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今日要闻 时政

“赶路”在太行山上——追寻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李保国的生命足迹

发布时间:2016-08-24 06:56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新华社北京8月23日电(记者廖翊、王洪峰、王昆)在路上,是他的生命状态。

整整35年,他的行走足迹始终印在太行山、绕着太行山、贴着太行山。匆匆赶路的身影,定格于莽莽太行、留在了太行百姓心中。

他叫李保国,共产党员,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1年3月,23岁的李保国刚刚大学毕业留校,就随河北农业大学课题攻关组来到邢台太行山区,再也没有离开。

35年间,在“愚公移山”寓言传说地,李保国始终做着两件事:整地、种树。靠着科学和实干,让荒山石地变成良田,让太行果木成林、四季苍翠,让世代贫困的山区人民走向富裕。

太行山,是李保国行走的出发地和终点。这是他的自觉——

从他来到太行的那天起,就为自己画好了人生的行走线路;在长期与太行百姓的甘苦与共中,坚定了自己的生命轨迹。

深刻的缘分起于心、成于爱——他始终铭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

带“初心”上路:哪里最穷最苦,哪里是家

八百里太行,巍峨神圣。

邢台县浆水镇前南峪村,是李保国在太行山区的第一个家。抗战进入最艰苦的相持阶段,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敌后总部曾驻此两年零两个月,这里的每一户百姓家几乎都住过抗大学员。为粉碎日寇残酷的“拉网大扫荡”,当地百姓与抗大学员一起,写下了同仇敌忾、可歌可泣的悲壮故事。

然而,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几十年过去,太行山区人民依然贫困。河北农业大学课题组来到前南峪,就是为了考察建立产学研基地,以研究解决那里土壤瘠薄、干旱缺水、“十年九旱不保收”“年年造林不见林”的重大难题。

“我是农民的儿子,看不得农民受苦。……太行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作为一名党员,有责任、有义务为太行人民脱贫致富做实事。”

在太行这片贫穷而光荣的土地上,李保国立下“初心”,开始奋斗。

后来,李保国妻子郭素萍作为课题组成员带着两岁的儿子也来到前南峪,岳母跟着进山照看孩子。一家4口挤在山上一间低矮阴暗的平板石头房里,一住多年,直到孩子上学。

多年艰苦的观测、爆破、实验,李保国主持的太行山石质山地爆破整地造林技术、“太行山高效益绿化配套技术研究”相继获得成功,核桃、苹果、板栗等经济林成活率从10%提高到90%以上,前南峪成为“太行山最绿的地方”,百姓开始过上了好日子。

“我得去别的地方,别的山里了。你知道我的脾气,我是哪儿穷往哪儿钻,哪儿穷往哪儿跑。”李保国这样对前南峪村党支部书记郭成志说。

像当年抗大学员告别乡亲奔向新战场一样,他挥别了奋战十多年的前南峪,赶往下一站。

1996年8月,一场特大暴雨把邢台市内丘县岗底村冲了个精光,他把家搬到了岗底。后来,把将要高考的儿子转到内丘县中学就读。在岗底,他培育出了被评为“中华名果”、北京“奥运专供果品”的富岗苹果。而今,岗底村年人均收入3.1万元,成为太行山区闻名的“首富村”“小康村”,彻底摘掉了贫困帽子。李保国成了岗底村民心中的“科技财神”“荣誉村民”。

20年后,岗底人还记得,这位大教授当年几经转车、自带被窝卷来到了村里,住的是山上的石板房。特困户杨群小更不会忘记,李保国对他说:“你以后的幸福我包了!”

