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今日要闻 国内

3年了,你的领导开会还抽烟吗?

发布时间:2016-12-30 10:47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新华网 王莹

    三年前的12月2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不得在学校、医院、体育场馆、公共文化场馆、公共交通工具等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吸烟,在其他有禁止吸烟标识的公共场所要带头不吸烟。

    可以说,从那时起,禁烟令,以一种强势的姿态进入公众视野。三年时间过去了,从国家到地方,全面控烟的步伐没有停止,也不曾减慢。

    2014年11月24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卫计委起草的《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送审稿)》,并公开征求意见。根据送审稿,所有室内公共场所一律禁止吸烟。2015年5月31日,被称为史上最严控烟令的《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正式实施。此外,据国家卫计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司长毛群安介绍,我国已有18个城市制定了地方性的无烟环境法规。

    现在,距离领导干部带头禁烟已有三年,北京最严控烟令也已实施一年半时间。据第三方调查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北京最严控烟令实施后,公共场所、中小学校周边的无烟环境情况明显好于实施前,93.83%的公众支持公共场所全面禁烟,84.2%的被访者知晓北京控烟条例,92.3%的被访者知晓吸入二手烟会导致肺癌,33.5%的被访者表示如果在禁烟场所发现有人吸烟会进行劝阻,56.4%的人认为《条例》作用比较大或很大,56.2%的人认为北京市室内场所全面禁烟的目标会实现。

    各项数据清晰的表明:渴望无烟生活、拒绝室内烟霾已成为公众的共同期待。各地不断加强的控烟规定也传递出明确信号:公共场所全面禁烟不但可行而且势在必行。

    值得注意的是,控烟成为大势所趋并不意味着控烟过程会一帆风顺。自控烟令实施以来,公众对诸如“烟草有中华烟,牙膏也是中华牌”的抗拒执法案件印象深刻。日常生活中,人们也会在餐馆、公车站等公共场所看到一些烟民依旧我行我素,随意吸烟,有甚者即使被他人劝阻,依旧不以为然,还恶语伤人。

    这些现象提示人们,控烟,还有不少路要走。控烟,也不是一道政令就能解决的社会难题。要从根本上实现无烟生活,还是得撬动人们的思想观念,让禁烟成为个体的自觉行为,而非外力强制下的被动选择。要让公众树立起自觉意识,也不能仅仅依靠国家力量,而是应该通过领导机关带头落实,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最终形成一种“社会共治”的模式。

    最难改的就是习惯。无烟生活,需要科学策略,也需要持久耐心和不懈坚持。通过各方共同努力,相信公众会感受到一个越来越良好的清新环境。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盛林娟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