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网讯 “凡事问为什么?智者用别人教训警自己,愚者用自己教训醒别人……”诸如此类的顺口溜,在省镇江监狱新收犯分流中心早已口口相传好些年,8月7日下午,笔者见到了这套《九应真经》顺口溜的小册子及其原创者杨保权警官。
教育转化罪犯是门艺术,尤其是面对大多文化程度不高,认知能力不强的新入监罪犯,如何让其走好悔罪自新的第一步,也是民警“突破心理关隘,揪住犯罪心魔”的关键一步。现年59岁的“匠心警官”杨保权,在这方面有其独到之处,他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潜心专研罪犯违规违纪的动因,在长年的教育转化过程中,逐步积淀出不少“成功之道”,其中因人施教,运用通俗易懂,又寓意深刻的“顺口溜”,颇见效果。
老杨有匠心,也有持之以恒的韧劲,他对自己的“顺口溜”随讲随记,不放过一星半点儿的“思想火花”,笔者在他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见到的是涂了又改,改了又涂的创作笔记。杨保权告诉笔者,他自创《九应真经》的时间跨度已有20年,前后修改1717次,凝聚着老杨全部的“管教智慧”。据新收犯分流中心主任杨峰介绍,杨保权这套顺口溜以“早知道,下一步、怎么办”为纵向主线,横向又分别开列“早篇、知篇、道篇、下篇、一篇、步篇、怎篇、么篇、办篇”,大约800余字。每篇或三言句,或四言五言句,大白话,接地气,读来朗朗上口,且容易记忆。
笔者了解到,这套《九应真经》已成为新入监罪犯早晚诵读的“必修课”,并与反省操、帮教会、忏悔录有机结合,起到了强烈的“撼动效应”,罪犯违规违纪率极低。罪犯张某因故意伤害罪被判重刑入狱,一开始自暴自弃,碰到事总要一争高下,盲动性大。“杨警官找我谈话,把《九应真经》掰碎了一句句讲给我听,晓以利害,是那句‘子欲教,时不待;子欲孝,亲不待’,让我幡然醒悟。”张犯接着解释道,自己的老婆弃家而去,家中还有年幼的儿子和年过六旬的父母,“人活着并不全为自己而活着,自己一错再错,孩子、父母等不起”,杨警官这句话一下子就点中了张某的“死穴”,就此顿悟,他看清了自我,也看清了今后的新生之路。像张某这样被“顺口溜”点醒的“梦中人”比比皆是,“我们都很吃这一套《九应真经》”张某对笔者实话实说。笔者还了解到,监狱有关部门对“匠心警官”杨保权的这一“治心利器”,已着手作进一步提炼、完善和推广。(解西辉 黄跃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