愿踏上家乡的土地,步履已然蹒跚。伴随着游子回乡的莫大欣喜,教人又怎能不滋生出一丝岁月无情的无奈和时不我待的感慨呢?

  那次在文联宿舍的老人家中第一次见面,程默搬出了早就准备好的一大摞图片资料给我们翻阅。尽管我们也事先做了一些“功课”,大致了解了老人的革命经历和艺术成就,但亲眼目睹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我们还是被深深震撼了:“鲁迅葬礼”、“日军重庆大轰炸”、“毛泽东在延安”、“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开国大典”,一幕幕风云变幻的经典历史场景定格在这里,这些都是何等珍贵的历史记录啊!

  人如其名。我们最初的交谈,老人话语并不多。显然,他对我们带去的家乡画册,对我们介绍的丹徒近况很感兴趣。就在浏览一本反映宝堰风貌的图册时,程默指着一张老街青石板的照片,肯定地说:“这是我老家门前的,就是这个样子……”话音已落,手指头还在画面上轻轻摩挲,眼光久久未曾移离。

  说实话,当我们说明来意,提出想将老人拍摄的图片在家乡留存、展出时,心里并没有多少底。这些历史影像是程老用毕生心血,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拍摄、保存下来的,有一些影像,至今仍未公开展示发表过,是中国革命的无价之宝。老人能答应来自家乡的请求吗?

  “拿去,把这些资料拿去,我让我小儿子(注:程默的小儿子程京京,时任中国妇女杂志社摄影部主任)帮你们筛选、扫描。”程老在说这番话时,语气平和而郑重:“我离开老家这么多年了,对家乡也没什么贡献,这些老照片,家乡的教育用得着。”老人的托付让我们一行人顿时感到了做好这件事情的责任和分量,肩上沉甸甸的。

  此后的日子,我们便加紧筹划程默革命历史题材图片的回乡布展事宜。虽然期间颇多曲折,颇多困顿,但谁也不敢懈怠,谁也不轻言放弃,因为我们都知道,程默老人等不起,家乡人民的期盼辜负不得。

  一辈子性格内敛的程默,性情中却有着老一辈人固有的执著和坚韧。他一旦决定要做的事情,便义无反顾。

  那段时期,程默老人已屡有疾病缠身,但每当布展推进过程中遇到什么难题,老人总是要亲自参与和过问。他恳切地写信给地方党政领导,表达赠送珍贵历史资料的强烈愿望;他多次联系新闻电影纪录片厂等影像收藏机构,为我们调取和翻拍原始资料提供方便;他几次三番打电话给家乡文联的同志,为历史图片的文字说明斟字酌句……

  2012年10月,程默老人亲自携100多张珍贵历史图片回到了家乡,夙愿终于实现,展览也在家乡引起了轰动。参观展览的人们无不为程默曲折而不凡的人生经历感叹;为他毕生奉献党和人民摄影事业的坚守而感佩;无不为老人对家乡炽爱的情愫而感动;无不为历史影像中老一辈革命家的风采而受到震撼和教育。

  程老把最珍贵的东西留给了家乡,可90多岁高龄的他在家乡人面前,却像一个怯生生的孩子。他一遍又一遍地感谢家乡人民为他举办影展,留存他的珍藏,感谢家乡人民没有忘记他对党的电影摄影事业所做的工作。

  离乡越久,乡情越浓。我知道,老人是想把心、把根,紧紧地缠在生他、养他的这方土地上,从此再也不愿分离。

  而于我,陪伴程老游走家乡的那段日子,筹办布展的七年光阴、点点滴滴,与八十多年前十五岁的程默赴上海学徒,从此离开宝堰老家的影像总是像蒙太奇一般在脑海中交替呈现,令人欷歔。

  程默老先生走了。我想,在他生命最后的时光里,记忆中一直陪伴他、抚慰他的,一定是老家门前的那条青石板路,那条送他踏上征程,又默默地等着他回家的蜿蜒、曲折的路……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说明 诚邀加盟  联系网站 批评建议 报社电话
 
苏ICP备-015116 版权所有镇江日报社
Copyright © 2002-2006 www.jsw.com.cn www.zj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