在太行山区,李保国不像个教授,更像个流动工,在前南峪、岗底等地做“长工”,又在各地打“短工”;哪里需要,就去哪里,住在哪里。常常是带瓶水、揣几个馒头就上山、进园了。年均200多天在外、4万公里的行车里程,记录了他无以为家、旅途为家、大山为家的生活轨迹。他的微信名,就叫“老山人”。

今年春节前,“老山人”回到了“第二故乡”岗底村,村民们很是开心,在村里的联欢会上,非得让他唱首歌。从来不会唱歌的李保国无法推脱,为乡亲们学唱了一首《流浪歌》:“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

唱歌前,李保国说了几句话,好些乡亲听后掉泪:

“这么多年,我觉得自己一直在‘流浪’,在太行山上‘流浪’,我‘流浪’是为了更多的人不流浪。我希望大家学到技术后,开发好家乡,不要再去外面流浪……”

让梦想“落地”:把最美论文写在太行山上

山区从事农业科研极为艰辛。

在前南峪研究爆破整地方法聚土截流,李保国冒着生命危险亲手制作土炸药,一次次亲自点炮、炸石;

在临城凤凰岭,为掌握核桃开花授粉的第一手资料,他在核桃林里从早到晚盯上一个月;

……

“老百姓脱贫需要什么就研究什么。”李保国的科研攻关目标始终明确。“山山岭岭都绿起来,父老乡亲都富起来,我的事业才算成功!”带着这个最大梦想和自我期许,李保国执着于脚下这片土地,志在“把最美的论文写在太行山上”。

30多年来,李保国先后完成山区开发研究成果28项,示范推广了36项标准化实用技术,示范推广面积1080万亩,应用面积1826万亩,增加农业产值35.3亿元,纯增收28.5亿元,10万山区人民脱贫致富……

近年,他又根据太行山气候特征,把苹果树形由纺锤形改成垂帘形,更加通风透光,果形更正、着色均匀;针对青壮年进城打工、年老体弱者留村耕种的现状,又推出了一次性整地、架黑光灯诱杀害虫等新技术,省工又省力……他用不断的创新,把最好、最实用的新技术带给老百姓。

在太行山,李保国不仅是学者,更是创业者。谁能为老百姓做事他就为谁打工,谁能带动一方百姓他就跟谁合作。

他在前南峪搞完爆破整地又搞经济林,一干多年,就冲着村党支部书记郭成志是全国劳模、为民办事的实干家。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上世纪80年代就率领村民引种红富士苹果,有远见,有魄力,李保国二话不说把家搬到了岗底。临城“绿岭”集团开发薄皮核桃产业,可催生大批农民专业合作社,直接带动数万户农民受益,他带着团队开进了荒滩共同创业;红树莓对李保国来说十分陌生,但它当年可挂果,两三年就可丰产,每亩产值可达万元,可让太行人民快速脱贫,李保国开始了新的攻关……多年来,他先后完成了几十家山区开发样板。

推动农民向知识型、技术型、职业化转变,以“扶智”提升山区“造血”功能、彻底拔去“穷根”,是李保国坚持了几十年的课题。

这位穿得比农民还农民、脸膛比农民还黑的教授一次次爬上树梢,向果农演示剪枝疏果、枝接芽接……晚上也不闲着,经常在村委会、在村小学教室,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给果农作技术培训。每次讲课,他首先在黑板上写上自己的手机号码。

“就怕你们不找我呢,我24小时开机,我不烦。”他的手机里,存着四五百个农民的电话号码。30多年,他举办培训班800余次,培训果农、技术人员9万多人次。

2006年下半年,李保国去位于长野的日本信州大学作访问学者,那里是富士苹果发源地,拥有一流的果树管理技术,他赶紧让人给岗底村技术员杨双奎办理签证到日本学习,所有费用他给掏。

2010年,岗底191名村民通过考试获得果树工证书,成为全国第一个“持证下田”的村庄。这些村民开始走出太行山,当起了老师,在省内外传授果树栽培经验……

“把自己变农民,把农民变自己”——这是李保国感到自己做得最满意的一篇“论文”。

“我们村民和李保国一家什么关系?比家里人还亲!我从不叫他李教授,都叫保国,这样才亲切。”前南峪老支书郭成志是太行山区与李保国结缘时间最长的人,谈及李保国,发出感慨。

