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为填饱肚子,高淳人围湖造田;20年前,为填满腰包,高淳人把稻田变成蟹塘、鱼塘;而今天,高淳人退塘还湖,把从大自然手里拿走的又还回去,在现代都市富庶地,经营水慢城,重现江南水乡千年美丽。
湖边又闻野鸭叫
9月8日,记者从南京主城往南,驱车行驶1小时,抵达江苏最西南端——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入城往深处行,至城南端,豁然开朗,只见碧水浩渺,轻风微烟,30平方公里的固城湖紧偎着高淳老城。上桥过湖,沿湖西行,两侧笔直的水杉绵延数公里,空气中有湖水的潮气,夹杂着荷花的香气。路旁民居前,有人洗碗、择菜。再有半个月,这里就要迎来一年最忙的螃蟹收获季,人们从天南海北赶来,品蟹赏景,亲近山水,卸掉都市里的辛劳。
高淳是全国首个有机螃蟹养殖基地,年产螃蟹上万吨,螃蟹节连办15年,年年蟹黄膏肥时游人如织。只是今年,前来品蟹的人们将会感到意外:那一口口土埂围合的蟹塘不见了,代之以连片的水面,到处荷叶田田。
“我们正在建设水慢城,整个固城湖及环湖地区都在里面,总面积80平方公里。这么做,目的有三:退塘还湖,保护并提升一湖水质;整理乡野,保育一个现代文明里的江南水乡;引导发展水产、旅游,富民增收。”高淳固城湖管委会常务副书记梅林森向记者娓娓道来。
说起固城湖养蟹,高淳区农业局副局长陈贤明记忆深刻。上世纪70年代,固城湖的鱼和蟹天然生长,渔民靠水吃水捕捞谋生;80年代中期,出现人工放养螃蟹;到90年代,蟹价攀高,农民纷纷弃田筑塘养蟹。蟹价最贵时,一只蟹卖到上百元,可谓“一只蟹,一担谷”,一批人靠养蟹富起来。
一只蟹,占到1平方米水面才自在,一亩塘,养600只左右为宜,水、草、蟹各得其所。可在利益驱动下,固城湖亩均螃蟹数曾达1000只甚至两三千只。蟹多了,水质面临挑战。
2013年,高淳实施水慢城规划,把更多水面还给自然。80平方公里水慢城先期启动6公里,湖外蟹塘打通,恢复传统水植,修复湖滨、湿地,形成2平方公里内湖,通过泵、闸与大湖相连,内建生态净水系统,整理出水上休闲、观光和水上运动区域;外修环湖路,既存留水乡野趣,又提供现代便利。今年秋天,水慢城将对外开放。
固城湖边蟹塘没了,光王村村民王定国转到内湖养蟹。“像小时候那样,放入蟹苗,其它不管,蟹在湖中芦苇、莲梗间找食吃,到季节了,自己爬出来。”这位老农民感叹,现在的固城湖有生机:多年没见过的小鱼出现了,夜里又听到野鸭叫,去年下半年,天鹅飞回来了……养蟹20多年,他深知好水产好蟹,湖水干净了,螃蟹肯定更鲜美。
留在乡村有盼头
“固城湖已成高淳城中湖,城市势必向湖而行,迫切需要提前划定建设边界。”上海奥雅纳设计团队成员张文军介绍,水慢城建设,将尽量少干扰传统的生活、生产形态,让当地人尽快融入水慢城运营。
固城湖圩边的民居,依旧保存,留待今后改造成新民宿。农户们早已感知到水慢城带来的商机,家家收拾庭院,准备迎客。固城湖东侧未开发区,4座湖边村庄将悉数保留,修复提升,不做大体量开发。
“固城湖就是高淳人的衣食父母,先前我一直在湖边承包鱼塘,每天凌晨4点半就起床巡逻,塘里鱼密,就怕鱼儿缺氧。一年忙到头,夫妻俩能赚8万块钱。”高淳湖边农民邱银培说,现在鱼塘变成垂钓中心,不用喂饲料,自己只要养好塘里水草和荷花,活比以前轻快,赚的钱不比先前少,夫妻俩一个月工资有8000元。他感慨,建水慢城,老百姓欢喜得很,这里到处有活干,开电瓶车、划船,都能赚钱。
好生态可以当饭吃。4年前,固城湖东边,高淳桠溪丘陵山区建起全国首个国际慢城,一年接待游客700万人次,外出打工的人纷纷返乡,开农家乐,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河湖如初美高淳
行走水慢城间,高低起伏,湖中芦苇岛随处可见,只供鸟栖,游客无法靠近。在看不见的水下,一条“V”形深沟,时时刻刻都在净化水质。
高淳是典型的江南水乡,自古有“江南圣地”之称,水域面积达200多平方公里,占全域面积的1/3。固城湖是高淳母亲湖,是重要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承担全城一半人口的日常用水。
高淳区水务局水政水资源科杨幸福介绍,上世纪70年代,高淳大规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面积锐减,水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十几年前,高淳就确定生态立县战略,关闭沿湖工业,清理湖内围网养殖。但全区螃蟹和水产养殖规模大,产生的废水和污染物处理率低,湖泊存在富营养化趋势。
打造水慢城,固城湖沿湖周边密植芦苇、水草,形成生态拦截系统,不仅减少内湖污染,也拦截、净化地面汇水,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梅林森介绍,2平方公里的内湖四周被湿地环绕,有芦荡区、水上杉林,还有各种彩叶林区,加上生态护坡,沿线风光带,能极大减少周边区域入湖污染。
高淳区委书记霍慧萍表示,保护水环境就是保护发展生命线。作为省级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区,高淳以固城湖水慢城为主载体,坚持不懈做活“水文章”,统筹推进水管理、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五大体系”建设,努力塑造好水系景观,保护好水乡风貌,建设好水美乡村,打造清水流域,培植绿色产业,实现生态保护、个性发展与经济价值共赢。
河湖如初的高淳,就是一个风光迷人的独特存在。
本报记者颜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