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开存款利率上限条件具备,时机成熟
10月23日,霜降前夜,中国人民银行再次宣布“双降”,更值得关注的是,与此同时央行取消了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的存款利率浮动上限。
早在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就提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自1996年开始,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坚持渐进式改革的策略,基本遵循“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后短期;先大额、后小额”的原则和步骤有序推进。
总体来看,经过近20年的改革,银行的定价能力逐渐提高,除了存款利率上限外,不仅是债券市场、货币市场的利率,包括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下限也都已经放开。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李波表示,此次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可以说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历史性一步、里程碑事件。
为何选在此时放开存款利率上限?李波分析,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经过20多年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的条件已经具备,包括金融机构、企业、居民以及市场自身在内,已经基本适应了比较市场化的利率环境;
另一方面,当前处于物价下行、降息周期,而降息周期是比较好的改革时机。在放开上限初期,可能会导致一些利率定价上升,但如果配合降息就可以部分对冲甚至完全对冲短期利率上升的压力。“而接下来进一步降息的空间又不是很大,因此选择抓住此次机会坚定推行改革。”李波说。
同时,这次改革也释放了很大信号。“表明在当前全球金融动荡,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中国政府通过改革来稳增长、调结构的信心和决心不是说说而已。”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说。
提高金融行业效率,储户将获得更公允的收益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我国金融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对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以及金融市场的格局都会有非常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利率是影响汇率的重要因素,此次利率市场的重要改革也会对汇率市场产生一定影响。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管涛认为,一方面,强势经济才有强势货币,稳经济是稳货币的前提,根据当前形势变化调整货币政策稳定经济增长,实际上是为汇率问题提供坚实基础。
另一方面,短期来看,稳汇率为稳增长创造条件、争取时间,短期内保持汇率基本稳定,能够为其他改革创造好的金融环境;中长期来看,汇率形成更加市场化是大势所趋,通过8月11日汇率改革,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已经基本完善。未来应当实行更加灵活的汇率政策,为其他宏观调控政策创造空间。
对于老百姓来说,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指出,短期来看,此次改革后,增加了老百姓在存款方面的选择面,相比于当前基本相同的存款利率,以后会有所不同,有些银行的利率可能会稍高一点。特别强调的是,从长远来看,当利率市场化后,整个金融行业会更加灵活、效率会提高,也会提供更多面向老百姓需求的产品。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助理丁志杰认为,利率市场化也将使储户在未来获得更加公允的市场收益。
对于企业来说,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朱宁表示,利率市场化会促进银行等金融机构提高运行效率、加强对风险的判断和管控,而实体经济中经营好的企业,也能够更好地得到有水平的金融机构提供定向服务。
周其仁指出,央行的基准利率下调,利息下降,对于企业减轻负担会有很正面的影响。另外,由于限制放开、竞争增加,不仅会使得现有金融服务得到改善,也会刺激潜在的供应者进入,这与我国增加市场准入的开放,将开放放到更高质量上去的想法相一致。
利率市场化并没有完成,还需要其他部门配套改革
此次放开存款利率上限,是否意味着利率市场化已经完成?事实上,取消对利率浮动的行政限制后,并不意味着央行不再对利率进行管理,更不意味着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完成。
“取消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是宏观意义上中央银行调控方式、工具和参照系改革的新起点。”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陆磊表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央行仍然将公布存贷款基准利率,并作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的重要参考。可以预期,央行将参照国际经验结合我国金融机构和市场特点,在基准利率形成机制、货币市场向存贷款市场的利率传导机制、中央银行政策利率体系、本外币政策协调等层面进行一系列制度改革和工具创新。
我们现在关注到的是存贷款的利率,实际上,还有很多市场利率包括央行自身的利率,比如央行存款准备金的利率以及各种融资便利的利率等,“这些都需要根据市场情况做出调整,这也给央行带来了很大挑战。”丁志杰表示。
在利率市场化方面,央行是主导者,存款利率上限的放开已经是迈出了历史性一步,“但不能光靠央行一家来完成利率市场化的系统工程,还需要其他部门配合完成。”李稻葵说,比如,出现只顾短期高息揽存的银行,银行监管部门应当加强监管。
《 人民日报 》( 2015年10月25日 02 版)