携“本色”远行:精神穿越时空

35年间,中国社会经济发生巨变。行走风景,不复往昔。

在高校科研与市场经济结合日益密切、大学教授与“老板”“公司”日渐关联之时,李保国行走如常、心无旁骛,穿行于纷繁嘈杂,不改“农民教授”本色。

“说是李老师来了,还没见着,人就上山了,跑得可快呢,谁都撵不上。穿个运动鞋,穿着大口袋衣服,里头揣着钢锯和剪刀。”“园子谁家的,多少棵树,新树老树多少,家里几口人,他都说得出来,比谁都清楚。”……太行百姓眼里的李保国永远如此。

“乡亲们,要是治理失败,我把工资抵押这里”“兄弟,赶紧雇人疏果吧,工钱我来出”“要是套袋减了产,赔了是我的,赚了是大家的”……一次次,为推广新技术,他用自己身家作承诺、做“抵押”。就这样,同样的地,种活了树;同样的树,结出金果;就这样,农民听他的、信科学。

30多年来,他为农民提供培训服务从来都是无偿、免费,不收分文,甚至自己垫钱;他培育出多个著名果品,帮助农民和企业育出了大片苗木,自己和家庭没有挣过一分苗木钱;他把自己发明的山地节水灌溉系统专利,无偿送给一家农业灌溉企业,让他们推广出去,服务于民……

“通过我的技术,早一年进入盛果期,一亩地可以增收4000斤苹果,按一斤苹果卖两元算,一亩地就能增收8000元,多值啊!”这是李保国心里的“账本本”。

作为知名经济林专家,多年来,很多企业找李保国合作。他始终严守“约法三章”:业务可做主;钱一分不收;不做一把手。前提是:成果可复制、可推广、可产业化,能带动农民致富。他所扶持、培育的几十家山区开发样板企业创造了可观经济效益,自己没有分过一份股份、拿过一分红利。

“不为钱来,农民才信你。不为利往,乡亲们才听你的。”李保国说。

30多年过去,时已逝,路已远,心依然。

李保国是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担负为本科、硕士、博士生上课的繁重教学任务。

“李老师备课特别认真,课件时时更新,一有新的研究成果,立即带入课堂。”学生王磊说。

李保国对学生以严格著称:每个新招研究生一入学都会接到他开出的3年学习任务清单,每项都有详细要求和明确完成时间表;作实验记录时,要求必须用铅笔,为了更久保存;对论文要求特别严谨,一个标点都不放过……

本着“生产为科研出题,科研为生产解难”理念,李保国把讲台搬到了田间地头。他的硕士、博士生的专业学习、实习报告、毕业论文,都在田野乡间、太行山上完成,没有一人延期毕业;自设立国家奖学金以来,他的所有研究生都获得过国家奖学金,毕业时用人单位都抢着要。

严格的教学之外,是一个个感人细节——

贫困学生交不起学费,他把刚领的工资全掏了出来;

见到毕业多年的学生,他劝人家买房照顾父母,方便孩子上学,“钱不够我和郭老师给你凑”;

学生夜里一点多给他发去论文,他凌晨四点修改好传回;

他课件公开,研究成果公开,邮箱公开,密码公开,谁都能进,人人共享;

报成果,他把助理、学生往前推:“我什么都不要了,以后我就给你们打工……”

“我们都是当面叫他老师,背后叫老头儿。他就是我们的亲人、我们的父亲,我们都是他的孩子。”“李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我们人生的引路人。”这是李保国学生心中共同的回忆与财富。

心依然,身已损——几十年过去,李保国从小伙子变成了“老山人”,长年奔波劳累,透支了他的身体,他患了严重的糖尿病、严重疲劳性心脏病,几度突发心梗。他的行走步履越来越沉重。

