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镇江新闻  >   镇江新闻 - 社会

《中国诗词大会》“圈粉”无数
古诗词热引发多重思考

发布时间:2017-02-07 00:27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金山网讯“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一首首经典诗词名作,在近期热播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被诵出,吸粉无数。记者发现,近段时间,无论是网络论坛还是市民茶余饭后,《中国诗词大会》无疑是最热门的谈资之一。节目中,16岁的“诗词达人”、点评嘉宾,甚至主持人的串词,皆成热点。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古诗词除了学生课堂学习,似乎离社会生活有些远。此番热潮,究竟是意料之外,还是情理之中?

传统文化精粹根植人心

“以前女儿只喜欢看动画片或者娱乐节目,没想到最近看了《中国诗词大会》后被节目内容深深吸引,爱上了古诗词。这不,我特地帮她买了几本诗词书,寒假在家研究呢。”家住香江花城的包女士告诉记者,女儿刚刚读一年级,最近迷上了古诗词,每天起床后都要和家里人来一段“飞花令”,“看到女儿这样,我觉得这档节目,真的很有意义。”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小石表示,当节目中一个中学生念出《诗经·七月》中这句名句时,自己很震惊,“说实在的,我都忘记了。”她表示,节目中这名来自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的16岁高一女生武亦姝,战胜了北京大学博士生陈更,成为新擂主,“诗词量2000首,答题时气定神闲,还有高颜值,让人眼前一亮。”

正在读小学一年级的严令仪告诉记者,自己用妈妈的手机在微信上跟随节目同步参与答题,成绩最好的一次显示击败了22万个对手。

关于参与节目同步答题的讨论,网上网下,各种声音。令人关注的是,这一节目引发的对中华古诗词鉴赏记忆的参与度,空前高涨。

如今该如何学习古诗词?

市区一所小学的语文老师朱稼禾介绍,在《中国诗词大会》“飞花令”环节中,每场比赛设一个关键字,如“花”“月”“风”等,由争霸者一对一轮流背诵含有关键字的诗句,如一个说“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一个说“忆昔娇小姿,春心亦自持”;一个接着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一来一往,几十个回合,谁略作迟疑未能接上口,就算败阵。这种如“飞花”的竞赛,以及点字成诗句、解字、解句、解篇等新颖题型,给参与者和观众带来竞技刺激的同时,更传递着浓浓诗趣。“这是古代文人喜爱的‘行酒令’形式,节目的热播,将转化为进一步推动诗词爱好者队伍发展的力量。”

她说,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积淀的精华,无论在何时,始终牵动着社会关注。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热”一直存在,当有了合适的平台,在更大视野中迸发出来,是理所当然。

江苏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师朱月莹认为,目前,大部分人学习古诗词还是基于实用主义,尽管中小学教材中古诗词的比重较以往有所增加,但教学仍以应试为主,部分老师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学生体会不到诗词的意境和美感,留在脑子里的不过是文字符号而已,且只会让学生觉得“好难”“没意思”,传统文化教育需进一步切合时代,精心选择内容,并利用现代传媒方式进行传播,也不排斥健康的娱乐化形式,“从社会角度而言,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相互促进。” (记者 胡冰心)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邓宇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