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今日要闻 时政

元宵诗情中的文化认同

发布时间:2017-02-11 16:45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随笔】

    作者:刘巽达(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又到一年元宵时。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元夕、灯节。《隋书·音乐志》这样描述:“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由此可见当年元宵节的热闹。大年初一是春节的灿烂开头,元宵节是浪漫结尾。过了元宵,人们才收拾过年的心情,融入世俗生活的洪流。

    今年,笔者在古城西安过春节。岳母家就在曲江大唐芙蓉园大门边,这里的灯会闻名遐迩,所以免不了裹挟进观灯的人流,充分感受民俗节日的浓浓气氛。不瞒各位,如今再也听不到爆竹声响,总觉得有点冷寂,似与习惯的节日氛围不搭。要不是有这样满目琳琅的灯会养眼,“感受春节”的触角就难有所向。

    关于吟咏元宵节的诗词比比皆是,随便摘取两首,便觉赏心悦目,比如辛弃疾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娥而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再看欧阳修的:“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不管是“宝马雕车香满路”的喧闹,还是“泪湿春衫袖”的伤感,民俗心理总是伴随着民俗节日应运而生。一个民族的存在,说到底是与她的民俗文化相伴相生。

    笔者一直提倡,应用各种可行的方法途径,让全民拥抱民族民俗节日,让这些节日化成一场精神盛宴,以此激活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最能激发爱国情怀的,就是可感可爱的民俗场景,如果我们善于做出一篇篇“继承和发展”的好文章,继承传统之美、赋予现代之美,为民俗节日和谐地注入更多内涵,那将是功德无量。

    完善和重修节日文化,丰富节日的文化内涵,已然成为重要的文化战略课题。古代诗人为何总在中秋节、元宵节、重阳节等民俗节日之际留下名篇?那恰恰是因为节日不但具有呼朋引类、亲人团聚的功能,更有慎终追远、启发哲思等深层功能。不要小看了“猜灯谜”或“吃元宵”的小传统,正是这些传承千年的民俗形式,加上历代文人骚客的笔墨点染,让传统节日涂上雅俗共赏的色彩,成为民族文化的底色,光耀千年,薪火不灭。

    当此时,我们不妨打开诗卷,读一读唐朝诗人卢照邻的《十五夜观灯》,宋朝词人李清照的《永遇乐》,明朝文人唐寅的《元宵》……历朝历代的诗人才子,在同一轮明月下,描摹、感怀,将人间之情尽情挥洒。我们不妨从这儿入手,塑造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培育持久而深沉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光明日报》( 2017年02月11日 02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张明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