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今日要闻 时政

【治国理政新实践·安徽篇】巢湖如何走出蓝藻困局

发布时间:2016-08-30 17:16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巢湖是中华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然而,每到夏季,也是蓝藻高发期,局部湖湾里,时常聚集蓝藻。太阳暴晒之下,一旦不及时打捞处置,死亡的蓝藻就会散发异味。面对蓝藻聚集对水体、大气带来的“挑战”,省环保厅、沿湖地方政府强化应急防控,要将蓝藻危害降到最低。

    全湖藻类密度同比有所下降,局部区域可见明显蓝藻集聚

    “你知道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是什么吗?蓝藻!已知最早的蓝藻类化石发现于南非的古沉积岩中,是34亿年前地球上已有生命的证据。 ”在巢湖北岸塘西河藻水分离港里,巢湖蓝藻科普馆新近建成开放,展厅的醒目位置如是介绍。

    蓝藻是藻类生物,又叫蓝绿藻,在所有藻类生物中是最简单、最原始的一种。展馆负责人介绍,夏季光照度强且时间久,蓝藻形成气囊浮出水面并且迅速繁殖,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恶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类死亡。受温度、阳光、营养物质的影响,蓝藻水华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在6月至9月。

    在湖泊治理专家朱喜看来,巢湖是人类活动频繁的大型浅水湖泊,各类点源、面源入湖污染及流域北岸广泛分布的含磷岩系,使水体富营养化。在富营养化、适当水文水动力条件、20℃至35℃的适宜温度下,蓝藻快速生长繁殖。狭长湖域且盛行东南风,导致蓝藻集中在西半湖区。

    为强化巢湖蓝藻应急防控,省环保厅上月赴巢湖沿岸现场巡查。巡查组重点查看了莲花圩、派河口、塘西河口、十五里河入湖口、双桥河口以及巢湖市饮用水水源地等区域。派河口左岸至南淝河口沿岸水域以及巢湖市饮用水水源地附近等关注度高、敏感度强的区域,均未见明显蓝藻集聚。莲花圩沿湖岸边可见明显蓝藻集聚,莲花圩和派河口附近区域可闻到异味。今年4月至6月的监测数据显示,巢湖全湖藻类密度较上年同期下降三成。最新监测数据显示,8月中旬,水华规模多为“零星性水华”。

    省环保厅有关负责人表示,虽然水质数据显示全湖藻类密度较往年同期有所下降,但遥感显示湖区蓝藻大面积出现情况较往年有所增加。入湖河流水质距达到目标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区域打捞不均衡,巢湖蓝藻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沿湖各地按日监测巡查,对重点湖湾蓝藻实施近岸打捞

    夏季高温下,死藻聚集对水质及周边大气环境产生污染,防控巢湖蓝藻被纳入全省环保重点工作。前年修订的《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明确规定了巢湖蓝藻的监测、预警预报、打捞处置等工作。省环保厅巡查要求合肥市及有关县区加强对蓝藻的预防、打捞和处置,加快推进藻水分离港和打捞平台建设,防止蓝藻集聚产生影响,确保巢湖市饮用水水源安全。

    如何防控蓝藻?监测预警为先。省环保厅每年4月启动巢湖蓝藻应急防控工作,同步启动蓝藻加密监测。湖区现场巡查实行日巡查和双线巡查,省巢湖管理局负责每日对全湖进行巡查,沿湖乡镇负责本辖区内的每日巡查,巡查情况每日定时报送,发现藻情及时反馈。

    “蓝藻被风吹到湖岸聚集,如果不及时打捞处置,太阳暴晒之下,很快就会散发臭味。 ”长期在巢湖边驻点,包河区蓝藻治理办公室主任杨建民说。强化蓝藻应急处置,合肥市成立了市蓝藻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环湖各县(市、区)均成立了蓝藻打捞专业队,对巢湖沿岸重点区域实施近岸打捞,其中包河区成立了13只打捞队,每日出动110余人、10余艘打捞船、3艘运藻船等开展打捞应急。