“回到家里,他连爬楼的力气都没有了,每晚自己给自己打胰岛素。”郭素萍说,“他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他是怕时间不够,怕少帮了一个扶贫点,辜负一群人的希望。”

在医生、亲人劝说治疗休养无效之下,郭素萍所能做的,是尽可能陪李保国一起跑。

“路上,我给他接接电话,困了累了给他兑个咖啡,在盖子里调一调让他浆糊糊的喝了。实在不行了,强迫他在服务区休息十五分钟……”

今年2月7日,农历腊月二十九,李保国夫妇从山里急匆匆赶回保定过年。上街买年货时,发现商店全关门了,恍然想起这个年是小年,没有年三十呢,只有跑到亲家家里吃除夕饭。

这是李保国的最后一个春节。

为人民服务:赤子情怀铸就永恒丰碑

4月10日,华北大地迎来新的一天。

大清早,李保国的手机照例又响了,太行山区老乡打来的。手机的主人无法接听、断无回音了。35年日夜奔波、辛勤劳作的行者,在太行山上永远消失。

4月12日,成千上万的群众从太行山区、从河北各地赶到保定,送李保国最后一程。他们不想告别,而是唤他回家!

……

不久前,记者来到太行,寻找李保国的足迹,寻找“老山人”的身影,寻找这位共产党人的英魂。

“太行最绿”的前南峪早已成为国家级4A景区,岗底村建成了极具特色的“农业观光示范园”,临城绿岭已是全国最大优质薄皮核桃生产基地,南和贾宋镇成为全国最大红树莓种苗组培中心……李保国驻留过、指导过的任何一个地方,无不绿浪如海、果实累累、生机盎然。

这一幕幕,让人震撼于奇迹的创造,更感动、怀念创造奇迹的人。

前南峪,是李保国结缘太行的第一站。“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人类解放救国的责任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走进前南峪,70年前激情豪迈的抗大校歌回响耳畔。

在荒凉贫困的前南峪,李保国萌生了“科学报国”的“初心”与种子;沸腾先辈热血、承载世代百姓希望的太行山区,唤起了李保国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科技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

“如果说六十多年前我们党的那场‘赶考’是为了保卫好新政权、建设好新政权,让人民群众过上安稳生活。今天,作为一名高校科研人员,我的‘赶考’就是要结合实际,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李保国这样说。

他的“赶考”从太行山开始,以35年永不止息、默默无声的“赶路”践行。无论走多久,他没有离开太行、离开乡亲;无论走多远,他心在太行、情牵太行;无论走多累,他倚着太行、枕着太行;无论事业多么辉煌,他忠诚太行、回报太行……他用毕生所能,实现着一个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报国之志,忠实履行一个共产党员的最高宗旨和神圣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李保国生前获得过许多荣誉,但他最看重的是“优秀共产党员”这个称号。“共产党员先锋岗”的标牌,端放在他办公室最显眼的地方。

35年前,李保国第一次来到太行,是春天。35年后离开,也在春天。他与太行的春天结缘,与太行人民的希望牵手。

岗底村民王群书告诉记者,今年的苹果长得特别好,又是一个丰收年,“我们村种苹果只上复合肥和有机肥,李老师说过,我帮你们致富,你们要让消费者健康。可不能辜负了他!”这是村民们对李保国最朴素的感念。

让岗底村干部群众感到欣慰的是,李保国的一部分骨灰,将安葬于“第二故乡”岗底村后山上。他将永远和乡亲们一起,守望太行,守望丰收,守望幸福。

“乐以扶农,与之同甘苦。勤而敬业,凭其铸精神。心系民者,民亦爱之。连天绿海,永纪芬芳。”岗底百姓为李保国写下碑文。

这饱含人民群众对一位党的科技工作者崇敬、感激、缅怀的碑文将镌刻于石碑,立于太行山上,激励每一个共产党人为人民幸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继续“赶路”、奋力前行。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刘长韬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