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今日要闻 时政

以市场化机制推动绿色转型

发布时间:2017-01-05 14:55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试点,用这一极具中国特色的方式,碳交易这一新生事物在我国从规划走向实践。2013年6月18日,深圳市碳交易试点正式运行,成为我国首个碳交易试点市场。其后一年时间里,碳交易试点在上海、北京、广东、天津、湖北、重庆相继启动。

    傅京燕表示,由于7个试点所处的地理区域、发展阶段以及产业结构不同,由此呈现不同的特色,包括涵盖的产业部门、配额分配方式和拍卖数量等均不相同。例如,广东采用配额拍卖制度,重庆推行配额自主申报的配发模式。“这些差异性为建立全国统一碳市场提供了比较好的前期条件。”

    “小荷已露尖尖角”,经过各试点3个年度的试水,我国已基本形成了要素完善、特点突出、运行平稳的地方碳交易市场。“无论在政策设计阶段、市场运行阶段、履约阶段,还是在能力建设、管理方面,各试点都进行了大量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齐绍洲举例说,在刚性的配额总量之下,中国碳交易试点兼顾配额结构弹性,将配额结构分为年度初始配额、新增配额、政府预留三部分。这在严格控制既有设施排放的同时,充分考虑经济增长对新增产能的需求,为政府调控和经济增长留下了空间,保证了灵活性。

    全国碳市场面临全新课题

    当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关键时期,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碳排放尚未达到峰值,这种种条件决定了中国的碳市场之路绝非坦途。交易活跃度总体不足,是碳交易试点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蓝虹分析碳交易试点“有场无市”的原因时表示,交易的前提是巨大的差异性,目前试点局限于区域内,由于区域内交易主体的相似度很高,往往是配额要买都要买,要卖都要卖,可交易性较小。“这恰恰证明了建立全国性碳市场的必要性。全国性交易主体的差异性较大,卖方买方才能大量出现,从而提高市场活跃度。”

    走向全国的碳市场,这一宏大的制度和社会实践创新,面临着全新的课题。齐绍洲把影响全国碳市场全局性的问题归纳为五个关键词:公平、效率、信息、边界、激励。公平,指的是在不同地区、行业之间,碳排放配额分配及管理、交易要追求公平。着眼于效率,就要通过市场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形成有效的碳价格,让碳价格真正发挥引导低碳资源配置的功能。信息,指的是要解决企业与政府、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在碳市场政策、排放数据、产量数据以及生产工艺、排放边界等方面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确保数据的真实和准确,是碳市场建立的基石。边界,要特别处理好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之间的边界问题。在碳市场这个人为创造的市场机制中,政府制度设计至关重要,碳市场机制运行的全过程都离不开适当的政府干预。但哪些该交给市场、哪些该交给政府,是需要长期探讨的重要问题。激励,则是要充分发挥碳市场机制的奖优汰劣作用,建立激励相容机制。

    除了兼顾公平与效率之外,傅京燕建议,全国碳市场的发展应注重循序渐进。逐步发展远期、期货等碳金融衍生品和风险对冲工具,同时扩大并引入各类市场参与者,增加碳市场市场主体参与的多样性,逐步建立一个完整的市场,更好实现价格发现、降低交易成本和规避市场风险。此外,应发展中国特色的生态补偿。加大力度把生态补偿引入到市场交易中,通过普惠制等措施覆盖到社会各层面。

    记者 毛莉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毛莉  责任编辑:张明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