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网讯 扬中农民缪士贵在田间地头摸爬滚打二十载,练就一手“望闻问切”绝活,成为远近闻名的“农机医生”。在近日举行的第三届江苏省技能状元大赛农机修理工镇江选拔赛上,他过关斩将夺得第二名,将代表我市与其他两名队友一起出征省技能状元大赛。
“缪士贵是这次我市参加农机修理工省赛的唯一一名新型职业农民,而其他的选手有的来自农机生产厂家,有的来自农机专业单位。”市人社局职建处负责人说。缪士贵脱颖而出绝非偶然,早在2013年,他就在全市农机修理工职业技能竞赛中首次夺冠,并代表我市参加第四届江苏省农机职业技能竞赛获得团体优胜奖。
47岁的缪士贵是扬中天鸿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成员,黑瘦精干,一看就是个接地气的人。记者日前在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看到缪士贵时,他正和集训的队友们在联合收割机上练手。
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民,为了谋生,缪士贵曾做过木匠、干过瓦匠,他看到农村的农机维修难,心想自己如果能掌握这门手艺,不仅自己有了饭碗,也可以帮助农民兄弟。看好农机发展的前途,缪士贵果断转行,下决心拜师学艺。凭着对机械的喜爱,他用心钻研维修技能,一年半后便自立门户。
“1999年,收割机开始进入农村,2005年,插秧机来了。”老缪目睹了一辆辆农机开进农村的进程。每一台新农机都是一个新挑战,他一面找机会到厂家学习培训,一面自己钻研,不弄明白绝不放手。这两年厂家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农机新品越来越多,治虫、施肥等用的打药机、喷杆式喷雾机等正逐渐进入农户家中。老缪不敢懈怠,全力以赴学习新技术新技能,紧跟农机发展的最新技术。过去插秧机是步进式的,人跟在机器后面跑,一天下来人很累。而现在的乘坐式插秧机大大提高了效率,一天至少可插60亩,人也轻松多了。但刚使用这新机器时,农民不太懂操作,秧针被打坏频率较高。农忙时,秧苗当天必须栽完,一旦机械出故障,农民兄弟往往心急如焚。老缪一接到求助电话,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调整修理,成了“及时雨”。看到农机重新开始工作,疲惫的他开心地笑了。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的王平会老师是这次预选赛的裁判,他清楚地记得,比赛用的收割机型号老缪没见过,但他并没有慌乱,“诊断处理故障的思路相当清晰”。老缪笑道:“机器的原理是相通的,修的多了,自然熟能生巧了。”
老缪在集训中认识了其他的高手,非常高兴,庆幸自己又能学到不少新技术。“现在农村的农机越来越多,但愿意留在农村搞农机修理的年轻人却不多。”老缪有点遗憾,一线农机修理工往往工作在田间地头,浑身泥巴不说,干活时田里的蚊虫叮咬也无暇顾及,年轻人自然不愿干。“农机市场会越来越大,需要更多高技能的年轻人加盟。”他期待着。(王文清 沈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