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镇江新闻  >   镇江新闻 - 社会

一市民建议在南山设立农具博物馆
征集、抢救、复制老农具

发布时间:2015-12-11 02:55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金山网讯 日前,市民陈凤鸣来到市文广新局,向文物部门提交了自己和几位同事共同发起的“关于筹建古老农具博物馆的建议”。

56岁的陈凤鸣在市文化行政综合执法支队工作。从今年初,他有了一个想法——在南山风景区建立一个“古老农具博物馆”,让现在的年轻人都能知道水车、风车、犁、耙、耘、耥等老农具的实物是什么模样。“如果我们现在不及时挖掘、收集、复制、整理老农具,再过十年二十年,大多数的农、林、牧、渔、桑、茶及其他农业生产生活等农具将有灭失的危险。”陈凤鸣说。

陈凤鸣为何会有这一想法?原来,他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出身,在学校学的专业也是林业。他曾在农委工作过,在林业岗位上干了近三十年,后来才转到文化部门,因此与农民之间的感情十分深厚。

目前,我市已经有了四五家小规模的农耕文化展示区。比如在十里长山生态农业示范园内,就有一座不小的农耕文化博物馆,其建筑风格由北向南依次是汉、唐、明、清,在展示区,通过农耕场景和农具实物、蜡像展示,追溯扶犁开耕的历史渊源,展现胼手胝足的原始手工作坊。在我市的华山村民俗博物馆和姚桥民俗博物馆内,也有少量农具的展示陈列。此外,扬中、句容也有几个农具的小型展示。

但陈凤鸣说,据他了解,这几个地方收集的农具相当有限,同时文化内涵也没有很好挖掘。他对农具博物馆的设想是,按农、林、牧、渔、桑、茶及其他农业生产生活这七大系列,全面征集、复制老农具,并挖掘其文化内涵,使之成为七大展区,让附载于老农具上的精神财富传之后人。博物馆建成后,可成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科普体验馆,还可以成为我市的旅游景点,给南山带来更多游客和人气。至于具体地点,陈凤鸣建议在南山风景区八公洞景区的人工湖西南侧林地,那里靠着人工湖,岗地起伏,便于进行水上农具展示。

这份建议的发起人除了陈凤鸣,还有程亚平、王建一、唐铭,他们都是长期从事农业和文化管理的老同志。同时,他们有的在农村长大,有的有农村生活经历,有的有上山下乡插队的经历,对土地、老农具有深厚的感情。

从年初起,陈凤鸣便一边调研一边起草建议。很多人都肯定了他的建议,但认为土地、场馆、展品征集都需要大量资金,实施起来难度大。对此,文广新局在肯定陈凤鸣这一想法的同时,提出他们将与市农委进一步协商。陈凤鸣表示,如果事情有了眉目,他会全程甘当一名普通志愿者,而他的晚年也会全力以赴做好这一角色。(竺捷)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刘长韬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