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镇江新闻  >   镇江新闻 - 社会

捐献遗体,“田埂医生”为医学贡献一切
行医41年,乡村医生向钟爱的医疗事业最后一次“致敬”

发布时间:2016-03-08 00:33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金山网讯 昨天下午,丹阳市导墅镇下琴村卫生室里,医生张冬梅从一天的劳碌中抬起头来,恍然中仿佛看见共事16年的师父又在朝着自己微笑。一眨眼,人影散去,略显空荡的桌面上只有一台血压计、两个茶杯和一张用圆珠笔压好的处方单,仿佛他只是出门走诊,随时都有可能回来。

曾经,这张桌子前,每天都会坐着一位满脸笑容、态度和蔼的医生,为邻村,为从外地慕名而来的患者诊治。可是,这样的场景再也不会在这个诊室里上演——2月23日,这位医生因病救治无效离开了人世。2月24日早晨,他在遗嘱中提到的愿望达成——作为我市今年首例遗体捐献者,他的遗体被捐给江苏大学医学院,以供医学教研。

他,就是原丹阳市导墅镇双元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村民口中的“田埂医生”——张宝生。

当了一辈子乡村医生,他认为应该为医学贡献一切

2月23日晚9时许,张宝生的生命走到了尽头。医生宣布死亡后,家属虽万分悲痛,却依然颤颤巍巍从柜中拿出一张遗嘱。“我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也是一位全国优秀乡村医生,我志愿将自己的遗体奉献给医学科学事业,为祖国医学教育和提高疾病防治工作水平,贡献自己最后一份力量。我死后,请亲属按照我的志愿,立即拨打江苏大学医学院办公室电话……”

2月24日上午,江苏大学医学院相关负责人来到张宝生家中,为其整理妆容后,对着遗体深深地三鞠躬……至此,这位在田埂上行走了41年的乡村医生,遗愿终于达成。他的生命也在此刻得到了另一种升华。

从2013年被查出患有胃癌,到今年2月23日去世,张宝生在人生的最后几年仍坚持给病人看病。他想得最多的,不是如何享受生命中最后一段时光,而是尽可能发挥出自己的最大价值。在重病逐渐侵蚀健康时,张宝生做出一个决定——捐献自己的遗体给医疗科研机构。

按照遗体捐献要求,必须有申请人直系亲属签字才可以。去年,当张宝生拿出一张《镇江市公民生前志愿捐献自身遗体申请登记表》,要求妻子张红梅和儿子张江签字时,他们才知道,张宝生已经拖着病躯多次往返于镇江、丹阳两地,想在红十字会办理遗体捐献申请手续。对此,母子俩十分震惊,当场拒绝了他的要求。“我这个病也治不好了,作为共产党员,我应该捐献遗体,造福更多患者。就这么一个小小的要求,你们都不能满足吗?”当了一辈子乡村医生,张宝生认为应该为医学贡献一切,包括自己的遗体。

这次冲突,并没有丝毫动摇张宝生的决心,经过多番劝说,妻儿终于妥协,含着泪,在申请登记表的直系亲属一栏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在田埂上走了41年,他每天背着药箱上门免费服务

张宝生1954年11月出生于丹阳市导墅镇下琴村,1975年在下琴村卫生院工作,2001年行政村合并后,他服从工作安排来到桑园村卫生院。他背着药箱,扎根医疗技术落后的农村,在田埂上一走就是41年,为广大村民提供了最基本的医疗服务和疾病防治。

当一名能治病救人,为乡亲解除疾病痛苦的好医生,是张宝生从医生涯中一贯秉承的态度。他刻苦钻研医术,中医中药、针灸技术精良,擅长医治疑难杂症,在采用中草药预防、攻克乙型脑炎和红眼病等农村多发疾病方面成绩显著。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普遍缺医少药,张宝生几乎跑遍了县城以及周边的丘陵山区,采集到的中草药超过260种,并种植中草药十多亩。为了保证临床安全,他甘做当代神农,亲尝百草,以辨别药物作用。

