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今日要闻 国内

村里的80后:哪里能就业就去哪里

发布时间:2017-02-02 11:03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原标题:村里的80后,去哪儿了

    当忘记了星期几、只记得年初几,意味着又过年了。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于我来说,亲人在处是家、乡愁在老家。我的老家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南高阳村,出城区开车要半个多小时,算是典型的山东村落。20多年的生活与观察,比时间最长的采访都要深入;跟20年前相比,农村确实人越来越少了,而人口流出的主力,恰恰是80后。

    “哪里能就业,就去哪里”

    山东多子多福观念浓,这点在我家得到了集中体现:祖父7个孩子,外祖父8个孩子,七大姑、八大姨,那可是真实写照。

    到了我们这一辈,算上家属两边都有二三十号人。姥姥家的表兄弟姐妹建了个微信群,基本都是80后。上世纪90年代初,我们这群人无一例外都在农村;可现在,已经没有一个人再留在农村。奶奶家的堂兄弟姐妹也有一个微信群,80后也都已经在城里买了房,留在村里的则是70后。

    这样的现象并非个例。每年回去,碰到的儿时伙伴都已是城里打扮、城里习惯,几乎清一色是在城里工作、城里买房。因为外出求学就业,不少村子出现了80后、90后断层。

    问了4个村的十几个人,也没发现有真正留在村里、主要靠种地生活的80后。曾在乡镇做了一辈子老师的姨父说,就他的观察,现在还留在村里种地的,要么是搞大规模种植养殖、特别有本事的人,要么是除了种地啥也干不了的人。而这两类人中,最年轻的基本上也都40岁了。

    当然,说村里完全没了80后也不符合实际。在朱台镇北高阳村,就有不少80后在自己村里盖房成家。一追问,发现最主要的原因是村里有相当规模的企业,能够提供80后需要的就业岗位。

    “不进城买房,别说丈母娘不让,当娘的也不让”

    进城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在城里就了业,二是在城里买了房。

    就业是决定80后往哪里去的根本原因。仍有较多80后的村庄,往往也是周边有企业、能够为80后提供就业的。而无法为80后、90后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是村里年轻人越来越少的根本原因。

    “别的不说,现在城里没房,丈母娘就不让!”“村里教育质量确实比不了城市,别说丈母娘,我这个当娘的也不让。”“村里没法美容、购物、看电影啊!”说起为啥必须要搬到城里,几个表弟媳妇你一言我一语,微信群里顿时热闹起来。

    如果说上学就业让80后离开了农村,那么结婚生子则让80后彻底进了城。

    做建筑设计的初中同学李超告诉我,在临淄区,在农村盖房的钱基本上可以在城里付首付。加上家族观念重、亲戚多,要是80后买婚房,基本上都能交上首付。“至少在临淄区,房价不是阻挡80后进城居住的障碍。”李超说。

    对于这些身处其中的80后来说,怎么看待村里没了80后?“其实在村里的小伙伴也很幸福啊,家里有什么喜事儿全村人都去帮忙,有空到城里逛逛,幸福感不比咱城市的低!”李超说。

    实际上,不管是村庄道路硬化还是教育均等化,当地政府都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但大医院不可能开到村里,电影院更需要人员密集,不管多努力,城乡差距只能最大程度缩小而无法完全消除。

    也许我的初中同学、石马镇党委委员石帅的话很有代表性:“这种状态是城镇化进程的一种必然现象,但也说明农村的各项发展还有待提高;年轻人已不局限于有一个地方居住,他们更期盼有个好的生活环境,这样的环境既是为了自己的便利,更是为了孩子的教育。”

    “并不是说离开了农村就抛弃了农村”

    值得一提的是,同80后几乎全部进城相比,80后的父辈城镇化程度显然要低很多。

    “有的父母攒了一辈子钱给孩子在城里买房,母亲去看小孩,父亲留守家里。不少老人要么在家守老,要么打工挣钱供城里的房子。”石帅说,“其实为了80后的城镇化,咱们的父辈是作出了巨大牺牲的。”

    其实,作出牺牲的何止80后的父辈,80后这一代人又何尝不是为了让孩子有更好的生活而在努力?

    “5个人能种完的地非要让100个人种才是对农村资源的最大浪费,并不是说离开了农村就抛弃了农村。而今后,也将有年轻人会选择回到农村。”石帅说,“像我不是就回村里工作了吗?”

    的确,城镇化是大势所趋。80后走了,农村希望在哪?石帅认为,关键是让农村也能给年轻人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

    “当务之急,还是要完善公共基础设施,特别是解决好留在农村的老年人生活关照问题,付出了大半辈子,得让老人能够安度晚年。”石帅说。

    石帅认为,想让80后回流,必须为80后创造更好的创业、就业环境,提供更好的公共基础服务。

    农业其实还有很大潜力可挖,种粮食确实用不了那么多劳动力,但种植食用菌、特色水果需要的劳动力可一点不低。“我们石马镇搞的万吨食用菌项目,让周围年轻人不用外出务工也能赚上高工资。”

    石帅说,搞好生态,保留年轻人的乡愁记忆,是石马镇的重点工作之一。“依托石马镇五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我们计划着力发展特色农业观光旅游,一方面在发展乡村游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另一方面也吸引更多年轻人回乡创业。”(记者 杨文明)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王丹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