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在城市广场上看到许多家长带着孩子欢快地放着风筝,那些花花绿绿、各式各样的风筝在空中自由飞翔,就像地上欢跑的孩子,幸福并快乐着。
记得小时候,村里的孩子生活简单、开心,充满乡土气息。做完力所能及的农活,孩子们便聚在一起玩,摔纸片、打弹子、跳格子、扔白果、看小人书……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犹如放飞的风筝自由、快乐。
有一天,我割完猪草,远远望见小伙伴们在村前的打麦场上放着风筝。我放下篮子,抬头紧盯着飘荡的风筝,感到既新鲜又神奇。当我得知这风筝是一个小伙伴爸爸给他做的,心里特别羡慕,决定自己尝试着做一只。
做风筝并非易事。首先是做骨架,我在屋后砍了一根竹子,削去枝叶,截取一尺多长的竹竿,准备削篾。尽管我小心翼翼,手指还是划出一道口子,鲜血直流。我包扎完伤口,费了好大的劲儿,才削成几根又细又薄的竹篾。把竹篾摆成“米”字形,用鞋底线把竹篾扎牢。随后,我把报纸裁成骨架大小,粘上面糊,把骨架正反面都糊上。等糊好的报纸干透了,我在横篾的两侧选了对称的两点,又在竖篾的底部选中一点,用鞋底线慢慢穿过,一一系紧,形成一个三角锥形,最后接上长长的风筝线,一个简易的风筝总算大功告成了。
于是,我兴致勃勃地约上小伙伴去放风筝。来到村后的高坡上,我让小伙伴把风筝举过头顶,自己放了一段线绳,大喊一声:“放!”然后一个劲儿向前跑起来。可是,风筝还没飞到一丈高,左右晃了几下,便像断翅的小鸟,一头栽了下来。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我自言自语。小伙伴想了想,帮我出了个主意:“可能是风筝左右不平衡,加个尾巴试试!”我听了,立即在地上找了几根稻草,连成一条,系在风筝尾部,又开始试飞。
这一次,风筝终于稳稳地飞上了天空,我眉开眼笑,得意洋洋,小伙伴也在一旁拍手叫好。手中的绳线越放越多,空中的风筝越飞越高,不一会儿,绕在木棒上的绳线全放完了。我把木棒插在地上,和小伙伴躺在草地上,欣赏着自己的杰作,开心地嬉闹、打滚。
后来,我还做过几个不同形状的风筝,没事的时候,拿出去和小伙伴一起放。看着风筝在天空快乐地飞翔,我心里暗暗地想:总有一天,我要走出村庄,坐火车、坐飞机,去见识外面的世界。儿时的风筝把渴望与梦想一起放飞,给我的童年留下甜蜜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