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网讯 “理发师不仅手艺好,而且态度好,更难能可贵的是从来不收钱,真是活雷锋啊。”73岁的冯景民老人乐呵呵地说道。前天中午,记者在宝塔路街道运河社区看到,一家名为“鹤颜欢”老年理发站内,挤满了老人。他们都是接受免费理发的孤寡空巢老人。而理发师就是社区里的80后小伙史建辉。据悉,每年他义务为弱势群众义务理发上千人次。
手艺学成变为志愿服务者
记者了解到,1982年出生史建辉是宝塔路街道运河社区的孝老模范。在他随身的包里,总放着一把剪刀、一把推子。他不是专业理发师,却热心公益。从2001年开始,小史作为公益志愿者,为全市空巢孤寡老人、贫困残疾居民义务理发、剃须,足迹涉及全市范围,每年免费理发上千人次。
史建辉老家丹阳珥陵镇。史建辉初中毕业后,便跟着镇上的老理发师学徒,一年后满师。之后史建辉准备到上海进一步提升理发技艺,但最终却未能成行,也没有干上这一行,而是跟着堂姐一起到镇江打工。
史建辉一边打工,一边利用自己的理发手艺为周围邻居、社区孤寡贫困居民理发。史建辉说,当初自己到镇江时没亲没故,是那么多素不相识的好心人给了他无私的关怀,让他在这里成了家,还有了一个5岁的儿子。现在利用一技之长为他人义务理发也是一种奉献。
“用自己的理发技艺服务社会以表达感激之情,也可以鼓舞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公益志愿活动中。”史建辉说。从此他把志愿服务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不仅义务服务社区里的贫困弱势群体,还经常与公益志愿者一起,来到市社会福利中心、老年公寓等地,无偿为孤老和孩子理发。
“爱心组团”关爱弱势群体
2008年2月,史建辉从报纸上看到我市招募“社会儿女”的消息后,他立即报名,并成为首批“社会儿女”,与家住京畿路的孤老刘荣生结成对子。从此,他不但包下了刘荣生老人的理发,还经常登门看望,帮老人打扫屋子,陪老人聊天,俨然成了刘老的儿子。2010年7月份,刘老突发重病住进医院,史建辉每天都去医院探望,和医生商量治疗方案。刘老去世后,他又帮助料理后事。
此后,史建辉志愿服务的范围更大了。在史建辉的家中,记者看到,有各式各样的志愿服务队的服务卡以及聘书,“中国红十字会志愿者”、“镇江山水义工服务社”、“社会儿女服务卡”、“慈善义工”、“镇江抗震救灾志愿服务卡”……对于史建辉来说,这些小卡片就是他志愿服务的一张张名片,见证了他多年来公益服务的足迹。
汶川地震时,市区几所医院收治了不少灾区病员,小史再次成为病员眼中的“爱心大使”。当时,小史还在观海楼酒店上班,上午10点半下班,下午3点上班,他每天利用午休时间,背着理发箱到医院为伤员义务理发,累得满头大汗也从不叫苦,有时甚至饭都顾不上吃,近两个月时间,小史为伤病员义务理发达百余人次。
史建辉有几本“爱心日记”是他的宝贝,上面记录着这些年来他参加的各种公益活动:“2008年5月12日,陪空巢老人逛长江路、第一楼街、滨江路;2009年8月12日,去福利院给老人理发;2010年2月14日,大年初一,带了一箱水果去社区给老人拜年;2014年3月5日,在凤凰家园为失独贫困老人理发”…… 在史建辉的“爱心日记”上,记满了他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概要,也记录着他一路走来,融入“大爱之城”的全过程。
顾不上小家一心只为大家
2014年3月,史建辉的父亲史根林突然发现进食时无法吞咽,医生检查后确诊,竟然是贲门癌晚期。这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让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史建辉惊呆了。由于没有足够的治疗费,老人只能自行回到老家休养。虽然父亲的身体让史建辉放心不下,但史建辉依然无法忘记他的公益服务事业。
今年2月,父亲终因病情严重不幸逝世。料理父亲的后事时,史建辉跪在父亲的遗像前泪流不止:“爸爸,我是个不孝的儿子,对不起您的养育之恩。”可谁能知道,身为家中独子的史建辉,虽然没能天天守在父亲的病榻前尽孝,但他却心系成百上千的贫困老人,为他们送去社会关怀。
如今,史建辉在我市一家物流公司打工,主要负责为超市配送商品,每月收入仅有2000多元,妻子没有工作,儿子还在上幼儿园,生活较为贫困。然而这么贫困的生活,并没有改变史建辉坚持服务社会的决心。史建辉说,相比之前的几份工作,他更喜欢现在这个,因为自由支配的时间比较多,可以参加更多的公益活动。
史建辉热心公益的行为,却遭到一些亲友的反对,有人认为是“不务正业”,还有人认为是“想出名”。面对不解,史建辉却有自己的坚持,他表示“爱心不分贫穷贵贱,每个人都会有困难的时候,不妨换位思考,假如我有困难,也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不仅如此,在前不久的一次公益行动中,他把儿子带到了活动现场,希望儿子将来也能“子承父业”,为社会多做奉献。(戴胤 沈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