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网讯 11月4日,镇江市文广新局组织开展了“追思先烈-红色之旅”文化遗产解读活动。来自我市各媒体的记者、文物保护协会志愿者一行二十多人,先后参观了镇江的贺甲战斗旧址及贺甲烈士陵园、新四军四县抗敌总会会议旧址、韦岗伏击战战斗遗址。
镇江位于苏南,地处黄金十字水道长江和京杭大运河交汇点,是全国闻名的江南鱼米之乡,素有“天下第一江山”之美誉。有人说,江南人柔情似水,最为温和,但温和不是懦弱,一百七十多年前,在抗击英军侵略时,镇江数千军民英勇惨烈地抵抗,沉重打击了英军,震惊中外,在近代反帝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革命导师恩格斯在《英人对华新远征》一文中赞道:“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都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七十多年前,在抗击日寇侵略时,镇江人积极加入、资助新四军,在镇江地区取得了新四军挺进江南敌后第一仗——韦岗战斗等胜利,彰显出镇江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英勇的一面。
今年是建党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抗战胜利71周年,也是镇江命名历史文化名城30周年。为弘扬先烈精神,彰显镇江红色文化、英雄之城英姿,镇江市文广新局组织开展了本次活动。大家通过实地寻访、听取介绍、参观展览,切身感受到当年新四军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取得的丰功伟绩,既是一次镇江革命遗址遗迹保护成果的展示,也是一次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教育与洗礼。
(通讯员张宇华 金山网记者李斌 董礼)
图为丹阳延陵贺甲村65岁的原村支书贺东根老人向大家介绍贺甲战斗旧址墙壁上残留的弹孔。
图为参加“追思先烈-红色之旅”文化遗产解读活动的各媒体记者、文物保护协会志愿者在参观贺甲战斗旧址纪念馆。
图为在丹阳延陵镇贺甲烈士陵园,贺东根老人向大家介绍当年收殓烈士遗骸时的情况。
图为参加“追思先烈-红色之旅”文化遗产解读活动的各媒体记者、文物保护协会志愿者在参观新四军四县抗敌总会会议旧址。
图为在韦岗伏击战战斗遗址纪念馆,镇江市文广新局文物处张小军处长向参加“追思先烈-红色之旅”文化遗产解读活动的各媒体记者、文物保护协会志愿者作介绍。
相关介绍:
贺甲战斗旧址暨烈士碑亭
贺甲战斗旧址位于丹阳市延陵镇行宫五星行政村贺甲自然村。旧址原为贺甲祠堂,始建于民国初年。两进一院三开间,进深8.1米,面阔11.5米,进深8.1米。建筑分布面积约234.6平方米。硬山式砖木结构。1939年11月8日,新四军一支队老二团,新六团和丹阳独立支队,在贺甲村附近,与日军激战二天一夜,歼灭日寇168名,粉碎了敌人的扫荡,取得重大胜利。新四军新六团政治处主任刘震英、三营营长刘五村等英雄健儿牺牲。该旧址于2003年进行过修缮工程。
贺甲战斗是新四军在苏南抗日战争中,杀敌较多,规模较大的一次战斗,贺甲战斗旧址有着重要的历史纪念价值。1999年公布为镇江市文物保护单位。
新四军四县联合抗日会议会址
新四军四县联合抗日会议会址座落在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宝堰镇,原址为宝堰镇张洪年开设的“怡和酒行”,始建于1921年,占地面积3600㎡,建筑面积原2668㎡,具典型中西结合的建筑特色。宅院设有更楼、哨楼、空中通道、地下暗道等防卫设施,形成异常坚固的防卫能力。抗战初期,根据党中央和毛主席指示,陈毅率新四军一支队挺进苏南敌后在此创建茅山抗日根据地。1938年7月7日,陈毅在此召开镇江、句容、金坛、丹阳四县各界人士代表会议,筹备成立镇、句、金、丹四县抗敌总会。四县抗敌总会是一个带准政权性质的行政机构,其筹建和发展,适应了当时斗争形势发展的需要,为建立苏南县以上抗日民主政权和苏南抗日根据地打下基础。解放后该址是宝堰镇人民政府办公所在地,1982年3月该址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5年9月,纪念馆建成并对外开放。馆名由原国防部长、国务院副总理张爱萍将军亲笔题写。纪念馆已被中共镇江市委、市人民政府列为“镇江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镇江市中小学德育基地”,并被江苏省军区、江苏省国防教育委员会命名为“江苏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到目前为止,纪念馆己接待社会各界人士、中小学生百万人次。
