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常州通过持续打造优质养老工程,让越来越多的高龄、空巢、独居老人,享受到贴心的居家养老服务。不过,推进中也遇到一些问题,来看报道。 ...
今天是重阳节,也被称为“敬老节”。目前,咱们常州已经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了,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到去年年底,60周岁及以上的户籍老年人口已经有82.2万,据常州老龄部门调查,有96%的老年人更偏向于选择居家养老的方式,来安享晚年。近年来,常州通过持续打造优质养老工程,让越来越多的高龄、空巢、独居老人,享受到贴心的居家养老服务。不过,推进中也遇到一些问题,来看报道。
上午9点,家住勤业五村的田顺喜家,来了一位老熟人--12349居家养老服务平台的理发师黄金香。一边理发,一边闲话家常。田顺喜今年81岁了,腿脚不大利索,出门理发一度是件头疼事。
老人享受的这个上门理发服务,完全免费,是今年市老龄办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项目之一。今年,市政府共出资600多万元,专门用于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市级层面包括上门理发、老年人法律援助、心灵体操、结对守护等项目,此外,各辖市区也申报了所扶持的各具特色亮点的居家养老服务。
12349平台服务员黄金香介绍说:“给老人服务,也是一个行善积德,帮助人家,人家开心,我也觉得是蛮好的,蛮开心的。”
近年来,常州每年都拿出一部分资金,来购买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不过,实际申请人数以及项目推进并不理想。难道是因为这些服务项目,老年人并不需要吗?其实不然。
天宁区丽华三村社区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目前常住人口有8000多人,其中老年人口占到20%。去年,社区挨家挨户走访了这些老年人家庭,对他们的养老需求,做过一次调查摸底。
天宁区丽华三村社区党总支书记巢刚表示:“现在最多的,(老人)身体好的时候是自理,身体不好的时候,能不能助医啊,还有就是老年人的洗澡问题,助浴啊,最多的还是精神层面的需求。”
由此看来,政府层面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涵盖了大部分老年人的需求,但为何出现申请人少、供需不平衡的尴尬呢?
住在丽华三村社区的冯桂生、丁江娣夫妇俩,都已经83岁,日常生活多有不便。为了方便和子女联络,两年前,老两口在社工反复做思想工作后,安装了免费的“一键通”电话,但对于申请其他服务项目,却表示不太愿意。“我们自己还能跑跑的,不碍事,也不要什么服务,不要去麻烦人家。”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和丁江娣持同样想法的老人还不在少数。此外,还有其他制约因素。
天宁区居家养老管理中心工作人员梁仲英告诉记者:“你比如助餐的话,政府虽然是有贴钱的,现在都没有送上门,都是到助餐点去拿的,这是一个他们也不高兴。”
为提高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申请量,今年,常州老龄部门也迎合老年人心理,专门推出了“邻里守护”服务项目,也就是邀请社区里的低龄老人,和高龄、空巢、独居老人结对,定期上门提供“安全守护”和“谈心交流”等志愿服务,以满足特殊老年群体的养老需求。据统计,目前,全市已有3.6万多名老人成功结对。
此外,还通过购买专业的心理类社会组织服务,并深入社区建设心灵茶吧的方式,来对有需求的老年人,开展精神慰藉服务。
市老龄办工作人员胡利表示:“目前我们正在委托第三方,对特殊老年群体,比如说70岁以上独居、和80岁以上空巢老人,他们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进行摸底调查,希望通过我们这次调查,能够更准确的掌握老人的养老需求,在接下来更针对老年人的服务需求,购买和扶持一些服务项目,也希望广大老年人来积极申请这些项目。”
老龄部门也表示,会进一步提高服务项目的知晓度,让更多有需求的老年人,得到相应的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