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上午,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开幕,李强同志代表中共江苏省第十二届委员会作报告。未来五年江苏将会发生何种变化?31页的报告勾画出江苏发展新蓝图。李强同志主政江苏后,在多个场合强调创新是第一驱动力,同时他对法治建设的重视程度也上升到了“作为江苏核心竞争力”的高度。在本次工作报告中,我们惊喜的发现,聚力创新成为未来五年江苏经济发展的重点方向,而主要体现的六个方面中,法治建设也列为重中之重。这张名为强富美高新江苏的蓝图已经完成描图,在晒图显影过程中,创新驱动和法治江苏的碰撞将会带来何种化学反应?这无疑是工作报告最值得期待的部分。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正在我国兴起,江苏无疑是最适合发展创新经济的沃土之一。除了家底厚实,经济增量的积累已经为质变的转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外,法治环境相对完善也是决定性因素。创新意味着挑战未知领域,在高回报的同时,也会面对各种意想不到的挑战。创新经济往往萌芽于法律尚未涉及的空白地带,无论是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还是平等交换、公平竞争、有效监管,创新经济所迈出的每一步都需要法治来保障。聚力创新需要整合各方力量,完成创新经济的转型,除了要有经济活动第一线的创业创新者自强不息、奋斗不止外,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也不可或缺。在经济领域,地方政府拥有更为广泛的施政空间,在推进法治江苏的进程中,将推进创业创新作为主要内容之一,以法治理念和法治方式来促进和保障创新精神和创新成果,持续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就是江苏为创新发展提供坚实保障的背书。
聚力创新,这是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必须要走通的发展道路。经济新常态下,要实现江苏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必须为经济增长引擎“换挡”,即从过去以投资为动力,转变为创新效率提高为动力实现增长。如何让投资驱动的增长模式优雅地退居二线,创新经济的发展方式成功交接棒,弥合新旧之间的缝隙需要在法治中寻求创新经济的最大公约数。
创新意味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而科学本身无立场,它给我们带来福音还是造成危害取决于如何使用而非其本性使之然。对创新驱动的法治保障不能简单理解为“一路绿灯”的宽松环境,法律法规对于科技应用的规范应严格限定在“应用”层面,不对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产生不当影响,不限制科技发展的步伐,同时也要体现出法律保障大多数人根本权益的法理基础。
江苏省委的工作报告为各级政府保障和促进科技创新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基层政府要结合当地特点,准确把握保障、促进和服务科技创新的定位和切入点,不要把“法治江苏”当作务虚工程,而是充分理解法治保障对创新驱动的决定性意义,唱好保障和促进科技创新的“地方戏”,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法治层面和经济层面各司其职,而作为江苏人,学法、懂法和创新思维更新头脑一样重要。聚力创新,需要你我一起团结有为,让我们共同努力,通过辛勤培育,让创新之花在法治沃土上盛开,为实现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同心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