村民张书荣在田间劳动时被毒蛇咬伤,由于家中经济困难没能及时就医,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张宝生接诊后认为还有救治希望,为了及时监测病情,对症下药,他毅然住到患者家中。他亲自采集中草药,采取内服外敷的方法,反复多次排毒治疗,在三天三夜陪护观察后,病人意识逐渐清醒,并最终痊愈。这样的病例在张宝生的行医生涯中屡有发生。

张红梅身体不好,没有固定工作,一家人的生活全靠张宝生的收入维持。生活中,张宝生十分节俭,从不讲究吃穿。每当遇到一些拿着几毛钱来求医的孤寡老人,他总是热情相迎,先是宽慰患者,再仔细诊断。确诊后,他还会自己掏钱给患者拿药,并用自行车送老人安全回家。64岁的沙庚荣,其妻子曾因子宫肌瘤出血找到张宝生诊治。由于病情严重,必须尽快入院,在得知患者经济困难后,张宝生当即垫付2000元医药费。这份恩情,沙庚荣铭记了十多年,“他自己的经济情况也不好,却一下给我垫这么多钱,这种恩德我说什么也不能忘”。

41年来,张宝生每天背着药箱走东村、穿西村,为病人上门服务从不收一分出诊费,村民都发自内心地爱戴他,称他为“田埂医生”。为了村里的患者,他多次拒绝了条件优越医疗机构的高薪聘请,坚持留在农村卫生服务站。在他的带领下,导墅镇双元社区卫生服务站被评为丹阳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而他自己也于2008年被评为年度“全国优秀乡村医生”。

他虽然离开了,但他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造福患者

说起张宝生的为人,张红梅、周围邻居、邻村患者都不约而同地说,“低调、高尚,对所有人都好”。

“他有什么事全自己扛着,对别人永远都是笑脸。”相伴38年的妻子张红梅还没有从悲痛中走出来,呆呆地望着整理出来的荣誉证书、工作手册和一摞照片,止不住地流泪, “要不是整理遗物,哪会知道有这些呢,他能把所有人照顾好,就是不关心自己。”

在张红梅的印象中,两人从来没在一起过春节,“他每天天不亮出门,天黑回家,因为担心病人,饿肚子走诊成了家常便饭”。张宝生究竟给多少患者看过病,已经无从算起,可是村民都知道,只要谁家有人病了,一个电话,不管白天黑夜,张医生就会拎着药箱赶到。

“他的医疗水平高,口碑极好,邻村患者也常常慕名而来。”回忆起张宝生遭受病痛折磨,却咬牙坚持上班的情形,导墅镇卫生院院长张松清声音低沉很多,“肿瘤开刀才两个月,他就又回到工作岗位,几乎没有好好休息过一天。”

一起共事的徒弟张冬梅发现,诊室没人的时候,张宝生常会忽然低下头,皱着眉,捧着肚子,“我劝他住院治疗,他却说不放心患者,担心离开后会忙不过来”。

今年农历除夕,张冬梅发现往常上午6点多就到卫生院的张宝生“迟到”了两个钟头,下午4点多,在看完最后一个病人后,他还提出让大家早点下班。虽然觉得有些反常,但张冬梅并未多想,互相道别后回家了。初二上班时,没见到张宝生,她第一反应是“出事儿了”。

2月13日,张冬梅来到张宝生家中。回忆当时的场景,张冬梅忍不住抽泣。“我师父没生病时,有1米75,150斤,初六再看到他,只剩下不到90斤,鼻子、嘴巴都在出血!”

2月23日,张冬梅再次探望张宝生时,张宝生面对来人,费力地抬起眼皮:“没用……别来了……要给大家看好病……有时间帮我……把桌子里……孙子的照片带来……”令张冬梅没想到的是,这些只字片语,竟成了张宝生留给她的最后话语。

当晚9时许,张宝生因病医治无效去世,家人遵其生前“不讣告、不举行任何追悼仪式、丧事简办再简办”的要求,并按照遗嘱中留下的电话,与江苏大学医学院联系。2月24日上午,张宝生的遗体被抬上担架,送往医学院。

张宝生走了,离开了他所钟爱的医疗事业,而他的遗体将用作医学教研,继续造福更多患者。这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乡村医生,无论是生前还是生后,都给这个世界留下了暖暖的爱。(杨泠 通讯员 孙小培 田辉康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邓宇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