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 王义桅
10月9日进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网络强国战略进行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建设网络强国。
建设网络强国,肩负三重使命:使命一,从网络大国到网络强国的转变,核心技术是关键。凡益之道,与时携行。我们处于信息社会和电子地球村,网信事业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代表先进文化,代表多数民意。 “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4月19日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竞争力的关键是核心技术的突破。什么是核心技术?习总书记指出,可以从3个方面把握。一是基础技术、通用技术。二是非对称技术、“杀手锏”技术。三是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在这些领域,我们同国外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如果能够超前部署、集中攻关,很有可能实现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转变。我们要掌握我国互联网发展主动权,保障互联网安全、国家安全,就必须突破核心技术这个难题,争取在某些领域、某些方面实现“弯道超车”。的确,中国是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我们不仅要自己突破核心技术瓶颈,实现弯道超车,而且要消除“信息壁垒”,缩小“数字鸿沟”,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弯道超车,增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安全,帮助他们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网络强国】王义桅:网络强国战略的三重使命
使命二,捍卫国家利益,提供国际公共产品。习总书记指出,“我们要鼓励和支持我国网信企业走出去,深化互联网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做到‘国家利益在哪里,信息化就覆盖到哪里’。”
与此同时,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也面临类似挑战,我国企业在提供网络基础设施上大有可为。百度已经在为老挝、巴西等国家提供老挝语、葡萄牙语搜索引擎,就是典型例子。
使命三,占据人类道义制高点,增强我制度性国际话语权。中国的网信观还在引领人类对信息时代的认识,助推中国在信息时代发挥自己的国际担当。互联网既是术,也是道。自古中国有“文以载道”传统,今天要在国际社会提倡“网以载道”。历史上,中国四大发明等文明成果为世界文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今天,互联网技术传到中国,也在催生中华文明的转型,点燃中国为人类做出较大贡献的火种。中国有7亿网民,占据世界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强,是世界最大的网络市场和发展最迅速的网络市场,正在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转变。中国的华为、中兴正携手欧洲的爱立信、诺基亚和欧委会,开发5G技术,共同制订5G标准。去年12月美国一家咨询公司从乌镇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发给美国政府报告中说,“习近平主席关于网络治理的四项原则和五点主张,让中国在人类道义制高点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指出,网信事业代表着新的生产力、新的发展方向,应该也能够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上先行一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源于中国而属于世界,是中国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深入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提出的,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鉴于中国既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最大的新兴大国,又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探索总结出的新发展理念,可以说是人类发展理念的最大公约数和最新阐述,具有普遍国际意义。阐释好中国的新发展理念,成为网络舆论增强我国际话语权的重要任务。
正所谓“网以载道”,网信事业日益体现中国的天下关怀和人类担当,也承载着增强中国和发展中国家制度性话语权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