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镇江新闻  >   镇江新闻 - 要闻

镇江举行纪念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命名30周年座谈会
传承弘扬历史文化
融合创新聚力发展
夏锦文出席并讲话

发布时间:2016-12-09 02:26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金山网讯 1986年12月8日,镇江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昨天上午,市委、市政府举行座谈会,纪念镇江获得这一荣誉30周年。市委书记夏锦文出席座谈会并讲话,强调回顾历史是为了开创未来,延续文脉是为了彰显价值,深度挖潜是为了融合创新,严格保护是为了把根留住,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用心思考、用情谋划、用智作答,把历史文化打造成为城市重要特色和闪亮名片,为推动“两聚一高”作出更大贡献。

夏锦文首先代表市委、市政府,向长期以来为名城研究、保护和建设作出积极贡献的历任领导、各相关部门、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他说,30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共同努力下,我市规划修编、文史研究、文物保护、宣传推广等工作卓有成效,有力推动了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为全市改革发展注入了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同历史对话,能够更好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夏锦文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城市的悠久历史,就是指引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生动教材。要从回顾历史中增强自信,保护好、挖掘好、利用好镇江的历史文化资源,使之成为“两聚一高”新征程的重要发力点、新一轮发展的竞争制高点;要从回顾历史中反躬自省,强化短板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加快改进提升、全面提质增效;要从回顾历史中自觉行动,一任接着一任干,一锤接着一锤敲,走出一条过去与未来辉映、传统与创新共生、古典与现代交融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设之路。

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的一张金名片。夏锦文强调,要注重在延续文脉中展现城市品位,结合精美镇江建设,把精品意识贯穿到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努力把每一座建筑都建成耐得住看、经得起品的文化精品;注重在延续文脉中塑造城市气质,在旧城改造中注意保护文物古迹,在新城建设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打上“文化印记”,更好展现镇江神韵气质;注重在延续文脉中提升城市价值,把新理念注入历史文化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提升市场化运营管理水平,推动城市国际化,不断彰显和提高历史文化名城的品牌价值。

文化是最具融合能力的产业要素。夏锦文指出,要着力解决资源“碎片化”的问题,处理好“满天星斗”与“一轮明月”的关系,积极组织开展调查分析和深度课题研究,从整体上优化“顶层设计”,构建更加科学有效的文化资源开发体系。要着重做好推进“文化+”的文章,坚持在融合中创新、在创新中融合,通过“文化+旅游”“文化+生态”“文化+会展”等,把更多的优势资源从“沉睡”中唤醒,让静态资源变成“活”的资本,通过古事新说、古文新做、古曲新弹、古戏新唱,为传统文化植入现代价值元素,拥抱文化产业发展的广阔“蓝海”。

留得住历史文化的根脉,才能赢得了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未来。夏锦文要求,科学认识和把握保护与建设、利用、发展的关系,落实主体责任,大力弘扬“保护历史文化人人有责”的理念,同心合力为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撑起一把实实在在的“保护伞”;用好法治武器,重点加大科学立法、严格执法的力度,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形成长效机制,建立健全科学规划、民主决策、联动保护、跟踪监管、奖惩激励的工作链条,构建点线面有机结合的保护格局,让镇江充满历史的醇厚、文化的醇香。

与会人员还观看了纪念镇江被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0周年专题片。江苏吴文化研究会负责人在座谈会上发布了关于镇江建城史的研究成果。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市赛珍珠研究会、市城建集团、市城市规划协会、市考古所、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作交流发言。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童国祥主持座谈会。市领导郭建、王萍、雷志强、朱开宝出席座谈会。老领导钱永波、黄选能应邀出席并发言。(记者 吴悠)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邓宇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