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镇江新闻

寻访“影响中国的江苏文物古迹”之古城考古讲座

发布时间:2016-06-05 14:17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为进一步推动江苏省网络文化繁荣发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网络文明建设,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谱写好中国梦江苏篇章营造良好网络文化环境,并为贯彻习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镇江市网信办、金山网联合策划推出了“影响中国的江苏文物古迹”大型寻访系列活动,由金山网组织网友,以寻访镇江为主,走进江苏各地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著名文物古迹,通过参观、邀请文物专家开展讲座等形式,寻访文物古迹背后的文化与故事;组织网友在论坛发布图文贴,进一步宣传和推广江苏,让更多人了解江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

    本“影响中国的江苏文物古迹”大型主题系列寻访活动为江苏省第四届网络文化季系列活动之一。通过开展相关活动,希望能够进一步激发广大网友热爱家乡、热爱江苏、热爱祖国,关注文物古迹、保护文物古迹的热情。

“寻访影响中国的江苏文物古迹”之古城考古讲座

 

 

    金山网讯 6月4日上午,金山网组织热心名城文物古迹保护的网友70多人,走进镇江市图书馆“文心讲堂”,聆听考古专家刘建国先生讲述《三十年间考古城》。

    刘建国先生,为原镇江古城考古所所长、镇江博物馆研究员,从事城市考古30余年,曾主持花山湾古城、铁瓮城、西津渡等遗址考古发掘,撰有《古城三部曲——镇江城市考古》等学术专著,在镇江考古与文物保护方面拥有深厚的阅历。

    刘建国先生在讲座中,以他在镇江三十多年的考古城经历,以城垣、城门为专题,深入浅出、妙趣横生地讲述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镇江两千多年来的城市(城郭)变迁及其考古印证,重点介绍了花山湾古城及三国名城、东吴古都“铁瓮城”等的发现、考古及保护现状。

    讲座结束后,一些网友意犹未尽,围着刘老询问关于镇江历史、名城文物古迹保护方面的相关问题,久久方才散去。许多网友表示,聆听了刘建国先生的讲座,增长了知识,增加了对自己生活的这座古城的认识,也认识到要保护家乡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文物古迹的一份责任。

    本次由金山网、镇江市图书馆联合举办的“文心讲堂”——古城考古讲座,是寻访“影响中国的江苏文物古迹”系列活动继“阅读遗存”之旅、“梁祝发源地”之旅、“大字之祖” 之旅、“梦溪园”之旅后的第五站。    (记者 李斌)

    6月4日上午,金山网组织热心名城文物古迹保护的网友70多人,走进镇江市图书馆“文心讲堂”,聆听考古专家刘建国先生讲述《三十年间考古城》。(摄影 顾华琪)

 

 
     刘建国先生在讲座中,以他在镇江三十多年的考古城经历,以城垣、城门为专题,深入浅出、妙趣横生地讲述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镇江两千多年来的城市(城郭)变迁及其考古印证,重点介绍了花山湾古城及三国名城、东吴古都“铁瓮城”等的发现、考古及保护现状。 (摄影 李斌)

 
图为刘建国先生在讲座中。(摄影 鹤影若初
 
 
 
图为听众在认真聆听刘建国先生的讲座。(摄影 李斌)
 

    图为部分参加讲座的网友与刘建国先生(后排左四)合影留念。(摄影 鹤影若初)

    相关介绍: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镇江市:

    镇江位于江苏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南岸,临江近海,东接常州,西邻南京,北与扬州、泰州隔江相望;长江和大运河在这里交汇,自古襟吴带楚,控南拒北,历为长江下游水陆交通枢纽、军事重镇。长江流经镇江辖区103.7公里,古运河从京口闸到谏壁闸贯穿新老市区。市区滨长江南岸,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宁镇山脉伸向市区的余脉断续其间。市内诸多山丘林立,遥相呼应,气象非凡。

    镇江历史悠久,商代是土著居民荆蛮族聚集之地,是吴文化发源地,六朝重镇(三国东吴创业地之一、南朝宋齐梁三朝帝王之乡),从隋唐至清朝中期千年漕运的江南枢纽,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对外通商口岸和商埠,民国时期的江苏省会,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新四军茅山抗日根据地。

