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镇江新闻

东乡集市第一节——华山开门节

发布时间:2017-02-11 21:12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金山网讯 又是一年正月十五,伴随着华山村的开门节,镇江东乡一年的集市正式开张了。

东乡人说逛庙会是“赶集场”,(“场”的声母发 Z 音,念入声)。在东乡,到底有多少这样民间的庙会集市,没有人说得清。随着城镇化建设中一座座村落的消失,很多曾经热闹的庙会已经淡出人们的记忆。但华山村正月十五的开门节,却历经1500多年的光阴,依旧鲜活着,年复一年地欢乐着。

其实,这只是东乡一个普普通通的古村落。像这样的村落东乡鼎盛时期近千个。但不大的华山村却因为其绝无仅有的几件珍品,而被誉为“江南第一村”。

早在南北朝时期,这座江南村落里,就流传着一个美丽而凄凉的爱情故事。直到宋人郭茂倩将这个故事收入他的《乐府诗集》,“华山畿”从此走出村落,走出岁月,传唱千年。“华山畿,君既为侬死,独活为谁施?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一个南朝的丹阳士子和一个华山村的村姑,用最纯真的爱情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

如今,“华山畿”已经成了省级非遗。华山村也因此而顺利入选全国第二批传统文化村落保护名录。政府也有了不少的投入。据《丹徒县志》载,1500多年前,这条古街上的日杂店、茶馆、布庄、工艺绣品铺、酒坊、油坊、饭店、绸布店近百家,而到逢年过节更是人潮如织。李家老宅,原是唐太宗家的后裔。张家老宅,原是李鸿章管家所置。只是,今天,当我们漫步在长长的龙脊街上,看两边人家颓墙塌瓦空置,心里满含荒凉。这和远处张王庙里人头攒动的热闹形成鲜明的对比。

位于华山村口的张王庙,无疑成了今天开门节不二的主角。

我们到达时候,恰逢张王庙举行“上梁迎新春祈福法会”盛典。烧香膜拜者几乎将庙门堵得水泄不通。在东乡老百姓的传说中,张王庙是为了祭奠跟着夏禹踏破千山万水的治水大将张勃在华山治水殉职而建。早年的老庙,历经战火天灾,难觅影踪。尽管后来,历代历朝都曾在原址上建过,修复过,但仍然挡不住岁月沧桑。

直到去年,焦山高僧发起了重建张王庙的建议并立即付诸实施。今天,正是张王庙开门迎客的日子。据庙里的义工告诉我,今天一大早,焦山的高僧已经来举行过“洒净”仪式。这是佛家用语,也就是我们民间所说的上梁。抬头看,梁上的红绿绸带正系着。真是有缘,前几天写下的东乡民俗“上梁”所缺少的图片在今天的庙会上居然拍到了。好兆头。看来,为东乡民俗的记录,有上苍赋予我职责的意味,我当极尽全力而为之。

但神奇的是,无论怎样的灾难,庙门前那棵古银杏树却依然勃发着盎然生机。传说,这是庙里的高僧张天师亲手栽植。科学检测,古树距今已经1800多年了。高31.8米,直径达1.8米。期间雷劈树折,但断而不死,被当地人视为神树。也因此,东乡人有了为保儿子平安而将儿子过继给大树为“继儿子”的习俗。我认识的东乡文友中,就有几个银杏树的“继儿子”。此刻,在树干上,还绑着不少刚刚过继人家系上的红丝带。也因此,这棵银杏树成了华山村的“活地标”。在前几年的评审中,这棵古树成了江苏省的十大古树,而且排名很靠前。

听村里的老人们讲述,在他们的童年,每到开门节,太还未亮,就会有场面很隆重的开门仪式。庙里的高僧是仪式的主持人。长长的龙脊街上会有传统的舞龙灯,唱麒麟,这其中,“走马灯”才是华山村的独门绝活。每当此日,乡民们会在自己的身上,前面绑上马头,身后绑上马尾,跳跃着,舞者还得唱着祝福保平安的歌词。人们还会在村落的万年台上唱大戏,都是地方剧种,锡剧最多,也有黄梅戏,越剧。这些习俗,因为文革而被迫终止。幸运的是,随着“华山畿”纳入非遗的行列,华山村列入保护名录,随着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乡村节日里百姓最喜闻乐见的民俗又开始有了兴盛。遗憾的是,我们辗转来到张王庙前的时候,热热闹闹的舞龙的队伍刚刚进入村委会大院休息,而一对对唱麒麟的人群正背着麒麟和我们檫身而过。正在后悔之际,居然遇到了也在采风的老哥。多年来,哥哥一直致力于东乡民俗的拍摄和采集。老哥相机里的照片也补了我的缺憾。

早就听说过华山太平泥叫叫。

“叫叫”是东乡话,通俗地名字应该是“口哨”,就是比赛时候的发令哨。据《古邑春秋》记载,镇江华山泥叫叫,相传源于公元420-589年的南朝,以民间手工技艺代代相传,距今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

