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白梦帆 张思怡
中国青年网宁波12月3日电(记者白梦帆 张思怡)在国际残疾人日到来之际,第三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交流会在宁波展赛正酣。阳光助残志愿服务作为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残疾事业发展的重量力量,不仅帮助残疾人解决了大量的问题,提升了全社会的思想道德水平,更增进了社会的包容与和谐。
当今社会,残疾人事业日益引起广泛关注,不同种族的人们都开始形成一个共识,残疾人事业是人道主义的事业,是人类进步和正义的事业,而助残志愿者不单单是服务的群体,也已成为奉献爱心助残的传播者和实践者。
“秦巴山区弱智人成因及综合防治课题组”在 “志交会”中让更多的人了解智障儿童。 中国青年网记者张思怡 摄
秦巴山区守护者:帮扶弱智病症 用无私之心点燃生命希望
秦巴山区是我国中西部主要的贫困地区之一,当地生存环境恶劣,弱智病症高发。1995年由陕西省科技厅牵头,西北大学等单位共同成立了“秦巴山区弱智人成因及综合防治课题组”,针对秦巴山区弱智病症高发的情况开展研究和志愿帮扶工作。
谈起如何开展志愿帮扶工作,西北大学相关负责人说到,“第一年暑期志愿团队会去村里调研,回到学校后根据调查问卷和DNA检测分析他们的具体病症,制定相关帮扶计划。第二年志愿者会回到村子做回访,看看对他们的干预、提供的意见方法有没有效果,这个项目可以说是一个长时间的跟踪帮扶。”
来自西北大学的高晓彩是众多志愿者中的一员,在刚接触到此项志愿服务时,她还是一名硕士研究生。当时高晓彩为了掌握当地弱智病症的状况,不得不每天步行数十里完成调研工作,同时恶劣的生态环境时刻威胁着她的生命,高晓彩回忆说:“在一次调研中,突发大暴雨,多亏两位学生奋不顾身的相救,我才能在山洪暴发的河流中幸免于难。在山区行进时,我们经常会遇到毒蛇,被毒蛇攻击的事例也发生过很多,多亏周全的准备和及时的救援才没有酿成严重的后果。”
如今20多年过去了,曾经的妙龄少女已成长为西北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每每回想起秦巴山区老乡的生活,高晓彩都很感触,“每次外出调研我们都会带足一天的干粮,可每到一处看到已经揭不开锅的老乡,志愿者都会忍不住把干粮留给他们,自己饿着肚子继续在深山中跋涉。”
但高晓彩明白,几顿干粮对于这个贫困山区来说是杯水车薪,于是她带领志愿者开始号召周围的人为秦巴山区的孩子捐款捐物。在这20多年间,她们已为当地医务室募捐了多种基本医疗器械;向当地儿童发放图书6000余册,玩具5000余件;多次在当地开展义诊活动,发放药品价值6万余元;联系爱心企业为当地学校建立计算机教室等等,所有人亲眼见证了秦巴山区的改变。
今年新加入课题组的宋占明也在采访中说到,“我已经和老师说好明年一定还要继续做这个项目,当看到患有弱智病症的孩子家长眼含泪花的样子,我的内心十分难受。我们很多人都是城市长大的孩子,真的很难感受到山村孩子们的艰苦。”
20多年来,西北大学志愿团队对秦巴山区坚守是一场以爱为名的马拉松,这场马拉松没有终点,有的只是春去秋来的接力和不离不弃的深情,他们用无私的行动温暖着人心,让秦巴地区重新燃起生命的希望。
我们相信,阳光助残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国家和社会各界对残疾人的郑重承诺,在国际残疾人日到来之际,呼吁大家加入阳光助残志愿服务中来,以实际行动温暖身边的残疾人群。
来自北京市的“电工叔叔办画展 牵手筑梦向未来”脑瘫儿童关怀行动志愿者向观众展示脑瘫儿童的绘画作品。中国青年网记者张思怡 摄
电工叔叔办画展:关怀脑瘫儿童 用光明之心绘生命色彩
朝阳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原本是一支以用电为主的志愿服务队伍,在机缘巧合下他们接触到了脑瘫儿童,“我们在区内一家社会福利机构开展志愿服务的时候,第一次接触到脑瘫儿童,最开始也只是提供电力相关的帮助,比如走走线换换闸,慢慢的我们了解了脑瘫儿童。” 朝阳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王小宁回忆道。
“接触过程中,队员们发现福利院里的脑瘫儿童极爱画画,并且很有天赋。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也当了老师,教孩子们画画。”王小宁说,“为了不让脑瘫儿童的才华被埋没,志愿者开始将孩子们的绘画作品投给画展,再后来发展成我们自己为脑瘫儿童办画展。”