    早在西周康王时(前1020~前996年),镇江为宜侯封地,“宜邑”作为西周姬姓诸侯国“勾吴”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在,同时也具有军事驻防性质。春秋时属吴,称为朱方。朱方被吴国设置为“朱方之县”,这是春秋时吴国唯一见录于史藉记载的县名,朱方是当时吴国西部的一座重要城邑。周元王三年(前473年)越灭吴,属越。楚灭越后,名谷阳。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帝东巡时以谷阳有王气,遣赭衣囚徒,凿断京岘山,筑驰道,改称丹徒。秦灭楚后,置三十六郡,丹徒县属会稽郡(今苏州),丹徒县治设于丹徒故城。汉代丹徒设左、右尉,县城有城隍庙、东岳庙,当属万户以上大县,具一定规模。丹徒故城滨临长江,城东南即是徒阳运河入江口“徒儿浦”,是一座古代河口城市,与运河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也是临江踞守掌扼交通咽喉的军事要地。至唐仍有故城。

    镇江之市区,秦汉时为京口,三国时已有京城,东汉后期即有城垣,建于何时已不可考。城垣为土城,以山为垒,以土为城,《南齐书.州郡》称“京城因山为垒,望海临江,缘江为境”,应是较大范围的城池;《京口山水志》曰“郡城周十三里,即吴京城故基”;《三国志》载,汉献帝建安九年(204年)孙韶“缮治京城”。元《至顺镇江志》载:“郡城周迴二十六里十七步,高九尺六寸。晋宋间,城固不废。”但建安十三年,孙权自吴(苏州)移驻京口,在北固山前峰即今鼓楼岗一带筑子城,号铁瓮城,作为治所。《舆地志》载,子城周迴630步,开南、西二门,内外皆固以砖甓。以后历代筑城均以北固山为中心,逐步扩展。东晋时期,郗鉴曾修子城,王恭亦对子城进行改建。东晋初,京口为晋陵郡治,刺史郗鉴当时出于军事防卫需要,在铁瓮城以东修筑了晋陵罗城,该城即晋陵之郡城——京口城,为子城之罗城。罗城位于市区东北的京岘山的余脉上,城垣走向随京岘山向城区和长江边的山势曲折蜿蜒,城垣大部分是依山加土夯筑而成,“因山为垒,缘江为境”,北城垣濒临长江,平面略呈梯形,城周长约十里。至唐、宋时期,该城废弃。今考古证实城垣遗迹尚存2000余米,有多处夯土城墙的一侧或两侧有砖砌护墙,砖上印有文字,其中有“晋陵”、“晋陵罗城孟胜”、“砖城”、“花山”、“罗城砖”、“东郭门”、“南郭门”等砖文,未发现晚至宋代的夯土城及文字砖。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县治从丹徒移至治京口,此后固定于京口。开皇十五年置润州。炀帝大业六年(610年),拓开江南运河“自京口至余杭(今杭州)八百余里”。唐开元年间(713-741年)润州刺史齐濣于江北新开伊娄河,在江南移漕路自丹徒口至城西京口港,设京口堰,使大运河与长江在京口交会,南北运河相接,京口港成为这一交叉水系上的枢纽港,主要功能是转运漕粮与贡品,极大的促进了镇江经济的发展。

    唐文宗大和年间(827-835年),观察使王璠筑子城之东西夹城。东夹城自子城延出,经东门坡到清风桥(范公桥)一带。城门有二,南曰建德,后改为朱方;西曰清风。西夹城经千秋桥、万古一人巷到高桥北一带。城门有二:东曰千秋,后改名铁瓮;西曰崇化,后改名高桥。《至顺镇江志》载:“子城并东西夹城,共长十二里七十步,高三丈一尺。”唐僖宗乾符年间(874-879年),周宝为镇海节度使,筑罗城。该城土筑,又名土城。(南唐时,润州刺史林仁肇曾修子城。

    北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升润州为镇江府,此为镇江行政建制得名之始。南宋宁宗嘉定七年(1214年),镇江知府史弥坚重修罗城,增开城门7座。但到度宗咸淳年间(1265-1274年)已废其五。仍存城门12座:东面有青阳门,南面有南水、通吴、仁和、中土4门,西面有登云门,北面有定波门,西南有鹤林、放鹤2门,西北有还京门,东北有利涉、通津2门。宋代城市规模扩大,志载宋代镇江城内有7坊:崇德坊、化隆坊、太平坊、践教坊、静宁坊、临津坊、还仁坊; 33条街巷,城市中心移到大市口一带,至今未变。到理宗(1225-1264年)时,城市人口达到近17万人,其中城厢区人口达5.68万人。

    元初,“凡郡之有城廓者皆撤而去之”,镇江城廓听其败坏。至元代中业时,城市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文宗至顺年间(1330-1331年),镇江城区有7隅、28坊、5市、7街、82巷,人口有19万人,其中城厢区人口为6.5万人。