华山泥叫叫,大都是民间艺人心想手捏。采用华山本土山泥,最好是在雨后新采,纯粹而干净。一只泥叫叫,得历经“炼泥、捏塑、刻画、刺吹孔、焙烧、上色”等多道工序,才能制作完成。这需要体力,也需要技术。吹出的声音洪亮而清越为上乘。而叫叫的外形则是各种瓜果,鱼虫,飞禽,走兽等。其实,照我看来,拿起泥叫叫,随口即吹,无需音乐天赋,哨声响亮,既愉悦身心,又可增加肺活量,无形中锻炼了身体。身体好了,当然也就太平了,由此,“太平泥叫叫”成了它的学名。但在东乡人心中,小孩子只要吹了这种泥叫叫,就可以吹去曾经的晦气,可以保佑孩子平平安安。在我们的童年,吹“泥叫叫”只是男孩子的游戏。女孩子不玩。至少,我没有吹过的记忆。

开门节上,在拥挤的华山村尾,华山当地泥叫叫传人李平安正在安静地卖着他的“泥叫叫”,一张家常的桌子,一桌子自己做的叫叫。叫叫造型各异,一梳印,一红点,一白线,或鱼,或鸟,或动物,古拙而朴实。四元钱一只,不吆喝,也不漫天要价。偶尔,有逛庙会的人来购买。按东乡的习俗,大多是家有男孩的长辈老人。也有年轻人。

出于对传统手工艺人的敬重,我买了他桌子上还剩下的每一种造型。趁他买卖的空隙,和他有了长时间的攀谈。

李平安。这是华山村唯一一位还在坚持做泥叫叫的本地传人。从他记事起,他奶奶,爸爸妈妈,姑姑就会做。那时候,村里很多人都会做,大家互相比赛着花样,但总体还是单一。

耳濡目染,李平安十几岁就会做泥叫叫了。记忆中,起初,奶奶们只是做一些花鸟虫鱼,后来尝试着生肖动物。到了他这一辈,做的人已经不多。随着村里两位老人的去世,只有他守住了这门手艺。如今,他仍然在坚持着。

每当华山庙会,他都会出摊摆卖。80年代的独生子女政策,已经打破了“泥叫叫手艺传男不传女”的千年老规矩。很幸运,他的女儿也会做。但有着自己正经工作的女儿只是当它做偶尔的副业。在和李平安交谈的过程中,有不少年长的本地人主动加入了介绍的行列,叙说着华山村泥叫叫曾经的鼎盛。一位年近八旬的老爷爷告诉我,他就是吹着这个泥叫叫长大的。

这是一个非常具有东乡地域文化特色传承的玩具。独特的泥土,独特的手工,独特的东乡家禽鸟兽。一代代手艺人传承创新才有了曾经的兴盛。但随着各种儿童玩具的出现,购买人群的式微已成不可逆转的趋势。

但靠着祖训,李平安还在孤身坚守着。有着40多年制作经历的李平安已经60多岁了。手艺愈发娴熟,花样愈发多姿,但身体也渐渐有了困倦。在和我攀谈的时候,李平安难掩淡淡的忧虑。我问过他,作为东乡华山村本土唯一一位几代传承还在坚持的手艺人,为什么不考虑申遗,他表示出了极度的无奈。他告诉我,曾经填报过相关的材料,但几经周折,材料最终石沉大海。作为一个农民,面对着那么复杂的申报手续,没有专业人员的帮助和指导,他也只能是一声叹息。

看着他和他的一桌“太平泥叫叫”,我想告诉他,就在昨天,我刚刚参加了镇江新区的第一次文艺界座谈会,镇江新区也刚刚成立了宣传部,新来的镇江新区掌门人和职能部门都在倡导精心打造和挖掘“宜文化”,而且新区范围内也有好几个颇具规模的休闲广场,一个很有东乡特色的“宜园”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东乡宜文化宣传周”的展出活动。

在东乡,这样独具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已经不多,作为主官部门的官员们应该“沉下身子”,到民间来走走,伸出政府的大手,帮一帮这些民间手艺人。为东乡,为宜文化,留一些实物,让东乡人们体会到 “人在宜地”的价值和乐趣。我不知道,他奶奶在给他起“平安”这个名字的时候,凝聚了奶奶对这这个孙子这门手艺多少期盼和欣慰。

一曲南朝乐府《华山畿》,让一个村落跨越1500多年,依旧散发着旧年的芳香。沿着村落四周,绵延1公里长的街道上,集聚了上万的赶集人。各式商品林立,拆迁后住进高楼的老街坊老邻居们,久别重逢的乡音绕耳,置身其中,很亲切。在庙会的一角,看到了很多竹器和农具。在摊子周围,失地东乡人们在看着,打听着。商品房的局促让他们只能对曾经的老物件老伙计们投去怀望的目光。有特别不甘心的人,犹豫再三,还是挑了件把生活用具,聊作安慰。我也是。每一次逛庙会,再多人,再多货物,我总要千万百计地找到这些儿时见过的物件。只有站在这些竹器面前,我的心才会安宁。

庙会,承载了世代乡村生活的记忆。每一次逛,都是一次心灵的慰藉。(龚舒琴)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张明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