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镇江新闻  >   镇江新闻 - 要闻

60年,墨香深处读懂镇江
写在《镇江日报》创刊六十周年之际

发布时间:2016-08-01 01:06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今天,当清晨第一缕阳光,透出城东由山峦和高楼构成的天际线,在大西路镇江报业印务有限公司,一份份全新的《镇江日报》由此出发,带着墨香流向全市各地。

这是2016年8月1日,《镇江日报》创刊60周年纪念日。和过去60年一样,一份与这座城市同呼吸、共悲喜的报纸,从晨光熹微开始播撒之旅。它日复一日的单程,也许只有24小时的长度;但一次次珍贵的记录,却缀成了绵长厚重的历史。

60年意味着什么?60年,可以让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长成花甲老者,也可以让一座古城焕发出新的青春。60年,可以把一条筚路蓝缕的征途走成康庄大道,也可以供几代人的梦想照进现实。60年,当一份报纸每天都躺在您的桌前或床边,您和Ta一定熟悉了彼此的心跳。纸上风云,笔下城市,岁月迁流,人世纷纶,民情冷暖,党性光辉。伴着墨香,我们读懂镇江,我们更深爱镇江。

60年,墨香深处的每一位读者,也都成为时代一部分。

激荡时代下的栉风沐雨路

1956年5月,中共镇江市委决定创办市委机关报。两个多月后的8月1日,《镇江市报》正式创刊出版。这是今天《镇江日报》的前身。从《镇江市报》到《红镇江报》再到后来的《镇江日报》,报名的几度变迁,差不多正是一份报纸风雨兼程、其所经历时代沧桑变幻的缩影。

透过镇江报业传媒集团的数字报纸系统,今天我们可以便捷而清晰地看到60年前的那份“创刊号”。在头版右下角处,这份报纸的“开篇社论”是《大家动手,办好镇江市报》:在市委对报社的直接领导下,依靠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人民的监督、支持和帮助,再加上报社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是可以使镇江市报成为真正有群众基础、能反映本市的地方特点、通俗易懂和有战斗性的报纸……

“大家动手”道出了地方党报必须始终信奉的金科玉律:在党的领导下开门办报、服务群众;同时也凸显出那个时代特有的“精神图景”:森林般高举的手臂,曾经擎起一片壮丽的天空。

放眼寰宇内外,1956年的确是风云激荡的一年。世界舞台上,苏共二十大召开;以色列兵分三路进军西奈半岛,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而苏丹、突尼斯和摩洛哥,都在这一年相继获得独立。在国内,“三大改造”于一片大干快上中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建立;9月底,党的八大闭幕,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选出;也是这一年,邓小平在接见国际青年代表团时的一句话,或可算是22年后中国改革开放的先声。他说:马列主义要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国内外的风云际会,也投射在1956年的镇江大地。1月18日,全市工商业者、广大职工及人民群众4万余人集会游行,庆祝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手工业、小商小贩实现合作化的伟大胜利;4月18日,中共镇江市委召开首届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出席代表231人;这年底,全市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统一实行工资制,“工资分”从此成为历史。

《镇江市报》正是在这样一个万般激荡的时代诞生。而“起于大时代”的最大意义,除了开辟一个“大家动手”的传统外,还在于获得了一个熠熠生辉的“精神源头”:生于这个时代,属于这个时代,记录这个时代,影响这个时代。事实上,这也确立了此后60年,《镇江日报》作为党的喉舌、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

不过,从激荡时代出发,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前路不会平坦。1957年4月,由于印刷纸张严重短缺等原因,创刊不到一年的《镇江市报》便暂时停刊。三个月后,又恢复出版。次年7月1日,镇江市报社与丹徒报社合并为镇江日报社,改出《镇江日报》。文革期间报纸又更名为《红镇江报》,直到1971年9月1日停刊。“两落三起”的创刊、停刊、复刊经历,后来成为《镇江日报》跌宕办报史最真实的写照。

