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谢建超 张李源清
中国经济时报社课题组近日开展的“中国经济景气感受度”快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全国24个省(区、市)的2166个受访对象中,八成以上居民对中国经济现状及前景有信心。从区域细分看,东、中、西部居民信心存在着分化现象,持乐观观点的比重分别为73.4%、75.9%和64.9%,东、中部高于西部约10个百分点,这也反映了当前区域经济运行分化的现状。
在今年中央一系列宏大的“路线图”中,广东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广东当前经济总体形势如何?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政策取得了哪些实效?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多位政府专家和企业负责人均表示,对中国经济前景持看好态度,认为今年经济增速有望保持在预期区间内,展望明年,政策支持对增强经济向好信心、实现经济持续复苏仍意义重大。
率先回暖经济指数平稳向好
“每隔几年总会有一些唱衰中国经济的文章,但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会经历从高速增长转变为如何更加健康平稳发展的历程。”知名经济学者、国家发改委特邀研究员郭凡礼对中国经济前景很有信心:“广东经济近年来一直是稳步上升的状态,而随着高铁的开通,也逐步带动周边中山、惠州、珠海等地区的经济发展。”
这种“信心”也得到了最新统计数据的支持:10月20日,广东省统计局发布的2016年前三季度广东经济运行数据显示,初步核算并经国家统计局核定,前三季度广东地区生产总值57061.1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88.65亿元,同比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24497.29亿元,增长6.2%;第三产业增加值29975.23亿元,增长8.6%。
与此同时,一连串重大举措,推动了广东经济结构继续优化,经济质量和效益提高,也让广东长期被诟病的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得到平衡。
近年来,不少经济专家认为,未来几年,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将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态势,在数据表现上可能会出现交替领先的现象,这一现象被称之为“粤式反转”。作为中国第一大经济体,“粤式反转”被视作广东经济企稳的重要信号,也被视作中国经济“企稳—再突破”的重要迹象。
“目前来看,一是创新驱动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如深圳经济持续增长的势头良好,深圳创新强区南山区的政府税收快速增长,华为、大疆无人机等创新型企业增长迅猛;二是广东一些欠发达地区在基础设施条件改善后,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如揭阳、阳江等欠发达市和龙川、罗定等欠发达县,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陈再齐说。
同样“反转”的还有广东外贸。近年来随着江苏、浙江等经济大省外贸发展势头强劲,广东外贸占全国比重逐年下降,但2015年广东外贸占全国比重逆势提升,再次拉开领先距离,被业内认为,实现了另一种“粤式反转”。
据海关总署广东分署11月15日发布的今年前十月外贸数据:1至10月,广东民营企业进出口均实现比去年同期一成以上的增长,外贸新业态表现良好,跨境电子商务稳步增长;在外贸规模超千亿元的7个城市中,东莞、广州、佛山和珠海4市进出口同比实现增长,其中东莞增速最高为4.2%。
而作为制造业大省,广东制造业企业对国内外市场的预期也已经基本转为正面,市场采购活动明显活跃。
广东省经信委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1月,广东省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重点企业PMI)为52.0,较上月上升0.8个百分点;5项权重指数“4上线,3回升”,即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和原材料库存指数均居于荣枯线上,且前三项较上月回升,仅生产经营人员指数居于荣枯线下。
“上述状况表明,广东制造业企业对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研判更趋正面,企业的购销活动较为活跃,培育和发展新动能、新业态、新产品的步伐正在加快。”广东省PMI指数特约解读专家、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指出。
经济逐步回暖,老百姓(50.080, 0.47, 0.95%)感受更多的是民生实惠。根据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前三季度广东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83元,同比名义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3%。
新旧转换产业升级打开新局面
“我很赞同问卷调研的结果。经济波动属正常行为,我对中国经济前景很有信心。”广东都市丽人实业有限公司公关部经理佘启超表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新旧动能的转换,产业结构的优化,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广东省综合改革研究院副院长彭澎也持谨慎乐观态度:“从广东目前公开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进出口和固定资产投资比预想的好一些,企业经营、就业状况都还好。除此之外,平常接触的企业界人士这两年来虽有担忧,但都还能过得下去,真正破产倒闭的并不多。”
近年来,广东一系列布局长远发展的重大举措接连出台,做足做好了新旧转化这篇文章。
2015年,被视为“东莞名片”的诺基亚东莞工厂的关停引发人们的担忧。但事实上诺基亚东莞工厂关停后,东莞本土的智能手机很快就占到国内半壁江山。2016年上半年,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东莞手机出货量1.22亿台,增长69.19%。而工厂搬离后仅几个月,其生活区就被改造成聚大电商产业园,吸引80多家企业相继入驻。
新旧转换间,大型企业发挥骨干作用,有力支撑平稳增长:2016年,广东省500强企业营业收入总额达到79603亿元,比上年增长11.75%,净利润总额增长16.36%,双双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有16家企业进入象征世界级大企业的“千亿俱乐部”,其中进入世界500强的有9家,比上年增加了50%。
