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网讯 你是不是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商场逛街,好不容易看中一件心仪的商品,但尺码不对。有时候商家承诺调货,结果等来的却是一场空。
徐小姐和闺蜜在某品牌女鞋店同时看中了一双过膝长靴,她们都想着,这样的过膝款式,天冷穿裙子的时候可以让膝盖暖和些。不过适合她俩的尺码都已断货。营业员告诉她们,可以看下商品管理系统里别家门店是否有货,结果适合徐小姐尺码的鞋子有货,闺蜜林小姐的尺码售罄。营业员表示可以帮徐小姐调货,不过前提是要先付全款,徐小姐想既然喜欢也不在乎等一等,便爽快答应付款调货。商家承诺她隔天就能到货。
没有买到鞋子的林小姐回家后在网上查了一下同款,发现网上旗舰店里尺码齐全,且包邮费和运费险,折扣也相同,算下来线上线下价格相当。下单后第三天林小姐网购的鞋子就到了,而徐小姐在店内预订的鞋子却毫无音讯。她打电话询问店方,被告知还要再等一段时间,原来当初准备从常州调过来的鞋子因为当地营业员没有做好交接班工作,把徐小姐预订的鞋子卖掉了,现在只能等从北京再发一双过来。
徐小姐有些气愤,最后选择了退货,并且和林小姐一样转而从网上购买了鞋子。虽说是同样的价格,但官网还赠送半码鞋垫、除臭剂等小商品:“这些小东西,如果你不问营业员拿,她们是不会主动送给你的。”
像徐小姐这样遇到调货速度比网购还慢的事情虽只是个案,但是也从侧面反映出商家备货能力不足,常常是人来凑商品。如果只剩大一号的,商家就会说“现在流行宽松的款式。”反之只剩小一号的,商家则会说:“紧一点显身材。”
记者了解到,“缺货”甚至成为一种营销方式,商家会分析数据,令某一款服装生产数量非常小,人为地造就一种稀缺感。同一款式的服装,零售店的库存一般只有几件,顾客当初一时犹豫就会错失拥有它的机会。由于快时尚的高更新率,第二天你会看到摆放一新的货架,而最初的懊恼,换来的可能是顾客下次面临选择时果断出手。(俞佳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