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今日要闻 时政

【治国理政新实践·江苏篇】“年轻书记”办事牢靠群众夸

发布时间:2016-10-17 17:46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在碰撞中拉近群众感情

    在镇江,一个月前,1984年出生的孙贺敏从街道党务办公室“空降”到牌湾社区做“一把手”。第一天上班,遇到居民找“书记”,对方看到她后,一脸不信任:“这么年轻的小书记,能顶什么用!”

    被群众“看扁”是每个年轻书记都要遇到困惑。今年6月份,1987年出生丁淑芬当上了金山村党总支书记,群众见到“一脸稚气”的她同样“出言不逊”。

    怎么办?只能通过具体事情让群众认可。孙贺敏到新岗位后,就遇到冷冻食品厂换液氨,附近几十户居民白天都不能在家。每天一大早,小孙与同事一起挨家挨户敲门,中午还要管居民吃饭。一周后,这个“大事”圆满结束,居民也逐步认可了她的能力。中秋节下雨,早上5点,孙贺敏就接到居民投诉电话,池塘漫水、附近居民受淹。孙贺敏放下电话就往现场赶,忙碌一个上午后,居民看在眼里,说“小鬼书记”辛苦了!还有一次,在调解矛盾中,有居民做得确实不对,从来都是轻声说话的孙贺敏忍不住开始“大声说话”。她本来以为肯定把居民得罪了,没想到这一“吵”还“吵”出了效果,对方反而认为她爱憎分明,性格直来直去,“这个‘小书记’人值得信赖”。

    丁淑芬上任伊始遇到雨季,太平圩片区有200多户居民家里受淹,她也是每天泡在现场,指挥大家排涝。付出就有回报,在经历事情中,丁淑芬感觉自己越来越老练,而居民对她这个“小姑娘”也逐步认可。

    1982年出生的黄静,2012年就做了金江村党支部书记,这次又高票当选。她说,让群众信服的唯一办法就是到群众中去。

    近期,润州区和平路街道3个村、14个社区党组织完成换届,有8名“80后”年轻书记走上了新岗位,占比达到了47%,这在街道村居换届历史上还是头一次。

    一大批年轻干部充实进来,让村居书记平均年龄从上届40岁左右,变成了35岁。他们不仅年龄轻,而且学历高,8名“80后书记”,两名是研究生学历,6名是本科生学历,既有聘用制身份,也有大学生村官“出身”,还有一人是公务员。

    打破年龄身份限制,不拘一格把年轻干部提拔到村居“一把手”岗位,和平路街道今年推进的“青年干部成长计划”正在落地见效。选拔过程中,也有人认为村居“一把手”不能太“嫩”,但街道党工委书记王重阳认为,让年轻干部成长起来的最快途径就是重用,“把他们放在岗位上锻炼锻炼,很快就能成熟起来”。

    如今,这一批“80后”书记上任最长已经超过3个月,最短也有1个多月,他们在新岗位上尝到了“酸甜苦辣”。

    “传帮带”让他们更快成长

    1980年出生的陈锋,是“80后书记”中年龄最大的一个。9月份,他当选琴园巷社区党委书记。琴园巷片区以棚户区为主,居民矛盾多,扶贫帮困难度大。肩上一下子压了这么重的担子,小陈有点犯难。但幸运的是,他的前任于红根在居民中很有威望,街道也希望他继续发挥余热。

    事实证明,这个决策是正确的。“一有空就跟着老书记走街串巷,老百姓对他是真拥戴。”陈锋说,老书记老党员是社区的宝贵财富,“他们的传帮带让我更快地成长”。

    同样是“80后”的郑列、张啸,对社区老党员也有了全新认识。“他们很讲党性,每次开展选举、过组织生活,即便距离很远、行动不便,也会准时赶来。”“他们集体意识强,对社区的事情很上心,乐意帮助他人,从他们身上经常能收获感动。”

    对于这批“80后书记”来说,老一辈党员身上的优秀特质,正在感染着他们。“老党员、老书记到群众家里会一坐一上午聊家常,我们一开始觉得这是浪费时间,现在知道这是做群众工作的得力方法。”

    王重阳说,从他们调查来看,这批“80后书记”作风普遍踏实,身上没有“骄娇二气”,群众对他们的能力普遍认可。

    本篇文章来源于镇江金山网(www.jsw.com.cn) 原文链接:http://www.jsw.com.cn/zhuanti/2016-10/17/content_3705922.htm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王丹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