1981年,改革开放进入第四个年头。11月3日,中共江苏省委批复中共镇江地委并镇江市委,同意停刊已十年有余的《镇江市报》复刊。这是一个新的起点,自然被寄寓新的时代内涵。11月21日,《镇江市报》筹备处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记者、编辑,29名佼佼者从400余名应聘者中脱颖而出,成为新一代报人和镇江新闻事业的重要力量。1982年3月1日,《镇江市报》正式复刊,后在1985年1月再次改名为《镇江日报》。

很多年后,当老报人们回首《镇江日报》办报历程时,通常会把1982年的复刊,看做这座城市改革开放的重要印记之一。这不仅是因为当初的复刊招聘,一开全市“公开招聘”先河,充满开放意味;更因为报纸作为一方精神高地,重新有蓓蕾绽放,鼓荡着思想解放的春风。在新起点上,《镇江日报》再次成为时代大变革的产物。

相对时间轴线上的一波三折,《镇江日报》栉风沐雨的办报之路,也体现在地理层面的数易其址上。创刊之初,整个镇江市报社,就坐落在中山路上一个只有8间平房的小院内,一切皆是白手起家。1960年3月,报社建起自己的印刷厂,结束了由地方印刷厂代印的历史。而1982年复刊后,报社全体采编人员就临时挤在印刷厂的小办公楼里。那段时间,稿纸上的写字声、排字车间的拣字声、印刷机器的轰鸣声,声声回响在简陋的办公场所,并汇成次日报纸上的家事、国事、天下事。

1990年,报社购进中山大厦两层半楼面,工作条件有所改善。1996年8月,在《镇江日报》创刊40周年之际,总面积达1.2万平方米的新建镇江日报社大楼正式投入使用。直至此刻,常年奔波在新闻路上的报人,才真正拥有一个安定的“家”。

从创刊之初的4开4版、每周三期,到1993年的4开8版、每天出版,再到1998年首次出版对开大报,《镇江日报》的报纸容量、办报手段和办报思想都在不断发展。1991年,报社引进了当时具有先进水平的电子排版系统,《镇江日报》开始激光照排、胶版印刷,从此告别“铅与火”;1996年,伴随报社新大楼启用,采编排版计算机网络系统正式运行,“纸与笔”开始淡出报人日常工作;2001年底,随着一次“史上最大规模”的改扩版进行,开始彩印的《镇江日报》结束了“黑与白”的历史,从此如翩翩彩燕飞入千家万户。

实录镇江字里行间皆历史

2014年12月17日,《镇江日报》在头版位置刊发通讯《“总书记的亲切暖到我心底”——习近平总书记来我市视察回访》。4天前,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来镇视察,他访农家、看企业、钻进蔬菜大棚,谆谆嘱托和殷殷期望,给了310多万镇江人民巨大的温暖和鼓舞。而此刻,总书记的亲切与温暖,就经由几位现场群众的回忆,永远定格在了字里行间,成为镇江“大事记”中充满亮色的一笔。

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这句新闻界的至理名言,在《镇江日报》60年的办报历程中,有着最具说服力的证明和最生动的演绎。

石小刚是镇江报业传媒集团摄影中心现任主任,他亲身经历了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来镇视察的摄影报道,他的同事及前辈,则用镜头见证了1992年1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视察镇江和2005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视察镇江的重要历史。在他看来,20多年间三任总书记来镇,一脉相承的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地方的亲切关怀,变化的则是镇江这块土地。镜头无言,时间在大事件中飞快流淌,旋即凝固成历史。

正是因为秉笔实录、定格历史,60年来的《镇江日报》,完全可以看成是一部镇江编年史。翻阅这些“史册”,我们可以回到过去,也可以展望未来。个中报道和文章,其实都有至少两次生命:第一次是见报之日,它带给读者以信息或思想;第二次是多年后与某位查阅者重逢,它提供的是智慧和启示。

