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书记李强在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无论是抓改革还是促发展,都要强化民生导向,实现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群众勤劳之手同向发力,共同创造全省人民幸福生活。李强同志的讲话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指出了“强富美高”新江苏实现的方式和力量之源。
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手段,是改变世界的力量。一切美好的蓝图,如果离开了劳动只能是空谈。勤劳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党历来尊重劳动,始终倡导劳动光荣的价值理念。正是无数劳动者在党的领导下接续奋斗,才让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然而,经济高速发展、社会沧桑巨变之后,受一些消极因素影响,勤劳致富的理念被一些人轻视,有人崇尚“宁愿在宝马车里哭,不愿在自行车上笑”,投机心理甚至“坑蒙拐骗”等不法经营在某些领域不同程度地存在,直接影响着人们劳动创造的热情。因此,实现新的奋斗目标需要“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只有让劳动者获得满足、获得快乐、获得尊严,才能全面提升与社会进步相匹配的职业品格和职业精神,才能催生一批批的职业能手与实干家。
当今社会,劳动的类别和内涵越来越丰富多彩。既有体力劳动也有脑力劳动,既有简单劳动也有复杂劳动,既有诚实劳动也有创造性劳动,不论何种劳动都是社会前行的力量之源。对劳动者而言,由于客观存在着知识、能力、体力等各种差异因素,在纷繁复杂的职业面前,只能从事属于自己的那一个,不论从事何种社会认可的职业,都是在实现着自身的社会价值。不同的劳动岗位,差异的劳动所得,直接影响着人们的选择。那么,如何让一切劳动创造朝着共同梦想“同向发力”?这就需要强化民生导向,以依靠人民、为了人民为根本出发点,在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中做好顶层设计和现实安排。在产业布局上,立足于经济全球化浪潮,做好有效引导和推动,让各类产业发展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特点、人民需求,让经济整体上充满活力、富于竞争力,为劳动者提供更多更好的劳动岗位;在劳动关系上,推动构建权利公平、规则公平为基础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努力为劳动者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让体力、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生产劳动要素活力竞相迸发,并得到合理配置,促进劳动者各得其所;在分配方式上,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确保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同时,为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提供必要的保障,让百姓得到更多实惠,确保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
千百年来,江海奔流只是造就了江苏独特的自然区位优势,将这些自然元素一点一滴转化为繁荣璀璨文明的,则是代代江苏儿女生生不息、勇往直前的劳动创造。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需要更多勤劳之手一起拼搏、共同创造;需要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以民生导向呵护勤劳之手,汇聚起更加坚实的前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