韦岗伏击战战场遗址
韦岗位于镇江西南15公里,镇(江)句(容)公路从这里蜿蜒通过。公路东侧是赣船山,西侧叫高骊山,公路夹在两山脚下,形成一条弯道。日军的汽车南来北往,每天有五六十辆,通行时间以上午8时至9时和午后4时前后最多。粟裕把干部召到一片竹林开会,宣布在韦岗伏击敌人车队的决定。他说“为了求得秘密,伏击队必须在夜间急行军出发,拂晓前进入伏击阵地,采取突然行动。”他亲自给部队作战斗动员,说明首战的重要意义,向指战员提出吃苦耐劳、迅速、隐蔽、灵活、勇敢等战斗要求,最后从各连挑选精干人员百余名,组成6个步枪班、1个机枪班、1个短枪班,参加战斗行动。
16日午夜以后,粟裕下令部队从下蜀后山出发,在茫茫雨夜之中,沿着曲折泥泞的小路,向伏击地点韦岗急行军。部队到达赣船山与高骊山之间的预定地点后,粟裕立即布置大家隐伏于公路一侧有利地形,准备截击日军汽车队。
17日上午8时20分,由镇江方向开来的日军第一辆汽车逼近伏击区域。先遣支队机枪班迎头射击,击中汽车,车上敌人弃车逃命。也许是天雨有雾,也许是公路弯道,后面的敌人没有发现前面的情况,没有听到枪声。六七分钟后,第二辆汽车进入伏击区,又遭到新四军机枪、手榴弹一阵猛击,翻入公路北侧水沟中。车上坐的都是军官,驾驶员和日军少佐土井被当场击毙,大尉梅泽武四郎潜伏在车底下,用刺刀刺伤近前搜索的新四军战士,当即被击毙。又过了约五分钟,敌第三、四、五辆汽车接踵而至,车上约有日军30余人。粟裕命令已经全部进入阵地的战士们猛烈射击,第三、四辆车被击中。第五辆车见势不妙,紧急刹车停在伏击火力射程之外,车上日军全部跳下车,潜伏在公路两侧,以密集的火力抵抗。一场激战过后,日军只抢了一部分伤兵和死尸上车逃走了。粟裕命令部队打扫战场,收集战利品及焚毁日军汽车,然后迅速分路撤退。很快自镇江开来17卡车日军,还有1辆坦克,赶到战地大肆轰击,又飞来3架飞机低空盘旋侦察。而此时粟裕早已率部安全撤离了。
韦岗伏击战激战半小时,击毙日军10余名,伤数十名,击毁汽车4辆,缴获长短枪10余支,日钞7000余元,以及车中满载的军需物品。
韦岗伏击战的胜利证明日军的暂时优势并不可怕。新四军在江南敌后完全能打胜仗。粟裕兴奋之余,作五言诗一首“新编第四军,先遣出江南。韦岗斩土井,处女奏凯还。”陈毅司令员喜闻新四军深入苏南敌后首战告捷,在宿营地又看到几百名乡亲兴冲冲前来围观战利品,当即口占七绝一首,抒发心中的欣喜:“故国旌旗到江南,终夜喧呼敌胆寒,镇江城下初遭遇,脱手斩得小楼兰。”新四军军部盛赞“先遣队的确起了先锋作用,奠定了我们在江南发展和胜利基础”,并“在全军表扬,号召全军学习”。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也向新四军军部发了嘉奖电“叶军长所属粟部,袭击韦岗,斩获颇多,殊堪嘉尚。”
韦岗战斗,是新四军挺进江南敌后抗击日寇取得的第一仗胜利,威震江南,挫敌凶焰,鼓我士气,振奋民心,为尔后江南千百次战斗和建立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揭开了序幕,在我军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939年粟裕在《先遣队的回忆》一文中指出,这一仗“不仅打击了敌人之横行,而且振奋了广大人民的抗战情绪,提高了他们胜利的信心。”
1985年,镇江市政府为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和韦岗伏击战的胜利,在韦岗伏击战旧址高骊山建立“韦岗战斗胜利纪念碑”。纪念碑巍峨耸立在高骊山上的青松翠柏之中,象征着中华民族敢于抗御强敌,不屈不饶、一往无前的斗争精神,这种精神与镇江的山水、祖国的河山永世长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