让时间回到创刊的1956年。那一年的8月9日,《镇江市报》的头版头条是《本市新老公私合营企业 1955年度盈余分配工作全部完成》。透过这篇报道可以知道,当年全市“凡有盈余的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各户,都按‘四马分肥’的原则进行分配,共得股息红利近22万元,占盈余总额20%以上”。“公私合营”是如何改造着当时的镇江社会?从这篇报道可见一斑。

上世纪80年代的镇江,更是处于急遽的转型与变革之中。复刊后的《镇江日报》,对此进行了及时记录和深刻观照。洗澡难、理发难、买菜难到底是怎么回事?从报纸上可以看清彼时真实的生活图景。更有趣的是,由于物质匮乏,当时很多生活资料都要凭票计划供应,为此每年春节前刊登粮油副食品供应表的报纸,变得十分抢手。

同样翻开那个时期的《镇江日报》,一些今日或已恍如隔世的社会景象,便逐渐清晰起来:“万元户”作为一个时代的典型曾经何等风光;轰动一时的“严打”在镇江是怎样一种状况;第一台电冰箱究竟何时现身镇江市场;电视机尚未普及的年代,体育馆里经常售票播放哪些电视连续剧;扬中的乡镇工业是怎样蓬勃发展起来的;“灯具之乡”界牌为何能够一年比一年“亮丽”;大港码头的发展壮大又是如何一步步跨入“深水区”……

2016年6月9日,镇江苏宁广场购物中心正式开业。当天,市档案馆在与之一路之隔的大市口广场,举办“江河交汇处,镇江新高度”档案展。次日,《镇江日报》就此刊发报道《40多年间,城市长高了15倍》,通过聚焦节节升高的城市标志性建筑,细说大市口的前世今生。

作为城市核心地带,大市口可以提供一个独一无二的视角,让人打量镇江这座城市。几十年来,这一视角也被《镇江日报》一再使用。翻开1984年的报纸,从7月24日至9月4日,头版陆续刊发了5篇系列报道,“综述”大市口商业区。在这组报道里,老镇江们能够读到许多耳熟能详的地标式店名:中百二店、友谊大楼、河滨饭店、新华影剧院……而如今,它们无一例外都已退出历史舞台。

翻看随后几十年的《镇江日报》,大市口知名商家及建筑物的荣衰变化,就像朝代兴替般让人历历在目、心生感慨。从华联商厦、商业大厦,到百盛商城、太和广场,再到八佰伴、苏宁广场,镇江的商业版图几经变迁,城市日益长高,有多少商场竞争、时尚变化、消费升级,有多少与青春、爱情、亲情有关的记忆,在大市口的年轮里斑驳迷离?透过《镇江日报》的纸上与笔下,我们可以读懂镇江。

相对忠实记录历史,深刻影响乃至引领时代发展,也是《镇江日报》的职责所在。今年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全市“十三五”开局发展动员暨作风建设大会召开,市委书记夏锦文出席会议并作题为《实现新发展 一切在于干》的重要讲话。在部署新一年工作时,夏锦文两度以当天《镇江日报》的报道为例,号召全市上下“人勤春早抓紧干”。

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作为地方权威媒体,《镇江日报》传递市委市政府的声音,并像旗帜一般对全市上下的思想与行动予以引领,已然成为一种数十年一贯的使命担当和行动自觉。这种影响和引领体现在新闻报道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从党代会到全委会再到一年一度的市“两会”,从大项目建设到文明城创建再到抗洪救灾,哪里是全局中心、工作重心,哪里有重要节点、关注焦点,哪里有群众的呼声,哪里就会出现《镇江日报》鼓劲造势、引导舆情、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的宏大声音。

影响和引领也体现在党报作为精神高地,可供思想交流、价值探讨和智慧碰撞,具有天然感召力。从1992年展开《九十年代镇江精神大讨论》,到2004年组织《新时期镇江精神大讨论》,再到2008年开启《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从推进公民道德教育,到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再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镇江日报》用一篇篇或疾风吹劲草或润物细无声的文章,提升城市文明、引领道德风尚、助力时代前行。

