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网讯 近日,新区丁岗镇的孙氏后人在整理孙氏宗祠时,在祠堂里发现了一块清朝乾隆年间的古碑,上面记录着孙氏一族的田产和家族训示等内容。
上月底,丁岗孙氏宗祠在被清理时,有人在里面发现了一块古碑。这块古碑高1.8米,宽90厘米,厚18厘米,由于一直埋藏于地下,基本没有破损,保存得十分完好,上面的碑文也没有磨损,字迹十分清晰。这块古碑的发现还有一段故事:当时孙氏后人正在清理祠堂里的垃圾和杂物,一位孙氏老者在一旁说,他记得以前宗祠里还埋着一块碑,具体地方好像在院子的西侧。于是孙氏族人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在那里进行了挖掘。果然,在老人指示的方位,挖到地下五六十厘米时发现了一块碑。
那么,这块古碑上到底写着什么呢?前天,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会员马阿林特地将碑文抄写下来,拿去研究。他介绍说,这块古碑上总共1864字,据碑文记载,孙氏宗祠的始祖是文式公孙法,其于南宋时迁居丁岗。同时,上面还记载孙氏宗祠拥有房产52间、土地约158亩。并注明这些土地是祀产田,分别位于丹徒、丹阳两邑,以及各地拥有的数量、土地状况及所处位置。那么,什么是祀产呢?祀产是维持祠堂生存的资金保障,祀产田可以放租,给佃户租种,然后收租,维持祠堂运转。“也就是说,基本把一个宗祠账册原原本本刻到了石碑上。”马阿林说。不仅如此,古碑上还刻了一些警示用语,大意就是后代不肖子孙不得将此处宗祠买卖,否则可以“曝光”和“立案”。
此碑是清乾隆四十五年立的,距今已经有236年。几位到过现场的我市文物研究者表示,现在的孙氏祠堂的建筑风格应属于清末风格。据史书零星记载,从乾隆到道光、咸丰年间,当地建筑损毁严重,甚至祠堂也未能幸免,现在的祠堂应该是晚清时建的。(竺捷)竺捷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