新旧转换间,高新企业快速壮大变强,持续迸发全新活力:2016年1-9月,广东先进制造业完成增加值增长9.5%,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48.7%;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1.4%,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27.3%。已形成新型显示、软件、生物医药、新材料、新一代通信等七大产值超千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群。
此外,2014年以来“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广东乃至全国餐饮、交通、社区到家等一系列服务行业搭上互联网的快车,迅速发展,衍生了一大批新的就业岗位。
“比如,深圳来说,作为全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城市,深圳本就有着包容的创业环境和一大批高科技企业,对创业者和科技创新人才来讲,有施展的平台和机会,对改革寻找新的增长点,有着良好的基础。”郭凡礼说。
“粤创粤新”本土企业抢抓机遇
“只有夕阳产品没有夕阳产业”。这是本报记者在广东多地调研中反复听到企业家们提及的一句话。
“经济形势变化带给企业压力的同时,更是对企业的转型升级提出了更紧迫的要求。”佘启超说,近年来都市丽人主动调整门店布局,在进行产品和门店升级的同时,还在着力实现渠道调整,按照消费者的生活特别是消费轨迹拓展开店,推进与加盟商联合开店的联营模式,构建最快最灵敏的零售系统,全品牌多渠道加速跑,以此提升集团整体的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
同样抓住机遇的还有尚品宅配。尚品宅配提出要全力推动进入“工业4.0时代”,借助互联网实现“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生产”,业绩连年逆势高速攀升,成为行业低速增长中的“黑马”。
类似例子不胜枚举。广东企业“粤创粤新”,不断加速开发新产品、引入新模式。
成立于2010年5月的云宏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行业内领先的云计算大数据关键技术及服务提供商。云宏创始人张为杰也很认可问卷调查结果,看好中国经济前景。
“我的信心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受益于国家利好政策、政府整体规划和支持推动能力以及优秀的宏观调控能力,且中国拥有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影响力;二是中国越来越优秀的企业家精神和实业兴邦的执行力。国内企业拥有越来越强的创新和赶超世界经济及技术的雄心,并愿意为国家经济发展献计献策。产业升级及融合发展能力极强,在众多重大产业中,拥有较强技术和市场的优势地位;三是经济总量和人均消费水平都具有较大提升空间,且越来越多的居民和消费者更相信并支持国产力量。”张为杰说,近年来云宏信息坚持走国产自主的产品化道路,聚焦钻研云计算大数据关键技术,成功研发国内第一个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云操作系统,打破了国外行业巨头对云计算关键技术的垄断,成为云计算大数据行业民族品牌的领头羊。
张为杰以自身行业为例——市场潜力巨大、客户认可度非常高、行业创新技术发展能力极强,是他从业以来最直观的感受:“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推动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利好政策,推动技术创新和全产业链高度融合,构建良好合作生态,整个产业发展生机勃勃。”
增强信心政府还需做些什么
信心,来自于执政理念的改变。
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广东省委、省政府大力推动调结构、促转型,近两年更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总抓手,转型转出“新格局”。
“随着改革开放,我们靠着大量廉价劳动力,让制造业迅速崛起,经济腾飞,而近几年这种‘优势’也在丧失,所以我们急需产业升级。但一个完整的行业发展战略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崛起的,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需要几十年的积累和沉淀。”郭凡礼认为,从产业升级来看,难点在于其一核心技术研发能力不高。其二低端劳动力仍然太多,如何提升制造业品质,打造具有工匠精神的制造水平是个难点。其三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较弱。
陈鸿宇建议,要紧紧抓住目前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开始回暖的机遇,一是按照中央的部署,坚持适度扩大总需求,继续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和企业加大对制造业的投资,继续执行支持实体企业技术改造、科研成果转化的各项扶持政策;二是继续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通过深化、细化、具体化政策组合,加强对智能制造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互联网化和服务化企业的预期引导;三是针对广东省制造业的结构性分化现象,帮助传统制造业企业、轻工业企业、中小微企业分析处于发展“弱势”的原因,采取更得力的措施加以解决,以巩固和挖掘广东省制造业新的内生增长动能。
佘启超认为,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结合中国政府积极推进的反腐败、缩小城乡差距、创新经济等政策,逐步增强居民对中国经济的信心。“由上而下全面深化改革、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强民生保障措施制定与落实。”
张为杰也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加强全面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务实的民生服务;二是多渠道提升国人对国产品牌的信任感和支持力度,“其中媒体将发挥重要力量”。
“居民对经济的信心,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自身是否能在经济增长中受益、自己能否分享到经济增长带来的福利。”陈再齐说,必须在经济增长中不断提高劳动者收入所占的比重,切实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促进工资的同步甚至更高幅度的增长,增加收入。“另外也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保障水平,降低消费者的税收成本,实质性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