但是,办画展却没有想象的容易,“办画展需要不同专业的人才,有的人需要教授孩子们绘画技能,有的人需要和孩子们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还有的人需要具体操办画展,虽然存在很多困难,我们也会勇往直前,所有队员都不会放弃对脑瘫儿童的关爱。”
通过志愿服务,志愿者们也重新“认识”了脑瘫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服务队志愿者周国战在采访中说到,“在接触脑瘫儿童以前,很多人包括我在内都认为他们是智力障碍,其实真的不是,只有大概四分之一的孩子是智力障碍,而更多的孩子是肢体障碍,但是他们会因此非常自卑。”
周战国向记者讲述了他和16岁脑瘫儿童的故事,“我和他聊天,他会非常开心,同时我惊奇的发现他的知识面很广。可当他看到同龄的孩子都可以奔跑时,他就会十分自卑。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希望自己可以一直帮助他,陪伴他。”
目前,朝阳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已经发展成为一支关爱脑瘫儿童的专业志愿团队,同时也是全国第一家为脑瘫儿童办画展的服务组织。6年来,团队志愿服务患儿500余人,举办画展10次,参展的作品达到1500余幅,吸引近400名志愿者融入其中,募集捐款200万。
王小宁在采访最后表示,志愿服务是一个平台,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脑瘫儿童,加入脑瘫儿童关怀行动。
中国残联组联部副主任张超英在高峰论坛中发言。
专家观点: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残疾群体
在国务院印发的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中明确提出,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公平更实在的惠及广大残疾群体,使残疾人的收入水平明显提高、安居乐业、衣食无忧,生活得更有尊严。
中国残联组联部副主任张超英在采访中谈到,“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志愿服务虽然起步较晚,但志愿精神早就根植于传统文化当中,伴随中华文明逐步发展成熟,残疾人是最需要帮助的社会群体,是最传统、最直接的服务对象。”
当谈及目前我国助残志愿的成果时,张超英说:“近年来我们看到志愿助残工作呈现新的时代特点。助残志愿者更加注重常态,帮助残疾人成为人人可为、事事可为、时时可为的事情;助残志愿者更加尊重残疾人的切身感受,帮助残疾人提升生活的信心和能力;助残志愿者更加以残疾人的需求为导向,不仅提供帮扶,更注重服务成效;助残志愿者更加贴心的对残疾人进行个性化的帮助。”
同时张超英也表示,残疾群体帮扶工作依旧存在艰巨性和紧迫性。2015年,国家对2664万残疾人开展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从结果来看,残疾人群依旧面临贫困面积大、程度深的问题,960多万农村残疾人处于贫困状态,200万城镇残疾人生活十分困难,1600余万残疾人有康复服务的需求,25万失明残疾儿童没有入学,70万残疾人没有安全住房,残疾人群体依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中之难。
关于我国志愿助残基础工作中的不足,张超英讲到,“社会环境还有待改善,认识水平尚需提升,同时对志愿者缺乏培训管理,残疾人的需求还不能和志愿服务有效对接,另外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规,支持和保障公众参与志愿助残服务的长效机制还需完善,也缺乏基本经费的支持和保障。”
对于接下来助残的重点工作,张超英介绍说:“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正在联合26个国家、部委实施志愿助残脱贫攻坚行动,将纳入580多万的农村残疾人,助残志愿服务的领域会越来越宽、形势越来越好、反响越来越好。”
采访最后,张超英谈到青年人在助残志愿中的力量时说到,“进一步打造志愿助残的品牌,需要依托青年人不断创新活动模式,提升品牌效应,努力在形式、项目、管理机制四个方面寻求突破,更加注重专业培训,更加注重互动共赢,更加注重理念创新,有力推进志愿助残工作的常态化、形式的多样化和服务的品牌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