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评议团
鲍六志:《传统花灯扎出新形象》一文给人三点启示: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有心人去发掘整理和展示利用,才能凸显其社会价值;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需要与时俱进,融合现代科技等多种手段进行创新升级,才能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后继有人,才能代代相传,永不湮灭。
陈圣英: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13年如一日不计报酬奉献给群众体育。丹阳新桥的陈瑞林老人就做到了!
孙悦萌:随着时代变迁,传统花灯经过陈柏华工作室的不断探索创新,已经走出了村落,走向了世界。传统手工艺的继承发展,除了传承人的刻苦钻研,也需要更多的人关注。
赵永芳:陈瑞林老同志为新桥镇的居民服务了13年,真不简单!看了记者的报道,仿佛看到了陈书记从晨练场到老年活动中心再到健身广场忙碌的身影,他把大家放在心中,献出的是爱心。
老记评议团
杨咏:“记者编辑社区蹲点”迄今刊发了27期,应该说,这既是“走转改”活动的又一次集体行动,也是“走转改”成果的再一次集中展现。
上期两篇蹲点报道《传统花灯 扎出新形象》、《13年,他都奉献给了群众体育》,分别反映了一位痴迷花灯创作的民间艺人和一位热心群众体育的老人,报道的虽是社区里的凡人小事,但读后令人感同身受的却是真情和温暖、希望与力量。
传媒研究专家告诉我们:凡是新闻都是关于“人”的新闻,一切新闻报道所能企及的地方都离不开人的活动,要让新闻主动去关注人、关心人、关爱人。两位蹲点记者的报道无疑做到了这一点。不仅如此,贯穿全文的还有记者的观察、记者发现、记者的感悟和记者的思考。
赞一个。
石小刚:《传统花灯扎出新形象》、《13年,他都奉献给了群众体育》,两位蹲点记者写普通人普通事,读者看身边人身边事。通过蹲点记者的报道,我们真切感受到最鲜活的素材来自基层,“贴近贴近再贴近”,记者的笔下才会出现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才能赢得新闻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公信力。只有深入基层“接地气”、“抓活鱼”,才能让版面语言生动起来。
徐毅:通过社区蹲点,发现“新人”“新事”,虽然这类题材不算新,但是每个故事都不一样,感谢巫悦萌和范海罡两位年轻记者,执著地奔走在句容和丹阳,从众多选题中选择最值得推荐给读者的内容,通过生动流畅的文字表述出来,十分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