影响和引领还体现在新闻人的“铁肩道义、妙手文章”中。60年来,无论身处何种政治形势和社会情境中,《镇江日报》始终坚守在“船头瞭望者”的岗位上,勉力行使针砭时弊、鞭挞丑恶的舆论监督职能。从上世纪八九十代的《车匪路霸谁来管》《晓光村违反夏粮收购政策农民不满》,到近年的《谷阳镇莱村8个月20宗违建》《润州花园毁绿建停车场?》,每年都有一大批舆论监督报道推出,很多产生了极大社会反响,并最终促成问题解决。

“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新老报人用宁折不弯的“穷骨头”,着力推动社会的进步,守望着或许会迟到但从来未缺席的公平正义。

报传真情照亮每一个梦想

7月24日,《镇江日报》刊登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国务院原副总理李岚清,为纪念《镇江日报》创刊60周年深情篆刻的印章:“报传真情”。

过往60年,从一篇报道到另一篇报道,从一个新闻事件到另一个新闻事件,真情时常被传递,并因为不绝如缕、历久弥新而被深深刻入《镇江日报》的精神肌理。用真情焐热一个梦想、照亮一条前路,是《镇江日报》向这个时代提交的另外一份答卷。

2013年12月9日-11日,《镇江日报》连续3天在头版位置,推出一组关于现代农业探路人赵亚夫的报道。其中首篇报道《“我要为农民服务一辈子”——记群众路线践行者、现代农业探路人赵亚夫》,用细腻笔触描写了赵老52年坚持不辍“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销,实现农民富”的动人故事,最终在次年获得第十七届江苏新闻奖。

如此“大阵势”报道赵亚夫,对于《镇江日报》来说并非首次。早在1998年,《镇江日报》就在头版头条加框推出重要报道《“我有一个梦想”——记赵亚夫和他的农科试验园》,赵亚夫的“三农梦”深深地打动了记者和广大读者;2007年6月18日,《镇江日报》又在头版头条浓墨重彩地推出了长篇通讯《万山红遍》。赵亚夫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和农民真心交朋友,他对“三农”的深情厚谊与执着信念,获得一份地方党报长达10多年的“聚焦”。而这种经年不断的持续报道,又有效弘扬了“亚夫精神”,传递了“爱农情谊”,使得赵亚夫的故事能激励无数农民、感动一座城市。

2014年6月3日,《镇江日报》又以头版头条报道,关注了“最美社区医生”杨凌。在这篇报道中,杨凌为街头跌倒老人人工呼吸、替社区患病老人垫付药费的爱心形象跃然纸上,传递出了暖暖的人间情和满满的正能量。随后,关于杨凌的报道,《镇江日报》陆陆续续推出,杨凌由此也相继被评为“镇江好人”“江苏好人”和“中国好人”。“最美社区医生”的爱心,温暖着越来越多的人。

在60年的办报史中,《镇江日报》热情讴歌、倾心宣扬了一批又一批先进典型,让镇江这座“大爱之城”和“英雄城市”的星空显得更加璀璨。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报道的董剑侠、祁春岚、张荣生、杨永康等老模范,他们的风采至今还留存在镇江老一代读者心中,继续发挥着激励作用。

时间来到20世纪90年代。每当忆及那些年几场令镇江人众志成城的大洪水时,人们一定会想起《镇江日报》报道过的周宜顺等舍生忘死、为抗洪而献身的英雄;王彦波,原镇江船艇学院一位雷锋式的好战士,因为帮助别人而受伤致残,《镇江日报》有关他先进事迹的系列报道,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进而引发了一场“王彦波现象大讨论”;驻镇某部干休所政委林正书,“人到哪里,就把红旗扛到哪里”,《镇江日报》以一篇题为《忠诚与奉献》的通讯,把他的感人事迹推向全国,后被中央级权威媒体“两报一社”联合报道为“军中孔繁森”……

