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光明日报记者 夏欣 齐芳
在中国科学院这支科研国家队,从来不乏前沿科技的攀登者。科研工作者不仅在基础科研领域“显山露水”,也越来越多地在经济和民生需求中体现价值,“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这是在今年5月“科技三会”召开以来的一种新业态。
发了什么与做了什么
中科院院士方精云是国内全球变化生态学、植被生态学以及生物多样性等研究的“科学达人”,仅在SCI(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就超过200篇。
然而,方精云明确告诉记者,他不赞成“国内大学和研究机构Nature Index(自然指数)排全球第几”之类的说法:“大家不分领域地只想着发表SCI论文,被国外的评价指标牵着走,看不到国家的发展需求并研究解决问题,这是非常可怕的,会把中国的科技发展引入歧途。”
即使是在做基础研究的时候,方精云也重视实地考察和洞悉国情。他曾通过野外观测和数据整合,建立起第一个国家尺度的陆地碳循环模式。他带领团队开展的碳排放研究,为国家节能减排和参加国际气候变化谈判提供了有力的咨询报告。
2010年调任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所长后,他按照基础研究、应用研发和科技基础性工作的不同性质,在所内重新进行科研分类,制定三种评估办法,引导每个人做自己最应该做的事,不以SCI论英雄。特别是在应用型人才的评价上淡化论文标准,鼓励大家积极解决国家和社会需求中的科技问题。
原有格局被打破后,基础科研更有保证,应用研发型科研也风生水起。如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的杂交构树,经济和生态价值突出,在全国20多个省区试验示范;植物工厂项目刚刚开始就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仅仅5年,原来研究所每年五六百万元的科研效益,一举跃升至每年四五千万元。
方精云还带领研究团队,将长时间草地生态研究的成果,经广泛调研、分析梳理为建设“生态草牧业试验区”的构想,被吸收进中央有关文件。记者实地看到,该试验区已经在呼伦贝尔农垦集团落地生根,吸引中科院各地22个研究所踊跃参与。
“什么时候大家推介自己或别人时,不只是说‘发了什么’文章,而是说‘做了什么’,才是回到科研的本质了。”方精云说。
两张皮和一条线
王慧是中科院百人计划引进的医学、理学博士。归国10年,她干得可谓精彩漂亮:在进入上海生命科学院营养科学研究所后,她因肿瘤预防等研究获得第十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她还在国家营养与食品安全领域连连出彩,主持完成多个国家项目,实现技术转化;主持参与修订多项国家、行业、和企业标准。
“我很清楚自己赶上了国家发展的好时候,回国10年,我和我的团队一手撰发‘高影响因子’的论文取得国际话语权,一手抓‘高影响因子社会影响’——服务国家需要,让科技成果落地。”王慧乐呵呵地说。
她的创新团队目前已有30多人。她主持研发的20余项优质抗体/快速检验技术不少已成功转让,服务民生。
“以前机制不通畅,科研成果只能以‘许可’的方式转让,企业得不到专利所有权,事业单位也因没有可操作的机制而谨小慎微……”王慧坦言。
“去年10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出台之后呢?”记者问。
“最大的变化是落地速度明显加快了,前两三年谈不成的专利项目,这几个月我们一口气谈成4个,第一笔转让费这两天刚好到,按新法规可用相当比例激励和发展研发团队。”王慧说,目前找上门来的企业已让他们应接不暇。
“科研和产业两张皮在向一起靠拢。‘两张皮’靠成有机的‘一条线’就更好了。”她认为,应建立完善的人才互换、互派机制,例如保护科学家适当到落地企业兼职和轮岗等,会让原创性科研更靠近现实生产力。
“原创性科研决定你跟跑、并跑还是领跑。在这条道路上,我们团队不仅在提速,还有可能会爆发。”这位女科学家信心满满。
青苹果变红苹果
“我一个早上接到4个电话,都是关于转让技术的。”仲乃琴告诉记者。几天前,记者刚和她在呼伦贝尔分手,现在,又见她从英国开会回到北京,忙成了“空中飞人”。
然而,几年前她完全不是这个状态。仲乃琴是搞应用研究出身的,从甘肃农科院调进中科院十几年了,在微生物所那些“高冷”的实验室里,她总感到自己很“边缘”。
2011年,她被中科院的一个合作示范项目唤醒,得到重拾马铃薯绿色丰产技术的研发机会。原来的研究储备让她如鱼得水,又受单位改革和国家政策新规两个方面的鼓舞,新成果不断涌出,特别是在化肥高效利用及替代技术方面。
2015年马铃薯减肥增效技术在内蒙古商都县示范了1000亩,在减少化肥10%的情况下,还增产28%,当地政府和农户高兴坏了,2016年示范面积扩大了10倍。目前,这项技术已在4个省市示范30余万亩,实现了高效、生态安全等可持续目标。
包括这项技术,她和团队研发的3项技术接连实现产业化。
在此期间,仲乃琴“破例”在工程技术系列评上了正研职称。“体制改革给了我们更宽松的研发氛围,绩效评估不再过分强调SCI论文了,我们微生物研究所和重点实验室,还在用人、跨学科、地域合作方面给予我和团队更高的自由度。”
科研“绿苹果”就这样变成了产业“红苹果”。
短评
助推中国走向科技强国
“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科技三会”上讲的这番话,使广大科技工作者深受鼓舞,成为越来越多的科研力量追求和践行的目标。
“十二五”期间,中科院通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使社会和院所投资企业新增销售收入超过3万亿元,实现利税总额超过3000亿元,与企业合作开展研发课题2.6万项。
随着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密集出台,这类数字正被迅速刷新,传导出科技成果以各种方式走出实验室“深闺”,推动产业和产品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的鲜活态势。
科技服务企业和民生,同时也得到企业的反哺,其产生的“滚雪球”效应必将助推中国快步走向科技强国。
《光明日报》( 2016年08月28日 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