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镇江新闻  >   镇江新闻 - 民生

镇江江心洲菜农曹和美为市民菜篮子坚守

发布时间:2016-02-08 11:59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金山网讯 近年来,江心洲的优质蔬菜逐渐得到镇江市民的青睐。原因很简单,那里环境污染少,种植环境好,农药检出率低。同时,从江心洲的田头到市区的菜市场距离短,有人做过测算,蔬菜从采收到上市不超过3小时,称得上是绝对新鲜。因此他们的菜在菜场中销得快,这已成为市区不少菜市场中每天上演的一幕。 

    现在,江心洲的蔬菜可以说在镇江市区全面开花。江大菜场、丁卯桥附近的菜场、江滨新村菜场、南门大街的固定门面,还有镇江农批市场的几位蔬菜经营大户。每年冬季,本地市民菜篮子中的叶菜有不少来自江心洲。尤其是在雨雪天外地菜难运输的情况下,江心洲的蔬菜就是市民餐桌的保障。不过,这样一份常年忙碌的辛苦,却不是每人都能承受的。

    一个上午走了200千克菜

    曹和美今年58岁,土生土长的江心洲人,卖菜卖了几十年,家里有五六亩地,分别种着菠菜、青菜、豌豆苗和青蒜。她一般每天清晨4点多就起床了,将采摘的菜放到电动三轮车,便去赶6:10最早的那班汽渡。然后再骑到江苏大学附近的东风菜场,这样骑下来,就到了7点左右,正好卖菜。

    隆冬季节,如果再碰上雨雪天气,一路上骑着电动三轮车并不好受。因为早上赶到菜场至少需要40分钟,就等于每天卖菜前先吹40分钟的冷风。虽然天天如此,但与过去人力三轮车相比,曹和美说比以前要好多了。

    曹和美在东风菜场卖菜已有八九年了,是东风菜场资格最老的一批镇江菜农中的一员。不过记者发现,她并没有在菜场大厅里面卖菜,而是在菜场外的一个名为“自产自销区”的专门区域卖菜。这个区域位于菜场的侧门,上面搭了一个大棚子,两边是通透的,即便是好天气,也是到处冷风。摊子也是水泥条板铺就,非常简陋。

    虽然没有菜场大厅的卖菜条件好——里面没有风吹,人气更旺,但却一点也不影响曹和美卖菜的速度。前天,记者赶到菜场时已临近中午,她当天拉去的200多千克菜已卖了一大半。记者粗略统计了一下,分别是30千克青葱、25千克青蒜、15千克豌豆苗、40千克菠菜,45千克青菜,比菜场里面的那些固定摊位卖得快多了。

    前天是曹和美年前最后一个卖菜日,可是,昨天早上曹和美起来后改变了主意,有一帮老客户还指望着她的菜呢。于是,她把地头的一些剩余菜带到了东风菜场,结果一抢而光。

    与江大老师成了朋友

    为什么会出现一抢而光的情况呢?因为这是江心洲的菜,不仅新鲜,而且菜的原味足。正因为如此,很多顾客只要吃过江心洲的蔬菜,基本上都会再次光顾,几次下来,就成了老客。现在,光顾曹和美菜摊的基本上是老客。

    “你看看这个菜,都是干绷绷的,我们的菜从来不喷水,这样的菜放半个月都没问题。”曹和美一般这样向新客介绍自己的菜。而老客则根本不用介绍,因为他们买过也尝过菜的味道,知道这些蔬菜与大棚蔬菜的味道不太相同。

    “我们都是露天菜地,没有大棚,这些菜被雪霜打过后,更甜。而且我家的菜都是前一天下午摘的,第二天当天销光,没有剩菜,所以也最新鲜。”因为这样的特别,所以曹和美培养了一批喜爱她家蔬菜的忠实“粉丝”,其中就有不少住在附近的江苏大学的教职员工。

    “陆老师,您来了啊?来抓点这个菜,这个新鲜。”前天,记者在曹和美的菜摊前遇到了买菜的陆老师。曹和美介绍,她和陆老师是通过买菜认识的,后来陆老师还专程到江心洲的曹家去做客,一来二去,现在两人已经成为了朋友。

    一位是学识渊博的江大老师,一位是文化不高的普通菜农,因为高品质的蔬菜而结缘,真是一段奇妙的缘分。

    (竺捷)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张明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