对镇江捐髓第一人的戚熙娟的报道,是让“爱心传递”最经典的案例。2003年8月,作为“镇江市第一例、江苏省首例女性志愿者”,戚熙娟奔赴北京,为一名河南白血病患者捐献了造血干细胞。她的事迹经《镇江日报》等媒体报道后,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爱心接力”,开始在镇江加速展开。截至上个月,全市已有54名志愿者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镇江以全省4%的人口,实现了入库志愿者占全省9%,捐献数占全省10.6%的“爱心佳绩”。

除了讴歌先进、弘扬正气外,爱心和真情还在扶危济困、为民服务中流转。2002年底,七旬拾荒老人杨兆英已罹患重症。贫病交加的她,开始为和自己并无血缘关系的孙女杨路的未来忧心不已。原来小杨路是她10多年前拾荒时捡到的弃婴,如今却苦于无力再照料。杨兆英老人的故事,经《镇江日报》子报《京江晚报》率先报道后,立即引起广泛关注,无数镇江人为之感动,短短1个多月各方就捐款6万多元。在媒体的介入帮助下,杨兆英老人的燃眉之急得以解决,杨路原本即将陷入黯淡的人生之路,再次被照亮。

小杨路的人生峰回路转,也得益于“社会妈妈”的帮助。2003年,镇江日报社与市妇联联手开启“社会妈妈”公益活动,随后众多善良母亲、爱心家庭、公益团体陆续参与进来。“社会妈妈”对各类陷入困境的少年儿童,给予物质、生活和精神上的多重关爱,最终成为一个品牌爱心群体。2009年,“社会妈妈”荣获镇江市首届“大爱之星”称号。

以《镇江日报》及镇江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其他各媒体为载体,组建的爱心组织还有很多。他们广泛参与到各类公益活动中,为这座城市不断提升精神高度。

而无论是《镇江日报》报道过的先进人物,还是被媒体牵头组织起来的爱心人士,他们在奉献社会、表达爱心、传递真情的同时,其实也成就了自己的梦想:“万山红遍”就是赵亚夫的梦想;“满城尽飘黄丝带”就是戚熙娟的梦想;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关爱,就是“社会妈妈”的梦想……

因为“报传真情”,这座城市就是一份爱心感染另一份爱心,一个梦想成就更多的梦想!

拥抱变革步履坚定再出发

7月27日,镇江报业传媒集团正式发布集团标志(logo)和资源说明书。在集团的资源体系中,各类报刊、网络传媒、户外平台、产业集群,一同展现了实力和影响力,昭示着希望与未来。

这是报业新常态下,对于一切唱衰声的最好回应。

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各种新媒体如雨后春笋。包括资讯获取和媒体阅读在内的现代生活,被深刻改变。在此背景下,传统媒体一统天下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不少纸质媒体的经营发展陷入困境。一些传统报人的自信心受到致命打击,纸媒被肆意宣称进入了倒计时。

已走过六十春秋的《镇江日报》,显然无法置身这样的情境之外。然而,越是来路漫长而曲折,越有信心开启光明的前途。面对报业新常态,《镇江日报》回首过去,展望未来,信心满怀。信心最主要的来源是:诞生于大变革时代,并一直伴随转型变革成长发展的《镇江日报》,一定能在新的时代变革中拥抱美好未来。

不妨重温一次镇江报业的发展壮大历程,为走向未来汲取新的更大力量。

1998年1月1日,就在《镇江日报》改为对开大报的同时,子报《京江晚报》隆重创刊。镇江日报社从此步入“一社两报”的新时代,镇江人从此有了“自己的晚报”。而也是在这一年,报业经营取得新突破,全报社广告收入首超1000万元,达到1031万余元。

