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镇江新闻  >   镇江新闻 - 社会

金融互助平台,朋友圈里设圈套
号称月收益30%,但是不合理及违规之处太多

发布时间:2015-11-26 00:14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金山网讯 “存入账户之后,到了一个月的期限,本金和利息一起取,还不用手续费,收益每个月就能有30%。”最近,在网络上和微信朋友圈里流传着利用金融互助平台理财赚钱的消息。每月收益高达30%,天上真的掉馅饼了吗?

金融互助平台走红朋友圈

据了解,这种令人热血沸腾的金融互助平台起源于俄罗斯,今年5月传入我国。平台通过高息诱惑、发展熟人等手段,在短短半年时间内就“拉拢”了不少人心。

记者登录一家金融互助平台网站,看到最显眼的就是“月赚30%”的宣传语。按这个金融互助平台的介绍,会员参与投资必须以马夫罗币这种网站内部货币为载体,可购买额度为60元到6万元,买入马夫罗币被称为“提供帮助”,卖出马夫罗币获利则被称为“得到帮助”。买入马夫罗币后,要经过15天的冻结期才能卖出套现。在冻结和等待出售期内,每天有1%的利息。

记者在互联网上搜索发现,这种所谓的金融互助平台有十几个之多。记者还通过微信搜索发现,各种“金融互助”更是名目繁多,有“微金融互助平台”“罗伯特金融互助的社区”“CMB全球金融互助社区”……虽然这些网站和公众账号都宣称自己是“官方”“权威”,但有些在打开时甚至会遭到电脑防火墙拦截,其安全性令人生疑。

记者发现,与正规网站不同,这类网站既没有通信管理部门颁发的《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也没有其在公安机关和工商机关备案的认证标识,甚至连联系地址和电话也查不到。如果想开展业务,只能通过QQ、微信等方式联系“指导老师”。

超高收益是否来得靠谱?

没有实体投资、没有实体商品,这些平台反复强调自己是人与人之间互助的慈善社区,资金流动就可以创造价值吗?30%的超高月利息又从何而来呢?相关专业人士表示,收益实际上是靠“拆东墙补西墙”得来的,这是披着“互助”外衣的骗局。简单地说,就是将后来投资者的本金当作“收益”直接分给先前的投资者。一旦没有新的资金流入,或者后续投入的资金不足以支付前人的“收益”,局面就会瞬间土崩瓦解,投资者也将血本无归。

记者发现,投资这些金融互助平台,除了每个月的固定收益,介绍别人加入这个平台,还能获得推荐奖。推荐奖励额度是10%,也就是说,被推荐人每次投资金额的10%算作推荐人的提成,而且上不封顶。

市工商局广告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广告法》有明确规定,招商等有投资回报预期的商品或者服务广告,应当对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风险责任承担有合理提示或者警示,并不得含有下列内容:对未来效果、收益或者与其相关的情况作出保证性承诺,明示或者暗示保本、无风险或者保收益等,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利用学术机构、行业协会、专业人士、受益者的名义或者形象作推荐、证明。而在这些金融互助平台上却存在违规内容,宣传高收益,借助受益人的名义或者形象进行推荐。

工商提醒:盲目参与当心血本无归

市工商局有关负责人说,近期国内多地出现以“金融互助”为名,承诺高额收益,引诱公众投入资金的行为。这种吸收资金的行为名目繁多,常见的有“××金融互助社区”“××金融互助平台”“××金融互助理财”等。其发展迅速,依托互联网,通过网站、博客、微信、QQ等平台公开宣传,波及范围广。利诱性强,宣称投资门槛低、周期短、收益高,参与者还可以发展他人加入,获得推荐奖、管理奖等额外收益,发展人员无上限、返利无上限。此外,这种吸收资金的行为有很强的迷惑性。有的打着“境外名人”旗号,声称以“摧毁不公正世界金融体系、打破金融家的控制、创建普通人的社区”为目标,通过建立所谓“公平、公正、互惠、诚实的人助人金融平台”。同时声称“经过市场检验,已在多个国家成熟运作多年,拥有全球数亿会员”等。这种行为隐蔽性强,多由境外人员远程操控,投资款往往通过个人银行账户网银转账或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流转。

市工商局提醒广大消费者,此类运作模式违背价值规律,资金运转难以长期维系,一旦资金链断裂,投资者将面临严重损失。请广大消费者切实增强风险意识,理性审慎投资,防止利益受损。同时,对掌握的违法犯罪线索,可向有关部门反映。(许后鹏 陈红生 施静静)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邓宇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