    元末明初,(顺帝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攻占镇江,派)驻守镇江元帅耿再成在宋元废城的基础上开始重新筑镇江府城。明洪武元年(1368年),指挥宋礼加砌砖石,城周9里13步,高2丈6尺,有4座主要城门:东曰朝阳,西曰金银,南曰虎踞,北曰定波。西门北侧还有一小门。清代实测,城周长12里有余。面积约2.8平方千米。清康熙元年(1662年),将军刘之源重修。此后多次修缮。是为“明清府城”。明清时镇江港成为粮食、棉布、丝绸、木材等商品的中转港。

    清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攻克镇江,在明清府城北部沿江一带加筑外廓,志称“新城”,长6里200步,共18座城门,面积约1.2平方公里,。太平天国失败后(新城逐渐毁坏),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新城被清政府拆除。现尚存姚一湾小营盘残垣十余丈。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1858年签订的中英《天津条约》中,镇江与汉口、九江、南京等沿长江城市被列为通商口岸,并允许英人在城中设立租界。咸丰十一年(1861年),英国在镇江云台山取得土地156亩永租权,设租界。租界范围包括云台山下西至小码头,北至江边,东至镇屏山巷,南至银山门街。

    镇江辟为商埠后,随长江航运兴起,镇江商业发展迅速,镇江发展成为长江下游航运和商业重地。同治、光绪年间(1862-1909年),城市街巷扩大,人口增多,光绪年间有6市、24坊、35街、154巷。到宣统三年(1911年)时,人口达到47.76万人,其中城厢区人口有12万多人。沿江市街更向西发展到金山河一带。1908年沪宁铁路修通,市区又渐次发展到西火车站,此期间城墙开始陆续被拆毁,城内外融成一体。(但清末海运兴起,漕运废止,镇江一度衰落。

    民国十七年(1928年),国民政府定镇江为江苏省会。

    铁瓮城是镇江市区迄今考古发现年代最早的城池。建安初年(196年)孙权始建。铁瓮城又名子城,晋、唐以降,镇江地区的州、府衙署均设于此,至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在城内外发现了三国以降历代城垣、城门、衙署及路、壕等多处遗址。2000年铁瓮城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后,通过合理规划,构建了铁瓮城与北固山——日精山——定波门——六朝城墙遗址绿带体系,形成城市历史空间网络,全面凸现了历史环境的完整性。

    镇江辖区内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18处,其中国家级4处(15个点),省级23处,市(县)级191处,另外有市政府公布登记保护的不可移动文物240处。镇江的文物古迹具有历史跨度大,内涵丰富,门类齐全,个性鲜明的特点。

    古文化遗址:从七里甸至大港沿江一带,分布着分布着众多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和“湖熟文化”遗址。莲花洞、 丁沙地、 断山墩 城头山、戴家山、磨盘墩、龙脉团山、枕山、马迹山等文化遗址对于古代长江下游史前考古和吴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古城墙遗址:铁瓮城遗址、花山湾东晋古城墙遗址。

    古墓葬:全国闻名的有大港烟墩山西周土墩墓,曾出土带有长篇铭文的青铜器——“宜侯夨簋”,上面记载了西周初年井田制与奴隶制的一些情况,周康王改封虞侯为宜侯的经过,并且成了“吴为周裔”的实物佐证。还有母子墩土墩墓,青龙山春秋贵族墓,古楼岗西汉荆王刘贾墓,北固山东吴太史慈墓,黄鹤山宋米芾墓,京岘山宋抗金名将宗泽墓,夹山辛亥烈士赵伯先墓等。

    古石刻艺术:焦山有400多方自六朝至明清的碑林和西麓沿江一线100多方摩崖石刻,尤以六朝摩崖石刻号称“大字之祖”的瘗鹤铭最为著名。

    名人遗迹和故居:南山有南朝宋戴顒听鹂山房、梁昭明太子萧统读书台,唐李德裕杜鹃楼;金山有宋苏东坡写经处楞枷台、佛印山房,焦山别峰庵有清郑板桥读书处等。北固山的北固楼、多景楼,南朝梁萧衍、唐李德裕、李白、王湾、宋苏东坡、米芾、陆游、辛弃疾、元萨都剌等均在此写有不朽诗篇。南齐刘勰(约465- 532) 撰著《文心雕龙》50篇,论古今文体,是我国第一部体系完整的文学理论巨著。北宋沈括 (1031-1095)晚年,定居镇江,在梦溪园里总结了毕生学术研究,写成《梦溪笔谈》......

    ——摘自《江苏省地方志》

 
来源:金山网 作者:  责任编辑:黄跃巍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