2002年12月31日,报社旗下的新闻类门户网站金山网正式开通。这是镇江报业的又一次“扩容”,标志着镇江日报社的媒体形态由单一平面,迈进了平面、网媒兼而并有的立体时代。

在“做好做优新闻,做大做强产业”的理念引导下,2006年,镇江日报社与镇江移动联手打造出《镇江手机报》;2008年,报社主办的《镇江画报》与广大读者见面;2010年,报社创办的镇江新闻国旅开门营业;2012年,注资2000万元,成立镇江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2010年5月18日,镇江报业传媒集团正式挂牌成立,从此开启由传统媒体向现代全媒体转型、由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进发的历史新征程。次年,集团总收入首次突破1亿元。

在媒体和产业全面开疆拓土同时,报社的影响力也以其他方式延伸。早在1988年,镇江日报社就创办了“增华阁”青少年作文大赛,迄今已连续举办了28届,被誉为“名城盛事”,参赛人数自1997年突破万人之后,去年已达3万多人。“增华阁”阅读写作大赛入选2014年镇江市全民阅读十大品牌。

2001年,报社组建了“小记者团”,经过15年的发展规模日益壮大,目前小记者队伍人数已达到7000多名。这些自幼与报社结下不解之缘的小记者们,有望成为镇江报业传媒集团各媒体未来的重要关注和使用者。

2012年成立的报业文化发展公司迅速开发公共阅报栏、公共自行车亭等户外资源,成为镇江发展最快的户外传播平台。

2013年组建的数字印刷产业园公司加快园区的规划建设,一期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的集数字出版、绿色印刷、仓储物流、文化创意的新基地基本建成。

回望报业成长之路,一个鲜明印象和突出经验是:镇江报业的发展壮大从来不是在一片坦途中实现,只要步履坚定、奋力跋涉,任道路曲折坎坷,总能收获硕果、抵达成功。

不妨翻开这些年的成绩单。1984年度,复刊才两年的《镇江市报》,便凭借消息《新屋落成八千间 耕地多出两千亩》,获得全国好新闻三等奖。1999年,改为对开大报一年有余的《镇江日报》,捧回了全国中等城市党报编校质量评比优胜奖杯,名列全国第七,国家新闻出版署给出的评价是:“《镇江日报》是一张办得很好的综合性地方党报,是一份出版质量较好的地市党报。”2000年,镇江日报社新闻采编网络系统,荣获1999年至2000年度中国报业电子技术一等奖……

2001年度,《镇江日报》通讯《激活“细胞”应对入世》首获江苏新闻奖。次年,《京江晚报》通讯《账本上的小康之路》首获江苏新闻奖。目前集团旗下各媒体,已累计6次捧回这一全省新闻最高奖。而在今年5月揭晓的上年度江苏省报纸优秀作品评选中,集团旗下共有21件作品获26个奖,其中一等奖5个,获一等奖作品件数为集团历年之最。

现如今,《京江晚报》期发行量6万份,居全市各纸媒首位,是镇江地区首选率和阅读率最高的报纸;金山网2013年成为镇江地区唯一一家国家一类新闻网站,旗下拥有手机报、数字报、《镇江网情》、微博微信矩阵、智慧镇江客户端等全媒体平台资源,并成功打造出网络问政、版主沙龙、金山公益等一批品牌活动……集团各媒体齐头并进,必将更好实现融合发展。

走过六十年,一路风和雨;初心永不忘,前路更光明。

因为我们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广大读者的大力支持;因为我们高举旗帜、引领导向的决心矢志不渝;因为我们深深扎根镇江,面向社会、服务群众;因为我们相信新闻永远不死,相信思想的光芒、文字的力量;因为我们拥有一支热爱党报事业、具备新闻情怀的人才队伍,我们一定能够在变革转型中不断再出发。与时代俱进,与读者同行,在“强富美高”新镇江建设征程中,我们传播的更多精彩故事,必将光荣地载入未来镇江的史册。

镇江日报记者 梁和峰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刘长韬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