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8:20,北汽镇江公司四个车间的每个工段上,着装一致、队列整齐的各班组员工都在开晨会。10分钟内,总结前一天工作、表扬优秀员工、明确当天工作内容及要点,新的一个工作日开始。
杨爱民是焊装部生产科科长,每天会和同事们一起开这样的晨会,即便前一晚加班到深夜11点。“习惯了,加班加点在量产之前是常态,几乎所有车间都会加班。毕竟所有调试、磨合的工作,必须要在7月28号之前完成”。
从2015年12月28日,到2016年7月28日,按照北汽集团的既定规划以及市场需求调研,镇江公司必须要在7个月内实现北汽首款SUV车型BJ20的量产目标。
“首车下线到规模量产,其实是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7个月里,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完成这一变化,并且将‘质’做到细致、精致、极致。也可以说,我们现在是练‘内功’,为BJ20的规模量产蓄积能量。”北汽镇江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何章翔说。
细致,保障“北汽速度”
“今天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工艺流程、力矩、设备验证;设备互锁功能;大灯工装……”在杨爱民开晨会的同时,总装车间底盘工段T1班组班组长陈云龙,也在给组员们开晨会。“别小看这不到10分钟的晨会,会上明确一天的工作,指出需改进的环节,避免大家工作中走弯路,浪费时间。时间,对我们而言太重要了。”
陈云龙手中一沓厚厚的《晨会记录表》里,记录了4月份每天晨会的内容,有问题、有表扬,也有技术工人的休息时间。站在一旁的底盘工段工段长汪平说,记录员工休息时间,是为了以休息时间为参考,保证员工工作时的精神状态。“一旦在工作中发现谁状态不佳,当天就不会允许他在重点岗位工作,并且会尽量安排他休息一段时间后再上岗,工作由班组长暂代。”
“汽车生产的每道工序都是细致活儿,流程中的每个工艺、环节都容不得有半点差池。及时的调整,既是对员工的关爱,更是对质量的保证。”进入镇江公司有段日子的汪平说,“这也是‘北汽速度’的一个侧面。”
休息时长的保证,不代表工作时长的固定。无论是陈云龙、汪平还是杨爱民,加班到晚间,甚至次日凌晨,都是常有的事。“所有一切,就是为了保质保量地‘干’出一辆辆整车。”杨爱民说。
“一款新车从立项到上市,一般需要38-39个月的时间,而BJ20只有24个月。”时间上的明确要求,让生产技术部长李昆对效率的关注更甚。他说,1440个零部件来自于100多家供应商,要想把每一辆车造好,不仅需要600多名员工标准一致,把每一个零部件快速无偏差地安装到位,还需要完成极端环境下汽车性能测试、众多供应商零部件稳定匹配等环节。这是一个需要磨合的过程,也是和时间赛跑的过程。
“不过我们很有信心。经历了去年的‘5.30’‘9.30’‘12.28’,我们已经习惯公司用明确的时间节点来倒推工作安排,习惯将潜心专注转化为速度地提升了。”李昆推了推鼻子上的镜架,语速很快。
精致,实施“毫米工程”
相比一个多月前,焊装车间里的人员增加了,也更忙了。物料运输车、空中输送系统的总成吊具都在按照“规则”来回运作。156台机器人刚刚完成一个批次的试生产后,在技术人员的编程中,进行着又一轮调整。“100多台机器人工作的场面,还是很壮观的,焊接的火花也很美。”说起这些,杨爱民颇感自豪。
最让他和同事们自豪的,是他们正在围绕精度提升实施的“毫米工程”。当然,“零误差”要求的提出更多的还是压力。
在北汽镇江公司,很多员工可以随时从口袋里拿出一串间隙尺,而在焊装车间,以毫米为厚度单位的间隙尺就更加重要。“有一次,地板工段的零部件与夹具不匹配。检测后发现,原来零部件与塑膜的参数要求不一致。工程师和焊装部部长就亲自调试,能对机器优化的就进行优化,并要求供应商到现场对校。”杨爱民说,“每调试一点就用间隙尺测量,做到无误差。”
还有一次,总拼工段门槛的加强板与大底板配合时出现几毫米的间隙,工人们又通过手工调整后,将参数提供给机器人,最终实现了两块板衔接的“零误差”。
为什么焊装车间要重点实施“毫米工程”?
因为“如果车间出去的产品有0.5毫米的误差,在后道工序就可能被放大成5厘米,这是绝不允许的。”为了更加形象,杨爱民说了几个小细节,“如果加油口盖出现偏差,侧围安装就有问题,更别说整车的装配了;门盖的滚边包边,不能零误差就会有明显波浪;表条的间隙面差一大,直接影响外观。就像总经理和部长说的,追求毫米无偏差,才能让BJ20更加精致,获得更好的口碑,在市场上更有竞争力。”
极致,诠释“工匠精神”
在总装车间,时间上对速度的追求和空间上对零误差贴合的要求,同样渗入每道工序,最终将呈现在一辆一辆下线的整车上。
“公司设定的一期年产能是15万辆,意味着每小时生产30辆车,除去员工生理休息时间及设备开工率等因素,我们测算结果是108秒就得生产下线一辆整车。而从冲压车间定型板材开始,大型零部件需要经过4个不同车间的自动化程度很高的生产线,‘走’过至少4公里的‘路’。经过数百名员工各司其职、紧张有序的流水操作后,才能‘化零为整’,成为一辆整车。”说到量产,总装部长夏金波将整个汽车生产过程比喻成一个孩子的成长,“首款BJ20下线就像孩子刚刚出生,量产就像是孩子独立行走。这个过程,我们所做的一切,就像年轻父母养育孩子一样,是最艰难的时段。”
两个月前,在装配前保大灯时,夏金波和同事发现大灯间隙左大右小,“距离2.5毫米的工艺标准仍有差距”。于是,他们随即成立了由工程师总负责,技术员、零部件供应商和研发人员等组成的大灯匹配攻关小组,先从车身、零部件上找问题,再拿大灯、保险杠到标准车身样件上安装。最终,问题被找到。
“问题出现在哪个工序,就‘谁家孩子谁抱走’,包括零部件供应商,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修改完善后,再次进行装配,确保无误后才可以确认通过。”夏金波说,“集团领导在对‘工匠精神’的解读中,提到了‘极致’。我想,这也算是追求极致的一种体现吧。”
为了追求这个极致,夏金波他们不怕在这7个月的磨合期里暴露出问题。相反,不断以用户角度挑刺找问题。作为总装部负责人,他一再告诫自己和同事,装车不是拼车,不是把零部件拼上去就完了。用户的舒适感,来自于每一个生产环节对极致的追求,“哪怕是工艺文件里一个错别字也会认真对待和订正。目前,90%以上的问题已经解决”。
对7月28日量产前北汽镇江公司员工的专注与忙碌,何章翔言简意赅:“在7个月里实现人与人、机器与机器、人与机器的磨合,将工艺和匠心融入BJ20,真正做到‘造精品车,行至善路’。”(王红卫 王小月 崔骏)摄影 张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