    重点湖湾敏感区域和饮用水水源地是蓝藻打捞重点防区。在合肥滨湖新区巢湖沿岸,已建成塘西河和派河2座藻水分离港,采用“打捞蓝藻—藻水分离—藻泥综合处置”的技术路线,实现派河口至南淝河口蓝藻易发重点区域打捞处置全覆盖。记者近日到塘西河、派河入湖口区域及塘西河藻水分离港探访。

    藻水分离港项目负责人马建华告诉记者,分离港项目包括生产用房、藻浆调峰池、站外藻水打捞平台及藻水输送管道,主要功能是通过蓝藻预警、应急打捞、分离处理、资源化利用一体化系统建设,抑制蓝藻暴发。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汛期,随着巢湖水位上升,蓝藻机械化打捞平台及藻浆输送设施被淹没。项目方搭建橡胶围挡,修复蓝藻防线,出动大量人力,清除水面垃圾和漂浮物,人工打捞蓝藻,将环境污染降到最低。记者在派河大桥看到,开阔的湖湾里波光粼粼,无蓝藻和垃圾聚集,风从湖上吹来,没有明显异味。50岁的周业美正带领大伙儿加固桥下围挡,而在前几天,他们开着打捞船、运藻船,从该处区域及时将大量垃圾和蓝藻清理离水。周业美说,他在巢湖边土生土长,以前一到夏天,蓝藻聚集在湖湾,无人清理,臭味熏天;现在一有蓝藻聚集,就会及时打捞,水面也清了,臭味少多了。

    打捞离水的蓝藻,往哪里去?记者在塘西河藻水分离港看到,三层楼高的厂房里,设备轰隆作响,含水量达90%的藻浆经过囊团破壁、絮凝沉降、溶气气浮、藻渣脱水等工序,最终实现藻水分离。经分离后的藻泥被运往下游企业,作为制取有机肥料的原材料。

    流域治理控源截污,改善环湖河道水质,抑制蓝藻水华

    在马建华看来,治理蓝藻,需认清蓝藻的本质,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综合治理。治理方法上则包括控制外源、清除内源、生态修复等。控制外源,主要措施如建设足量标准的污水处理系统,完善雨污水管网建设,全面整治和修复入湖河道,推广农村简易污水处理设施等。清除内源,主要措施如通过建设柔性围隔或湿地围堰,拦截阻滞蓝藻进入特定重要水域;利用人工或机械手段,将藻类从水体中打捞上来,综合利用等。生态修复则是采取增加水体净化能力和改善水体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朱喜建议,在控源上提高污水处理标准,在生态修复上大量种植芦苇为主的植物群体。

    防控蓝藻,治本之策还是巢湖治理与保护。我省立法推进巢湖水污染防治,《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明确规定,合肥市政府对巢湖流域水环境质量负总责;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实行严格的环保标准,采取严厉的整治手段,建立严密的监控体系,有效防治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加强生态治理,减轻巢湖湖体富营养化,促进巢湖水质根本好转。

    作为全国首批八个跨流域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之一,巢湖流域按照“治湖先治河、治河先治污、治污先治源”的治水方略,力争到2020年,环湖主要河道水质明显改善,国控考核断面水质全部达标,湖区蓝藻暴发得到有效抑制。合肥市重点谋划环湖防洪、生态修复、入湖截污、生态农业等一至四期工程,总投资近500亿元。最新监测数据显示,巢湖湖区总体水质状况为轻度污染,呈轻度富营养状态。

    前不久,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扎实推进绿色发展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实施方案》,提出着力构建城水共生、宜居宜业的巢湖流域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我国大江大湖综合治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典型示范。环巢湖生态保护修复二至四期工程,亚行贷款巢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一期、二期等工程陆续实施。方案提出,持续实施巢湖流域工业污染防治、区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等项目,加快推进引江济淮等跨流域、跨区域调水项目。到2020年,全省重点流域水质优良比例总体达到70%以上。随着水质改善,蓝藻水华将得到有效抑制。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王丹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