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网讯 今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赵薇的一首《六尺巷》,让安徽桐城的“六尺巷”火了,继而成为今年春节黄金周期间最热门的旅游景点之一。“六尺巷”的典故在歌中被唱明白了,不过,这个典故并非专属桐城“六尺巷”,在我们镇江也有一条巷子,也有这么一个典故,那就是在市区南门大街附近与贺家弄平行的尤唐巷。事实上,与“六尺巷”精神内涵相似的巷子镇江原先还有很多条。
两地一典,尤唐巷就是镇江的“六尺巷”
市民政局区划处徐雨平介绍,在镇江的老地名中,和“六尺巷”典故相似度最高的是尤唐巷。在上世纪80年代初出版的《江苏省镇江市地名录》中对尤唐巷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尤唐巷东至南门大街,西转北至靳家巷,长103米,宽2米。据清《丹徒县志》记载,尤唐巷原称油炭巷,后称尤唐巷,沿用至今。相传,这里原住有尤、唐两家,尤家要大兴土木,建造房屋,唐家提出要让三尺滴水地,因此两家起了争端。当时,尤家为京官,唐家为地方官。尤家子弟即写信给在京做官的家人,想借势压一压唐家,不料尤家人复信只写了四句话:“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尤家人接信后,立即醒悟,主动让地三尺。唐家人深受感动,后来在翻建房屋时,也同样效仿尤家让地三尺。
“‘两地一典’甚至‘多地一典’这种情况其实并不少见,关于这个让地三尺的故事,除了安徽桐城以及我们镇江之外,我在郑州、山东等地都曾经听说过。”地名专家柳伯书表示,地名的来历很多都是来源于传说,能够考证的不是太多,既难证明是真的,也难证明是假的。这个“让地三尺”的典故之所以会在多地出现,更多地是体现了一种谦让的精神,提倡邻里和睦相处、官不与民争利等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
倡导礼让,镇江有多条巷子与此相似
“央视让桐城六尺巷火了,其实镇江有多条巷子和六尺巷精神内涵相同。”市民李赞扬曾参与过第一次地名普查,对镇江老地名颇为了解,并著有《寻常巷陌》一书,介绍了镇江多个老地名的由来。“留余巷、有余里、三多巷、堂留巷、尤唐巷等表达的都是相似的精神内涵。”
据李赞扬介绍,在清真寺街至山巷曾有条东西向的小巷叫留余巷。这是一条民国时期的巷子,商人黄先生在此买地皮建了三进楼房,预留四尺宽余地供他人行走,故名留余巷。近代大实业家张謇在镇考察闻听此事大为感动,欣然题写“留余”二字镌刻在巷头券门之上。虽然留余巷已不复存在,但张謇的“留余”石碑被市民保护下来,由镇江市博物馆收藏。
李赞扬说,镇江还有一个巷子叫三多巷,地点在山巷东面,南至曹家坡,北通杨家门,长116米,宽2米。相传原是杨、完、童三家的火巷,翻盖房屋时,三家协商一起拆除自家的火巷,让出地皮,形成巷道,方便周围群众行走,因此这巷子被取名三多巷。堂留巷则位于大西路中段,紧傍电力路,它是一条弯曲的小巷,南出口在大西路,东出口在电力路。堂留巷地名含义就是天主堂留下的巷子。以前有块地界碑,大意说的是当年天主堂在此购得地块,在开发房地产的时候,特地让出一块地方做巷道,方便群众。
邻里守望,老巷子中仍有质朴民风
在《江苏省镇江市地名录》中,记者看到,有余里已于1957年并入杨家门,留余巷于1957年并入大巷,其后,大巷又随着山巷的拓宽而消亡。堂留巷也于近年随着城市拆迁而消亡,目前三多巷和尤唐巷依然存在。
从南门大街进入尤唐巷,巷子南边是一排楼房,北边则依然是一排平房,平房后面是几栋红砖空斗房,正在搬迁,大部分人家都已是人去楼空。巷口南面的一堵墙上有两块牌子,一块是尤唐巷的地名标志牌,而另一块则是24字文明宣传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是新的时代精神,与尤唐巷典故背后的礼让精神有不少相似之处。
赵祖章就住在南面的那一排楼房中。“这几栋楼有些是化工系统盖的宿舍楼,有些是蓄电池厂盖的宿舍楼,楼里住的大部分都不是尤唐巷的老人,对巷子的典故估计也都说不清楚,只依稀听说巷子名字的来历和尤姓、唐姓两户人家有关。”赵祖章说。
贺家弄社区副书记佘斌在贺家弄社区也已经工作了10年了,对这一片非常熟悉。“这是一片老小区,虽然对巷子的典故不一定说得清楚,但是老巷子中依然有质朴的民风。”佘斌说,在尤唐巷中,居民之间互帮互助、邻里守望的事情很多。居民徐广春十余年义务巡逻,守护小巷平安;也有居民家中遭遇变故,并不富裕的邻居送米送油,帮助孩子完成学业……
“‘终见乘桴去沧海,好留余地许相依’,这是留有余地一词的出处。做人做事要考虑别人,不要为难他人,要给他人留下回旋之地,这是一种品德,是做人的准则,也是一代一代镇江人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老地名中就包含着这种宝贵的精神内涵。这也是保护老地名的重要意义之一。”李赞扬说。(记者 朱秋霞)摄影 马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