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润州水源地原水水质安全保障工程全景。 童建中 摄
金山网讯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备受市民关注的征润洲水源地原水水质安全保障工程昨日宣告竣工并正式投入使用。该工程的最大亮点是采用了国内领先的原水“慢跑入库”技术,让原水在调蓄池内缓慢自流超过12小时,实现了原水水质处理工艺可预警、可控制,为应急调度处置饮用水源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提供充足时间,大大提高了饮用水源安全系数。
地处江河中下游的城市如何确保饮用水源水质安全?近些年时有发生的饮用水源突发环境污染事件,使得这一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也引起了我市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去年4月,市自来水公司邀请了住建部和环保部顶级应急专家、清华大学张晓健教授来我市调研。经实地查看,张教授创造性地提出了原水“慢跑入库”的设计理念,后经多方研究论证,最终形成了征润洲水源地原水水质安全保障工程方案,并经市委常委会议研究同意实施该项目。
征润洲水源地原水水质安全保障工程于去年11月18日开工,被列入2015年我市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工程设计规模取水60万立方米/日,总投资8234万元,主要建设长江进水涵闸、双向泵房、原水前置调蓄池、配套原水检测系统、应急处置系统和导试水厂等项目。昨天上午,市自来水公司工程部主任郭子辉带领记者来到水源地南侧一幢22层高的居民楼顶上,俯瞰工程全貌,并详细讲解了其工艺流程。长江原水通过进水涵闸进入一个“U”形调蓄池,通过双向泵房调节设定调蓄池内3.5米黄海标高的常水位,保证原水在调蓄池内缓慢自流超过12小时。在这宝贵的半天时间里,原水化验室、在线监测仪表系统、导试水厂一刻不停,检验、监控原水水质,并及时做出处置。
郭子辉介绍,原水化验室相当于整个工程的“眼睛”,实行24小时跟班检验制度,按照国标方法对浊度、色度、肉眼可见物、臭和味等项目进行检测并记录数据,对各时段样品进行24小时留样,这些检测信息与我市环保部门实行信息共享。一旦长江原水受到污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过双向泵房调控,反向排空原水调蓄池内的污染原水,调用金山湖应急备用水源。
据张晓健教授介绍,刚刚投用的镇江征润洲水源地原水水质安全保障工程是原水“慢跑入库”技术在长江流域的首次使用,类似工程在全国也不多见。这一工程采取检验检测两条线、双保险,实现了原水水质处理工艺可预警、可控制,为长江流域其他城市处理饮用水源水质安全问题提供了较好的解决之道,对全国濒临江河的城市具有很重要的示范意义。(记者 邱隆洪 翟进)
相关链接:
原水“慢跑入库”技术原理
据专家介绍,我国绝大多数城市取水方式存在一个根本缺陷,即原水水质安全缺乏预警,原水水质监测预警时间严重不足,处理水质特别是应急处理时出厂水水质不可控。针对这一现状,住建部和环保部顶级应急专家、清华大学张晓健教授首次提出了原水“慢跑入库”设计理念。
原水“慢跑入库”技术原理是通过大幅度延长原水在水源地停留时间,为原水水质预警和应急调度处置提供充足的时间。一旦原水受到污染,通过双向泵房调控,反向排空原水调蓄池内的污染原水,并调用应急备用水源,实现原水水质处理工艺可预警、可控制。以征润洲水源地原水水质安全保障工程为例,取自长江的原水进入调蓄池后“休养生息”,以0.02米/秒至0.04米/秒的速度,缓慢“跑”完1770米的流线,根据测算,慢跑后的原水需经12小时以上,才能进入水厂、净化成饮用水。
金山湖应急备用水源
2010年,金山湖被确定为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地。目前市自来水公司在金山湖设置了8个监测点监测,其中5个监测点水质为Ⅲ类,3个为Ⅱ类,平均值评价水质为Ⅲ类,基本满足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的要求。应急备用水源蓄水水域面积为0.9平方公里,蓄水量329万立方米,应急备用可供水量为216万立方米,在不考虑工业用水的情况下,其蓄水量可供我市一城四区约50万户居民生活用水8天。邱隆洪 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